Page 8 - 《广西植物》2020年第8期
P. 8
8 期 张田田等: 古田山与中国其他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特征的比较 1 0 6 3
究多集中在区域尺度或亚热带较大尺度的比较ꎬ 搜集整理我国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
而针对我国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这一常绿阔叶林 资料ꎬ选择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范围内不同
亚型的研究却较少ꎮ 本研究比较了我国亚热带 15 地区的 14 个常绿阔叶林群落(表 1)ꎮ 基于以下原
个有代表性的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ꎬ探究它们之 则选择样地:(1) 无明显干扰历史ꎬ能体现地带性
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及其驱动因素ꎬ并分析气候等 植被的特点ꎻ(2) 具有地理坐标记录ꎬ以提取气候
因素对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ꎬ 因子ꎻ(3)为减少取样面积效应ꎬ样地面积不小于
以期了解我国亚热带东部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多 20 m × 20 m(宋永昌ꎬ2016)ꎮ 为更全面描述地区
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ꎬ为合理保护常绿阔叶林 植被ꎬ整合同一保护区内不同样地调查资料ꎮ 物
提供科学依据ꎮ 种学名经校对、同物异名校正ꎬ统一参考« 中国植
物志»(http: / / frps.iplant.cn / )ꎮ 本文的 15 个常绿
1 材料与方法 阔叶林两两之间最近距离为 101 km( 古田山和黄
山)ꎬ最远距离为 1 804 km(天童山和瓦屋山)ꎮ
1.1 研究区概况 1.3 气候数据
我国 东 部 湿 润 区 典 型 常 绿 阔 叶 林 ( 103°— 通 过 DIVA ̄GIS 软 件 ( http:/ / www. diva ̄gis.
123° Eꎬ23°—33° N) 分布广泛ꎬ北至秦岭、南至云 org / )从 WorldClim(http:/ / www.worldclim.org) 数据
开大山、西至云贵高原、东至东海海岸ꎬ位于亚热 库中提取气候数据(Hijmans et al.ꎬ 2005)ꎬ分辨率
带季风气候区ꎬ夏季湿热ꎬ冬季干冷ꎬ年温差大ꎬ无 为 30 角秒(arc ̄second)ꎮ 本文选择 8 个气候变量作
明显干 湿 季ꎬ 年 均 温 度 15 ~ 18 ℃ ꎬ 年 均 降 水 量 为 环 境 变 量ꎬ 分 别 为 年 均 温 ( annual mean
1 000 ~ 2 000 mm(宋永昌ꎬ2013)ꎮ temperatureꎬAMT)、最热月最高温(maximum temper ̄
古田 山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 118° 03′49. 7″— ature of the warmest monthꎬMTWM)、最冷月最低温
118°11′12.2″ Eꎬ29°10′19.4″—29°17′41.4″ N) 位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ꎬMTCM)、
于浙江省开化县境内ꎬ地处黄山、怀玉山、白际山 年均降水量(annual precipitationꎬAP)、最湿润月降
脉交汇处ꎬ面积8 107 hm ꎮ 古田山处于中亚热带 水量(precipitation of wettest monthꎬPWM)、最干旱月
2
湿润季风气候区ꎬ年均温 15.3 ℃ ꎬ最热月均温 28.9 降水量(precipitation of driest monthꎬPDM)、温度季
℃ ꎬ极端最高温 38.1 ℃ ꎬ最冷月均温 4.1 ℃ ꎬ极端 节性(temperature seasonalityꎬTSꎻ即标准差∗100)、
最低温-6.8 ℃ ꎬ年均降水量 1 963.7 mmꎬ年均降雨 年温差(temperature annual rangeꎬTARꎻ即 MTWM-
约 140 dꎬ无霜期约 250 d(于明坚等ꎬ2001)ꎮ 土壤 MTCM)ꎮ 15 个常绿阔叶林群落分布范围为 103 ~
类型有红壤、红黄壤、黄红壤及高山草甸土ꎬ由于 121° E、24~30° Nꎮ 年均温 12 ~ 19 ℃ꎬ温度季节性
地形复杂ꎬ形成了多种小气候和植被类型( 楼炉焕 606~887ꎬ最热月最高温 24.5 ~ 33.8 ℃ꎬ最冷月最低
和金水虎ꎬ2000ꎻ胡正华等ꎬ2003)ꎬ分布有中亚热 温- 1.6 ~ 5 ℃ꎬ年温差 25.6 ~ 32.6 ℃ꎬ年均降水量
带地区少见的大面积低海拔常绿阔叶林( 于明坚 1 088~2 062 mmꎬ最湿润月降水量 164 ~367 mmꎬ最
等ꎬ2001)ꎮ 干旱月降水量 11~51 mmꎮ 由于部分气候变量之间
1.2 常绿阔叶林调查及数据收集 有明显的相关性(表 2)ꎬ因此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a ̄
在古田山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中选择有代表 riance inflation factorꎬVIF)检验气候变量间的共线性ꎬ
性、典型性的地点ꎬ共设置 29 个样地ꎮ 在 20 m × 去掉 VIF 值大于 4 的气候变量(Kabacoffꎬ 2013)ꎮ
20 m 样地中央位置记录经度、纬度和地形因子ꎬ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每个样地完全划分为 16 个 5 m × 5 m 小样方ꎬ 以古田山样地群落数据为基础ꎬ计算各样地的
以1 cm为起测胸径( 离地 1.3 m 主干直径)ꎬ对木 物种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ꎬ IV)ꎬ衡量物种在群
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ꎬ并记录种类、坐标、胸径和 落中的数量特征ꎬ作为划分群系类型的依据(宋永
植株高度ꎮ 昌ꎬ2016)ꎮ 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