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广西植物》2022年第12期
P. 19

12 期                李镇兵等: 木芙蓉三个品种及近缘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2 0 0 9

            像木芙蓉ꎬ区别仅为前者全株具糙硬毛和粗糙的                              究ꎬ极大地阻碍了木芙蓉品种的系统发育和优良
            毛被ꎬ而后者全株为星状绒毛ꎬ因此ꎬ有学者提出                             性状改良研究ꎮ 由于 cpDNA 并非都是母系遗传ꎬ
            两者可能不是明确的 2 个种 ( 冯国楣ꎬ1984)ꎮ 此                      只是在大多数被子植物中为母系遗传ꎬ因此在裸
            外ꎬ木 芙 蓉 与 台 湾 芙 蓉 很 容 易 杂 交ꎬ 坐 果 率 为               子植物中主要为父系遗传ꎮ 此外ꎬ少部分被子植
            57.89%ꎬ 这 与 木 芙 蓉 品 种 之 间 杂 交 的 坐 果 率              物 的 cpDNA 存 在 父 系 遗 传 和 双 亲 遗 传 的 现 象
            62.50%相差无几ꎬ而木芙蓉与朱槿杂交坐果率为                           (Neale & Sederoffꎬ 1989)ꎬ 为 了 探 索 木 芙 蓉 的
            8.33%ꎬ与木槿杂交成功率更低ꎬ这在某种程度上                           cpDNA 遗传方式ꎬ我们选取一个杂交组合中的 3
            反映了亲缘关系的远近ꎮ 遗传信息不足通常使我                             个木芙蓉品种ꎬ首次对木芙蓉品种及其近缘种台
            们无法充分了解栽培植物和近缘种ꎬ明确栽培种                              湾芙蓉 cpDNA 进行比较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ꎮ
            和野生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变异对将近缘种的有利                                  本研究拟探讨以下科学问题:(1) 木芙蓉 3 个

            性状引入栽培品种至关重要( Amar et al.ꎬ 2019)ꎮ                  品种及其近缘种台湾芙蓉的 cpDNA 有什么进化特
            因此ꎬ我们需要开发更多的遗传信息ꎬ以便能够比                             征ꎻ(2)木芙蓉与其近缘种台湾芙蓉间有怎样的亲

            较栽培种的遗传差异ꎬ并快速和准确地鉴定它们ꎬ                             缘关系ꎻ(3)在 cpDNA 的组成和结构方面ꎬ能否开
            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物种(Peng et al.ꎬ2021)ꎮ                    发出品种鉴定的分子标记或 DNA 条形码ꎻ(4) 探
                 叶绿体基因组(cpDNA)大小为 75 ~ 250 kbꎬ大                究木芙蓉 cpDNA 的遗传方式ꎮ 本研究结果将为木
            多数植物的 cpDNA 由大约 120 个基因组成ꎬ包括                       芙蓉的品种鉴定、进化研究和植物遗传改良、优良
            转运 RNA (tRNA)、核糖体 RNA ( rRNA) 和蛋白                  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第一手遗传资料ꎮ
            质编码基因( protein ̄coding geneꎬ PCGs)ꎮ cpDNA
            因结构简单、高度保守、拷贝数多而分子量少的特                             1  材料与方法
            点ꎬ已被应用于分子标记开发和系统发育等研究
            中(杨俏俏等ꎬ2019)ꎮ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ꎬ叶绿                         1.1 木芙蓉品种材料来源
            体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方面具有很大优势ꎬ                                  3 个 木 芙 蓉 品 种 采 自 成 都 市 植 物 园
            叶绿体已经成为植物遗传转化的新工具( 母连胜                             (104°8′11″ E、30° 45′ 52″ N)ꎬ 分 别 为 ‘ 单 瓣 白’
            等ꎬ2017)ꎮ 前人关于木芙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木                          ( H. mutabilis cv. Danbanbai )、 ‘ 金 秋 颂 ’ ( H.
            芙蓉栽培育种( 王莹ꎬ2017ꎻ石小庆等ꎬ2021) 和化                      mutaibilis cv. Jinqiusong)、 ‘ 牡 丹 粉’ ( H. mutabilis
            学成分上( 蔡露等ꎬ2021ꎻ 王艺等ꎬ2021)ꎬ鲜有关                      cv. Mudanfen)ꎮ 这 3 个品种为杂交组合ꎬ其中‘ 单
            于木芙蓉品种间以及与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的研                              瓣白’是母本ꎬ‘牡丹粉’ 是父本ꎬ‘ 金秋颂’ 为子一
            究ꎮ 近 年 来ꎬ 有 学 者 在 木 芙 蓉 和 台 湾 芙 蓉 的                代ꎬ这样有利于对木芙蓉叶绿体的遗传方式进行
            cpDNA 分析和亲缘关系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                            探讨ꎮ 从生态特性来看ꎬ‘ 单瓣白’ 和‘ 牡丹粉’ 为
            展ꎬAbdullah 等(2021) 第一次对包括木芙蓉在内                     早花品种ꎬ花期为 6—9 月ꎬ‘金秋颂’ 为中花品种ꎬ
            的 3 个物种的 cpDNA 进行了测序和比较分析ꎬ但                        花期为 9—10 月ꎮ 从形态上来看ꎬ‘ 金秋颂’ 为重
            其研究对象为整个锦葵科的 3 个不同属植物ꎬ范                            瓣花ꎬ雄蕊退化ꎬ有子房但不结实ꎬ另外 2 种结实ꎮ
            围偏大ꎮ 本 团 队 的 Xu 等 ( 2019) 对 台 湾 芙 蓉 的              ‘单瓣白’ 为单瓣花ꎬ花白色ꎬ‘ 牡丹粉’ 和‘ 金秋
            cpDNA 进行了报道ꎻ张璐等(2021) 采用扫描电镜                       颂’分别为粉色和红色ꎮ ‘ 牡丹粉’ 的花形似牡丹
            观察了一些木芙蓉品种的花粉显微结构ꎬ并探讨                              且平均花径比前两者大ꎮ 近缘种台湾芙蓉的花期
            了其分类学意义ꎮ 花粉稳定性极强ꎬ在一定程度                             始于 10 月下旬ꎬ结实ꎬ花为单瓣ꎬ白中带粉ꎮ 花的
            上能反映植物演化和亲缘关系ꎬ并对物种鉴定有                              形态如图版Ⅰ所示ꎮ
            一定的分类价值(彭焕文等ꎬ2018)ꎬ但基因组层面                          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和测序
            的分子数据具有海量的遗传信息ꎬ通常认为与基                                  采集 3 个木芙蓉品种新鲜健康的叶片ꎬ用改良
            因组层面的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更精确和深入地进                              CTAB 法从叶片组织中提取总基因组 DNAꎮ 使用
            行亲缘关系和物种鉴定的研究ꎮ 而迄今为止公布                             1% 琼 脂 糖 凝 胶 电 泳 和 荧 光 染 料 ( Quant ̄iT
            的木芙蓉品种的遗传信息很少且未有对木芙蓉品                              PicoGreen dsDNA Assay Kit)评估 DNA 产物的质量
            种间及其与近缘种台湾芙蓉间的 cpDNA 相关研                           和浓度ꎮ 采用 Illumina TruSeq Nano DNA LT 文库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