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2期
P. 84
http:/ / www.guihaia-journal.com
Guihaia Dec. 2024ꎬ 44(12): 2242-2254
DOI: 10.11931/ guihaia.gxzw202309004
赵娜红ꎬ 曹瑞兰ꎬ 苏文娟ꎬ 等ꎬ 2024. 油茶两个响应干旱 NAC 转录因子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自激活检测 [J]. 广西植
物ꎬ 44(12): 2242-2254.
ZHAO NHꎬ CAO RLꎬ SU WJꎬ et al.ꎬ 2024. Cloningꎬ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ꎬ and self ̄activation detection of two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response to drought for Camellia oleifera [J]. Guihaiaꎬ 44(12): 2242-2254.
油茶两个响应干旱 NAC 转录因子的克隆、
亚细胞定位及自激活检测
赵娜红 ꎬ 曹瑞兰 ꎬ 苏文娟 ꎬ 谢荟清 ꎬ 曾进 ꎬ 刘 娟 1∗
1
2
1
1
1
( 1.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ꎬ 南昌 330045ꎻ 2. 湖北科技学院 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ꎬ 湖北 咸宁 437100 )
摘 要: 干旱胁迫是影响油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一类主要的非生物胁迫ꎮ NAC 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干
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ꎮ 为探究 NAC 转录因子在油茶响应干旱胁迫中的调控机
制ꎬ该文以两年生油茶苗为材料ꎬ通过 TA 克隆得到 CoNAC5 与 CoNAC79 的 CDS 序列ꎬ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析、亚细胞定位及自激活分析ꎬ并采用 qRT ̄PCR 检测 CoNAC5 与 CoNAC79 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 PEG 模拟
干旱和 ABA 处理下的表达模式ꎮ 结果表明:(1) 基因结构分析显示ꎬCoNAC5 与 CoNAC79 的 CDS 长分别为
1 044 bp 和 990 bpꎬ分别编码 348 个和 330 个氨基酸ꎬ理论等电点分别为 8.86 和 8.57ꎬ蛋白的不稳定系数分别
为 41.35 和 37.47ꎬ均无跨膜结构域ꎬ分别与柿子和荔枝的同源性最高ꎮ 亚细胞定位显示 CoNAC5 与 CoNAC79
的均定位在细胞核上ꎮ (2)酵母自激活检测显示ꎬCoNAC5 与 CoNAC79 的全长蛋白和 N 端结构域无自激活活
性ꎬ但 C 端结构域均具有自激活活性ꎮ (3)CoNAC5 与 CoNAC79 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ꎬ主要在根和种仁
中高表达ꎻPEG 模拟干旱和外源施加 ABA 处理油茶苗发现ꎬCoNAC5 和 CoNAC79 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ꎻ
CoNAC79 的表达量在 ABA 处理 48 h 后下降ꎬ在 PEG 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ꎮ 综上认为ꎬCoNAC5 与 CoNAC79
其 N 端可能存在抑制区域ꎬ从而阻碍了全长序列的转录ꎻ油茶两个 NAC 基因可能通过 ABA 合成途径间接参
与干旱胁迫响应过程ꎻ在胁迫持续发生时ꎬCoNAC79 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直接参与干旱胁迫响应过程ꎮ 该研
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 NAC 转录因子在油茶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ꎮ
关键词: 克隆ꎬ干旱胁迫ꎬ亚细胞定位ꎬ酵母自激活ꎬABA 途径
中图分类号: Q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3142(2024)12 ̄2242 ̄13
Cloningꎬ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ꎬ and self ̄activation
detection of two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response
to drought for Camellia oleifera
1 1 1 1 2 1∗
ZHAO Nahong ꎬ CAO Ruilan ꎬ SU Wenjuan ꎬ XIE Huiqing ꎬ ZENG Jin ꎬ LIU Juan
收稿日期: 2023-12-22 接受日期: 2024-01-31
基金项目: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2BAB205054)ꎻ 江西省林业局油茶研究专项(YCYJZX [2023]114 号)ꎻ 湖北科技学院科研
启动金(BK202328)ꎮ
第一作者: 赵娜红(1997—)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油茶抗旱分子机制ꎬ(E ̄mail)zhaonahong2021@ 163.comꎮ
∗
通信作者: 刘娟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林木遗传改良、林木抗逆分子机制ꎬ(E ̄mail) liu_juan1122@ 163.com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