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广西植物》2020年第10期
P. 135

1 5 1 8                               广  西  植  物                                         40 卷
   雄蕊不伸出花冠之外ꎬ2 对雄蕊的花药在顶端一起                           分类的判断是以形态性状的综合为依据的( 秦仁
   连着ꎮ                                               昌ꎬ1978)ꎮ 苦苣苔科植物花粉的变异主要在于外
       中国有 30 余种ꎬ除芒毛苣苔组外ꎬ其余组均                        壁结构和外壁纹饰ꎬ花粉沟的形态也有一定变异ꎬ
   有分布(李锡文ꎬ1983ꎻ王文采等ꎬ1990ꎻ李振宇和                       可能 具 有 较 重 要 的 系 统 分 类 学 价 值 ( Li et al.ꎬ
   王印政ꎬ2005)ꎮ Clarke(1883) 对芒毛苣苔属进行                  2016)ꎮ 以往孢粉学研究表明ꎬ在芒毛苣苔属中ꎬ
   了全面修订ꎬ他收录了 64 种ꎮ 其中ꎬ亮花芒毛苣                         花冠的檐部通常呈不明显二唇形的显苞芒毛苣苔
   苔种子一端有 1 根毛ꎬ另一端有 2 根毛ꎬ被置于大                        组和大花芒毛苣苔组的花粉粒较小ꎬ而花冠的檐

   花 芒 毛 苣 苔 组 ( Aeschynanthus sect. Diplotrichium   部明显二唇形的黄杨叶芒毛苣苔组、小齿芒毛苣
   Benth.)中ꎮ                                         苔组以及芒毛苣苔组的花粉粒较大ꎬ因此花冠檐
       然而ꎬMiddleton 一系列专著( Middletonꎬ2007ꎬ           部的结构与花粉粒的大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2009ꎬ2016)的描述以及提供的素描图( Middletonꎬ                 (Yan et al.ꎬ1997)ꎮ 亮花芒毛苣苔与束花芒毛苣
   2016)ꎬ均表明亮花芒毛苣苔种子两端各有 1 根毛                        苔的花粉壁均为网状纹ꎬ但它们的网脊宽窄ꎬ网眼

   “apical appendage a filiform hairꎻ hilar appendage a  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ꎮ 二者均为
   single filiform hair”ꎮ 因此ꎬMiddleton 的亮花芒毛苣        三(拟)孔沟花粉ꎬ但前者花粉长圆形ꎬ孔沟较深ꎬ

   苔需要进一步研究ꎮ                                         网脊较光滑ꎬ且网眼较大ꎬ形成大量穿孔ꎮ 而后者
       此外ꎬMiddleton(2007ꎬ2009ꎬ2016) 将细筒芒             花粉几乎为球形ꎻ拟孔沟较浅ꎬ在极面顶端几乎汇

   毛苣苔(A. stenosiphonius W. T. Wang) 作为亮花芒           合ꎻ具沟膜ꎬ膜上有较多粗颗粒状突起ꎻ且花粉外
   毛苣苔的异名ꎮ 根据王文采(1983) 的描述及提供                        壁网脊部分不连续、凹凸不平ꎮ
   的素描图ꎬ细筒芒毛苣苔花萼顶端截形ꎬ有 5 小                               致谢  河南农业大学李林帮助制图ꎬ中国科
   齿ꎬ属于芒毛苣苔组ꎬ但其种子附属物不详ꎬ存疑ꎻ                           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张燕工程师在
   而且其花冠筒细漏斗形ꎬ外面光滑无毛ꎬ与亮花芒                            标本查阅方面提供大力支持ꎬ中国农业科学院棉
   毛苣苔明显不同ꎮ 且 Bhattacharyya & Goel (2015)            花研究所郑州科研中心李鑫在花粉电镜扫描中提

   在对印度芒毛苣苔属的修订中并未采用该异名ꎬ                             供帮助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ꎮ
   故本文作者认为不能将细筒芒毛苣苔作为亮花芒

   毛苣苔的异名ꎮ                                           参考文献:
       中国的亮花芒毛苣苔与同属于该组的束花芒

   毛苣苔近缘ꎬ但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其花冠长达 5.8                          BHATTACHARYYA UCꎬ GOEL AKꎬ 2015. Systematic account
   cmꎬ花萼 5 浅裂ꎬ裂片狭三角形ꎮ 在云南省沧源县                           of the genus Aeschynanthus Jack ( Gesneriaceae) in India
                                                        [J]. Phytotaxonomyꎬ 14: 1-22.
   班洪乡ꎬ本文作者( 李家美) 采集到有花的该种植
                                                     BROWN Rꎬ 1848. Gesneriaceae [M] / / BENNETT JJ. Plantae
   物ꎬ发现其花冠长达 5.8 cmꎬ红色ꎬ无毛环ꎬ檐部直                          Javanicae Rariores. London: WH Allen: 115.

   立ꎬ不明显二唇形ꎬ裂片近等大ꎬ同形ꎻ雄蕊伸出ꎬ                           CAO Mꎬ LIN CRꎬ TANG SCꎬ et al.ꎬ 2003. Pollen morphology of
   上对和下对的花药各自在顶端成对连着ꎬ与大花                                some species of Gesneriaceae from Guangxi [J]. Guihaiaꎬ 23
                                                        (2): 139-142. [曹明ꎬ 林春蕊ꎬ 唐赛春ꎬ 等ꎬ 2003. 广西苦
   芒毛苣苔非常近似ꎬ但该种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其                                苣苔科植物花粉形态 [J]. 广西植物ꎬ 23(2):139-142. ]
   花冠外密被柔毛ꎬ花柱长约 2.4 cmꎬ上部密被腺                         CLARKE CBꎬ 1883. Cyrtandreae [ M] / / DE CANDOLLE Aꎬ

   毛ꎬ柱头疏被黑色柔毛ꎬ退化雄蕊长 1.5 cmꎬ着生                           DE CANDOLLE C. Monographiae phanerogamarum. Paris:
                                                        Massonꎬ 5: 18-52.
   于喉部等ꎮ
                                                     ERDTMAN Gꎬ 1978. Palynological handbook [M]Translated by
       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                              Paleontology Research Laboratoryꎬ Chinese Academy of Sci ̄
   问题ꎮ 对他研究的任何进展ꎬ主要依赖于整个植                               ences. Beijing: Sciences Press: 238. [ ERDTMAN Gꎬ
                                                        1978. 孢粉学手册 [M].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
   物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ꎬ而形态学( 包括
                                                        究室孢粉组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38.]
   孢粉学和种子微形态)是植物分类的根本依据ꎬ即                            LI JMꎬ SUN WJꎬ CHANG Yꎬ et al.ꎬ 2016. Systematic position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