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0期
P. 153
10 期 刘群等: 云南古林箐喀斯特森林大样地木本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1 9 5 5
表 7 科和属的植物区系谱前两个主坐标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
Table 7 Contribution rates of variance and cumulative variance of the first two
principal coordinates of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floristic spectrum
主坐标分析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类群 主坐标 累计方差贡献率
Taxa Principal coordinate 特征根 方差贡献率 累计特征根 Contribution rate
Contribution rate Cumulative
Eigenvalue of cumulative
of variance (%) eigenvalue
variance (%)
科 PC1 5.73 63.7 5.73 63.7
Family
PC2 3.27 36.3 9.00 100
属 PC1 10.21 85.0 10.21 85.0
Genus
PC2 1.79 15.0 12.00 100
图 1 古林箐、弄岗和补蚌科(A)和属(B)植物区系谱的 PCA 图
Fig. 1 PCA figure of the floristic spectrum of families (A) and genera (B) among
Gulinqing (GLQ)ꎬ Nonggang (NG)ꎬ and Bubeng (BB)ꎬ China
的数量等级进行统计时ꎬ发现该地含 2 ~ 4 种的属 布也占有一定比例ꎬ证明该区与温带地区特别是
和仅含 1 种的属占优势ꎬ其中包括新迁移的属和 东亚植物区系有深厚的历史渊源ꎮ 在属的分布区
孑遗属ꎬ前者种群尚未分化ꎬ后者为演化终极ꎬ其 类型的统计分析中ꎬ共统计到属的分布区类型为
中孑遗属包括长喙木兰属、木莲属等ꎬ该地很可能 11 个ꎬ其中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ꎬ这是由于第三纪
是这些孑遗植物的发源地ꎬ因极少或未受极地冰 之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ꎬ热带亚洲成分渗
川影响而存活了下来ꎬ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地 入ꎬ使 得 这 里 热 带 亚 洲 成 分 占 主 导ꎬ 这 与 朱 华
的地质和演化历史ꎬ也印证了该地古特有中心的 (2018)的研究结论相符ꎮ 泛热带成分和旧世界热
地位ꎮ 带成分也位列第二和第三ꎬ说明该地的热带性质
在科的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中ꎬ共统计到 9 显著ꎬ区系起源古老ꎬ论证了滇东南古特有中心的
个分布区类型和 7 个变型ꎬ说明该地科的分布区 地位(李耀利等ꎬ2002)ꎮ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类型联系广泛且成分复杂ꎬ这也与其位于区系过 也占据了一定比例ꎬ证明该地除了热带亚洲成分
渡区的位置息息相关ꎮ 在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 外ꎬ也具有热带大洋洲的成分ꎬ说明该地曾经是一
布的科最多ꎬ说明该大样地科植物区系的热带性 片汪洋大海ꎬ经过退化后遗留了一定的大洋洲的
质显著ꎮ 此外ꎬ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以及东亚分 植物区系成分ꎬ 也印证了该地受到燕山造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