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广西植物》2020年第3期
P. 50
3 3 0 广 西 植 物 40 卷
实验数据使用 Kalpan ̄Meir 存活曲线分析程序分
表 2 分离培养基信息
析ꎬ加样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 Kaplan ̄
Table 2 Information of isolation media
Meier Log ̄rank 两两比较程序分析ꎮ 使用 Graphpad
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 Prism 7.00 软件制图表ꎬ通过 DNA Star 软件进行序
Medium Medium components
列整理ꎮ
AGG 淀粉 10 gꎬ葡萄糖 1 gꎬ甘油 5 mL
Starch soluble 10 gꎬglucose anhydrous 1 gꎬglycerol 5 mL
2 结果与分析
M4 L ̄天冬酰胺 1 gꎬ海藻糖 5 g
L ̄Asparagine 1 gꎬtrehalose 5 g
M5 海藻糖 5 gꎬ脯氨酸 1 g
Trehalose 5 gꎬproline 1 g 2.1 真红树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M7 酵母粉 5 gꎬL ̄天冬酰胺 1 gꎬ甘油 10 mL 选择 73 株菌进行 16S rRNA 基因序列比对ꎬ
Yeast extract 5 gꎬL ̄Asparagine 1 gꎬglycerol 10 mL
结果表明 24 株为放线菌ꎬ分布于 1 个纲 4 个目 7
M9 精氨酸 1 gꎬL ̄天冬酰胺 1 gꎬ甘油 6 mL
Arginine 1 gꎬL ̄Asparagine 1 gꎬglycerol 6 mL 个科 11 个属ꎬ其多样性分布如表 3 所示ꎮ 其中ꎬ有
M10 葡萄糖 10 gꎬ酸水解酪素 0.5 g 9 株菌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ꎬ占所分离放线菌
Glucose 10 gꎬcasein hydrolysate 0.5 g
株总数的 37.50%ꎮ 根据放线菌 16S rRNA 基因序
P7 L ̄酪氨酸 0.5 gꎬL ̄天冬酰胺 1 gꎬ甘油 15 mL
列相似性小于 98.65% 的菌株属于潜在新物种的
L ̄Tyrosine 0.5 gꎬL ̄Asparagine 1 gꎬglycerol 15 mL
P3 燕麦粉琼脂 20 g 归类原则( Kimꎬ2014)ꎮ 菌株 IMDGX 6270 Brevi ̄
Oatemeal agar 20 g
bacterium sp.、IMDGX 6137 Microbacterium sp.和 IM ̄
M11 棉籽糖 5 gꎬL ̄组氨酸 1 g
Raffinose pentahydrate 5 gꎬL ̄Histidine 1 g DGX 6173 Lysinimicrobium sp.分别与有效发表菌株
ISP2 酵母粉 2 gꎬ麦芽提取物 2 gꎬ葡萄糖 2 g Brevibacterium permense、 Microbacterium saccharophi ̄
Yeast extract 2 gꎬmalt extract 2 gꎬglucose 2 g
lum、Lysinimicrobium pelophilum 的 最 高 相 似 度 为
97.72%、98.15%、98.32%ꎬ可能为潜在的新物种ꎮ
1.2.4 菌 株 代 谢 产 物 的 提 取 制 备 参 考 覃 媚 等 2.2 24 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不同植物组织及
(2016)的方法ꎬ将 24 株对数生长期的放线菌接种 培养基中的分布
到 200 mL 液体培养基ꎬ于恒温震荡培养箱中发酵 14 种植物样品ꎬ9 种不同分离培养基及 5 种
7 dꎬ发酵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3 次ꎬ取乙酸乙 (根、茎、叶、花、胚轴)不同植物组织的分布情况如
酯层浓缩干燥后为代谢粗提物ꎮ 将粗提物用0.1% 图 1-图 3 所示ꎮ 从图 1 可见ꎬ不同植物样品中分
 ̄1
DMSO 稀释至 10 mgmL 备用ꎮ 离到的菌株数量变化为 H4>H9>H2>H3>H5 = H7>
1.2.5 延缓衰老活性测定 参考 Brenner(1974) 的 H12>H13>H1 = H6 = H11>H8 = H14>H10ꎻ属的分
方法ꎮ 用 M9 缓冲液将培养至产卵期的雌雄同体 布依次为 H4>H9>H5 = H2>H7>H3 = H12 = H13>
秀丽隐杆线虫冲洗 3 次ꎬ以 1 ∶ 3 的比例加入裂解 H1 = H6 = H11 >H8 = H14 >H10ꎮ 由图 2 所示ꎬ根、
液 ( 1 mL 5 mol L 的 NaOH 和 0. 5 mL 5% 的 茎、叶、花、胚轴 5 种不同植物组织分离得到放线
 ̄1
NaClO 混匀)ꎮ 震荡离心后ꎬ置于 20 ℃ 生化培养 菌数量大小顺序为叶>茎>胚轴>花>根ꎬ其中叶子
箱中培养 48 h 后可得 L4 期线虫ꎮ 将培养好的 L4 得到 18 株放线菌ꎬ隶属于 10 个属ꎬ其数量最多且
期线虫挑至已加入溶有待测样品的 70 mL OP50 多样性最为丰富ꎮ 由图 3 可知ꎬ不同培养基分离
Escherichia coli 的 NGM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ꎬ每组 2 得到的菌株数量趋势为 M5 >P7 = M7 >P3 = M4 =
板ꎬ每板 20 条ꎬ此时培养天数记为 0 dꎮ 此后ꎬ隔 M10>M9>AGG>M11ꎻ菌株多样性趋势为 M5 = M7>
天对培养基的线虫进行计数ꎬ观察并记录线虫死 P7>P3 = M4 = M10 >M9 >AGG>M11ꎮ 其中ꎬM5 培
亡数量(在寿命实验期间ꎬ发现线虫对外界刺激没 养基培 养 得 到 的 菌 株 数 量 最 多ꎬ 且 多 样 性 最 为
有应答时视为死亡ꎻ剔除逃离培养基表面而干死、 丰富ꎮ
虫卵在体内孵化而成袋样虫或者钻进培养基内部 2.3 真红树植物内生放线菌发酵产物延缓衰老活
的线虫)ꎬ直至线虫全部死亡ꎮ 实验平行 3 次ꎮ 性分析
1.3 统计分析 与空 白 组 [( 16. 9 ± 7. 06) d] 相 比ꎬ IMDGX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ꎬ寿命 6157、IMDGX 6182、IMDGX 6248、IMDGX 6360 4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