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广西植物》2020年第8期
P. 33
1 0 8 8 广 西 植 物 40 卷
较稳定ꎬ其平均含量分别为 401.56、9.36、2.06 g 现为柳杉显著高于其他植物ꎬ限制性元素 N、P 的
 ̄1 含量相反ꎬ基本表现为柳杉最低ꎬ因为柳杉属于常
kg ꎬ其中 C 含量与喀斯特林地植物凋落物(396.2
gkg )相当( 曾昭霞等ꎬ2015)ꎬ但低于喀斯特刺 绿植物ꎬ也是针叶类植物ꎬ相比其他几种植物ꎬ柳
 ̄1
 ̄1
梨林和核桃林(422.67、433.89 gkg ) ( 王璐等ꎬ 杉对 C、N、P 的适应策略明显不同ꎬ这与皮发剑等
2018)ꎬN、P 则分别低于和高于前两者的研究ꎬ凋 人(2017)的研究结论相似ꎬ即 C 在不同类型植物
落物中低 C、N 高 P 的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秉承了 中的含量表现为常绿树种高于落叶树种ꎬ针叶树
植物中 C、N、P 的分配特点ꎮ 种高于阔叶树种ꎬ而 N、P 的含量则相反ꎮ
刘超等(2012) 研究表明ꎬ植物各器官都具有 3.2 渣场修复植物不同器官及凋落物中 C ∶ N、
其独特的结构物质和功能属性ꎬ同一植物不同器 C ∶ P、N ∶ P 特征
官的 C、N、P 含量存在差异ꎮ 在土荆芥和芦竹中ꎬ 在同种植物不同营养器官中ꎬC、N、P 的分布
C 含量为茎>叶>根>凋落物ꎬ在三种乔木中 C 含量 特征与化学计量比对研究物种的生态策略和环境
为干>枝>细根>粗根>叶>凋落物ꎬN、P 含量在两 适应性有重要的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意义( 贺合
种草本植物中的分布不完全一致ꎬ其中 N 含量为 亮等ꎬ2017)ꎮ 本研究中ꎬ两种草本植物的根与三
叶>凋落物>根>茎ꎬP 含量分布则为叶>根>凋落 种乔木的细根的 C ∶ N 分别为 68.80 和 45.37ꎬ与
物>茎ꎬ在三种乔木中 N、P 分布均为叶>细根>凋 武夷山黄山松细根接近(陈晓萍等ꎬ2018)ꎬ三种乔
落物>粗根 > 枝 > 茎 / 干ꎬ其 整 体 规 律 与 赵 亚 芳 等 木细根和粗根的 C ∶ N 均略低于全国植物细根和
(2014)研究结果一致ꎮ 因为植物的茎 / 干和枝主 粗根的 C ∶ N(59.15 和 121.98)ꎬ而 C ∶ P 和 N ∶ P
要起支撑地上部分和运送水分、无机盐离子的功 均远低于中国植物细根和粗根的比值( 马玉珠等ꎬ
能ꎬ新陈代谢较叶片慢ꎬ所以 N、P 含量比叶片低 2015)ꎬ这与五种修复植物中 P 含量较高有关ꎮ 修
(Martin et al.ꎬ1998)ꎮ 茎 / 干和枝中具有较高的 C 复植物细根的 C ∶ N、C ∶ P 小于粗根ꎬ可能是细根
含量可能是由于前期合成并储存于植物枝干的碳 较粗根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ꎬ生理活性更强ꎬ生命
物质含量高于植物枝干向根部运送所亏损的量ꎮ 周期较短ꎬ对 N、P 的需求较大ꎮ 植物叶片 N ∶ P
三种乔木细根的 C、N、P 含量均高于粗根ꎬ与马玉 被广泛应用于判断系统中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ꎮ
珠等(2015) 关于全国细根碳氮磷的研究结论一 Koerselman & Meuleman(1996) 研究表明ꎬ当植物
致ꎬ这主要与细根的生理功能有关ꎬ细根是植物地 叶片 N ∶ P <14 时ꎬ植物生长受 N 限制ꎬN ∶ P >16
下部分最活跃且对土壤环境变化最敏感的部分ꎬ 时ꎬ植物生长受 P 限制ꎬ14<N ∶ P <16 时ꎬ植物生
是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主要器官( 孙 长受 N、P 共同限制或者不受 N、P 限制ꎮ 五种修
文泰等ꎬ2016)ꎬ由于在非生长季ꎬ植物蒸腾作用较 复植物中仅刺槐叶片 N ∶ P >16ꎬ其余四种植物叶
弱ꎬ细根吸收的 N、P 元素未及时转移至植物的其 片 N ∶ P<14ꎬ说明系统中刺槐和其余四种植物的
他器官而富集在细根部分ꎮ 本研究中土荆芥、芦 生长分别受 P 和 N 限制ꎮ 叶片 C ∶ N 和 C ∶ P 不
竹、构树和柳杉的凋落物中 P 含量均低于叶片ꎬ这 仅可以反映植物对 N、P 两种元素的利用效率ꎬ还
与聂兰琴等(2016)、陆远鸿等(2019) 的研究结论 能反 应 植 物 对 C 的 固 定 作 用 ( Herbert et al.ꎬ
一致ꎬ而刺槐凋落物的 P 含量高于叶片ꎬ这与赵月 2003)ꎬ研究区五种植物叶片的C ∶ N略高于喀斯
等(2016)对非生长季杉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的 特人 工 林 植 被ꎬ C ∶ P 远 低 于 前 者 ( 俞 月 凤 等ꎬ
研究结果相似ꎮ 植物叶片中 N、P 平均含量在所有 2014)ꎬ这主要是由于五种修复植物叶片中 P 含量
组分中最高ꎬ这是因为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 较高ꎬ从而导致了较低的 C ∶ Pꎮ
要器官ꎬ其新陈代谢旺盛ꎬ对 N、P 的需求较大ꎮ 潘复静等(2011) 研究表明凋落物的 N ∶ P 是
在不同类型植物中ꎬC、N、P 的含量及化学计 制约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重要因子ꎬN ∶ P 较
量特征的差异反应了不同植物对 C、N、P 的适应策 高则凋落物分解缓慢ꎬ反之ꎬ凋落物分解较快ꎬ尤
略ꎬ结构性元素 C 在五种植物各器官中的含量表 其当 N ∶ P>25 或 P 含量小于 0.22 gkg 时ꎬ凋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