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广西植物》2023年第3期
P. 12
4 1 2 广 西 植 物 43 卷
比高达 56%ꎬ并且在根际土壤中该属真菌含量也 丹等ꎬ2020)ꎮ 本研究基于 FUNGuild 数据库ꎬ对大
很高ꎬ在大新土壤和龙州土壤中的占比分别为 4% 新和龙州两地的毛唇芋兰根系和根际土壤中真菌
和 14%ꎮ 的主要 OTU 进行了功能预测分析ꎬ结果发现共生
从种一级分类水平上分析(图 5:F)ꎬ主要包含 型(Symbiotroph)是两地毛唇芋兰主根和走茎中真
贝壳状革菌(Panus conchatus)、稻黑孢菌(Nigrospora 菌群落最主要的营养类型ꎬ相对丰度分别为 63%
oryzae)、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和 92%( 龙州)、36%和 60%( 大新)ꎬ其他营养类
大孢 圆 孢 霉 ( Staphylotrichum coccosporum)、 Septoria 型如病理寄生-腐生-共生( Pathotroph ̄Saprotroph ̄
cretae、 马 氏 梭 菌 ( Sodiomyces magadii )、 Humicola Symbiotroph)、病理寄生( Pathotroph) 和病理寄生-
olivacea、Tetrapyrgos subcinerea、Malassezia restricta、荚 共生( Pathotroph ̄Symbiotroph) 的真菌群落则比较
膜梭菌(Saitozyma podzolica)等ꎮ 少ꎬ相对丰度均少于 2%ꎻ两地的根际土壤真菌群
总之ꎬ不同分类层级的真菌群落在两地根际 落的营养类型基本类似ꎬ其中大新病理寄生-腐生
土壤中ꎬ它们在真菌的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上存 -共生的相对丰度占 17%、腐生和共生约占 4%ꎬ龙
在一定的差异ꎬ并且两地不同根系之间也存在一 州共生和病理寄生-腐生-共生的相对丰度分别占
定差异ꎬ主根在真菌的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上均 14.43%和 13.31%ꎮ 从功能类型上分析ꎬ两地毛唇
比走茎更高ꎮ 芋兰均主要由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 功能群构
成ꎬ并且以瘤菌根菌属真菌群为核心真菌组ꎻ其他
3 讨论与结论 功 能 群 包 括 未 定 义 腐 生 菌 群 ( undefined
saprotroph)、动物病原菌(animal pathogen)、丛枝菌
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ꎬ比较分析了广 根( arbuscular mycorrhiza)、 内 生 菌 根 - 植 物 病 原
西喀斯特地区的地生型兰科植物毛唇芋兰根系及 菌- 未 定 义 腐 生 菌 群 ( Endomycorrhizal ̄Plant
其根际土壤中真菌菌落结构ꎬ结果发现瘤菌根菌 Pathogen ̄Undefined Saprotroph) 等ꎬ 它 们 的 相 对 丰
属(有性型为胶膜菌属)真菌是大新与龙州两个样 度均比较低ꎬ这反映了毛唇芋兰根内和根际真菌
地的毛唇芋兰根中绝对优势菌群ꎮ Jacquemyn 等 的多样性ꎮ
(2011)研究认为ꎬ地生兰的种子成熟后落入土壤 本研究结果发现ꎬ两地毛唇芋兰根际土壤中
中经历长时间的发育ꎬ在此期间依赖共生真菌提 的 OTU 总数均比根中的高ꎬ同时两地根际土壤和
供稳定、持久的 C 源ꎮ 因此ꎬ各地的地生兰往往与 根中也存在共同的 OTUꎮ 这表明兰科植物根际
菌根真菌形成高特异性的菌根关系ꎬ表现为大多 土壤中的真菌类群要多于根中ꎬ并且两地兰科植
数地生 兰 均 与 胶 膜 菌 属 菌 群 共 生ꎬ 如 竹 叶 兰 属 物根际土壤和根中存在相同的真菌群落ꎮ 蒋玉
( Arundina ) 植 物 ( Meng et al.ꎬ 2019 )、 杓 兰 属 玲等(2019) 在研究绶草等 9 种兰科植物过程中
(Cypripedium)植物(Yuan et al.ꎬ2010) 等地生兰的 也发现类似的结果ꎬ认为兰科植物根际真菌的组
优势共生菌群主要是胶膜菌属菌群ꎮ 更为重要的 成要比根中真菌的组成更复杂ꎮ 大新和龙州两
是ꎬ胶膜菌不仅是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区系组成中 地毛唇芋兰根际土壤的优势菌门组成与含量存
的绝对优势类群ꎬ还是一类重要的兰科植物共生 在显著差异ꎬ前者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ꎬ后者
萌发真菌( Rafter et al.ꎬ2016ꎻ陈娟等ꎬ2017)ꎮ 因 为担子菌门ꎮ 在两地毛唇芋兰根中ꎬ子囊菌的物
此ꎬ瘤菌根菌属菌群可能在毛唇芋兰种子萌发和 种丰度存在显著差异ꎬ被孢霉门真菌在 LZZG 与
球茎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ꎬ但更 DXZG 之间的物种丰度存在显著差异ꎬ这些结果
多证据还有待真菌共生萌发实验进一步确证ꎮ 此 表明毛唇芋兰根系真菌与根际土壤真菌的组成均
外ꎬ瘤菌根菌属真菌在两地主根中的丰度均比走 很丰富ꎬ但它们在不同部位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真菌
茎高ꎬ这可能与主根生长周期长、走茎生长周期短 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ꎮ 这种差
且侧重于生殖生长的特点有关ꎮ 异与外界环境因子ꎬ如海拔高度(徐玲玲等ꎬ2019)、
真菌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对植物生态系统的功 土壤 湿 度、 酸 碱 度 及 营 养 条 件 ( Ogura ̄Tsujita &
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ꎬ其中核心真菌组和关键物 Yukawaꎬ2008ꎻBunch et al.ꎬ2013ꎻJacquemyn et al.ꎬ
种的贡献一直是真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熊 2015)和季风气候 ( 马雪亭等ꎬ2016) 及植被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