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2期
P. 67
12 期 姜玲等: 大豆 TrxG 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2 2 2 5
表 1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引物序列 2.2 大豆 TrxG 蛋白家族系统进化树、保守结构域
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和基因结构分析
引物名称 引物序列(5′-3′) 系统进化树和蛋白质结构域组成分析结果显
Primer name Primer sequence (5′-3′)
示ꎬ大豆 GmTrxG 蛋白成员可被细分为 3 个亚族(I、
GmSDG2a ̄F CTCTGCAGCAGCAGCATGT Ⅱ、Ⅲ ) ( 图 1: A )ꎮ 其 中ꎬ I 类 亚 家 族 仅 含 有
GmSDG2a ̄R CTTCTTCCTCTTGCCAGCTACCTT GmSDG2 同源蛋白ꎬ共 4 个成员ꎬ各蛋白均只含有 1
个 SET 结构域ꎻⅡ类亚族含有 GmSDG25 同源蛋白
GmSDG2b ̄F GCTTAGTGGGAACGGGTTCGG
共 2 个成员ꎬ均含有 SET 结构域和 post ̄SET 结构域
GmSDG2b ̄R TCCCACCCCGGCTGCCTA
各 1 个 外ꎬ 此 外ꎬ GmSDG25a 还 含 有 1 个 GYF
GmSDG2c ̄F AGCAGCAGCATGAGAAGGTG (glycine ̄tyrosine ̄phenylalanine)结构域ꎻⅢ类亚族含
GmSDG2c ̄R GCCTCTCTTCGGTGGCGG 有 GmTrxG 同源蛋白共 9 个成员ꎬ这类亚族蛋白成
员均含有 1 个 SET 结构域、1 个 post ̄SET 结构域和
GmSDG2d ̄F GTGGCGAAGTGGAGAAGAAGCA
多个 PHD ( the plant homeodomain) 结构域ꎬ 此外ꎬ
GmSDG2d ̄R GCCTCTCCTCGGTGGCG
GmSDG30a 还含有 1 个 FYRC(“FY ̄rich” domain C ̄
GmSDG14a ̄F TGGTGGTGGTGAGGTTCAGTC
terminal)结构域( 图 1:B)ꎮ 基因结构分析结果显
GmSDG14a ̄R TCGACGGAATCTTCTGGGCAT 示ꎬGmSDG14a / b / c/ d、GmSDG16a / b 和 GmSDG29 基
因各含有 23 个外显子ꎬGmSDG30a / b 含有 24 个外
GmSDG14b ̄F GGACGATGAAAACCGAAACGC
显 子ꎬ GmSDG2a / b / c/ d 含 有 19 个 外 显 子ꎬ
GmSDG14b ̄R GCTGCTCCATGAGCCAGAACA
GmSDG25a / b 含有 14 个外显子(图 1:C)ꎮ
GmSDG14c ̄F GGAAGCCAGAGAACCGCG
2.3 大豆 TrxG 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器官中
GmSDG14c ̄R GCCAAGTCTTGAATTGTGCCATTCGA
的表达模式分析
GmSDG14d ̄F GTTTGAAAACTGGACTTCAGAAGCGG 基于转录组数据ꎬGmTrxG 基因家族成员在不
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模式如图 2 所示ꎮ 在根中ꎬ
GmSDG14d ̄R CTCCTCCTTCAGCAGAAGAAACCTCA
GmSDG25a 和 GmSDG25b 的 表 达 量 较 低ꎬ 而
GmSDG16a ̄F GCTCGTAAGAAGAGAAAGACCAACAG
GmSDG30a 表达量最高ꎻ在侧根中ꎬGmSDG14c 和
GmSDG16a ̄R TAACCAGAGGTGGCCGCTGAAC
GmSDG14d 的表达量最高ꎬ其余基因表达量都较
低ꎻ在茎中ꎬ几乎所有 GmTrxG 基因的表达量都较
GmSDG16b ̄F CTCGTAAGAAGAGAAAGACCAACAACG
低ꎬ其中 GmSDG16a 表 达 量 最 低ꎻ在 叶 和 花 器 官
GmSDG16b ̄R CTTCTTCACTTCCACGACAACTTCG
中ꎬ绝 大 多 数 GmTrxG 基 因 的 表 达 量 都 较 高ꎬ 仅
GmSDG25a ̄F CTGTCTTTCTCGATGAAGATGACCCC
GmSDG25a 和 GmSDG25b 在叶中表达量较低ꎬ以及
GmSDG25a ̄R GGAAGAGGGAAAATCACCAGTACCC
GmSDG14c 和 GmSDG14d 在花中表达量较低ꎻ在种
GmSDG25b ̄F CTTCTGTCAGTGTCAATAGTAGCTCACAC
子 中ꎬ GmSDG14a 表 达 量 最 高ꎬ 而 GmSDG2c、
GmSDG25b ̄R GTGACCTTCTCTTTAACAGTGCCATCAC GmSDG2d 和 GmSDG14c 表 达 量 较 低ꎻ 在 根 尖 中ꎬ
GmSDG14c 和 GmSDG14d 的 表 达 量 较 高ꎬ 其 余
GmSDG29 ̄F AGGAAGACGAGCGGGTACTG
GmTrxG 基 因 表 达 量 均 较 低ꎻ 在 茎 尖 中ꎬ 除
GmSDG29 ̄R CTCAATCACCGAATCGTTGAACCG
GmSDG14d、 GmSDG16b 和 GmSDG29 表 达 量 较 低
GmSDG30a ̄F GCGGCACTCCCATCCGCTA
外ꎬ 其 余 GmTrxG 基 因 表 达 量 均 较 高ꎬ 并 且
GmSDG30a ̄R TGGTTGTTATGCGTTAGGGTGAG
GmSDG2a 表达量最高ꎮ
2.4 大豆 TrxG 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
GmSDG30b ̄F GCGGCACTCCCATCCGCTA
表达情况分析
GmSDG30b ̄R CGTTTTCTTGTGTTCGTGGTTGTTG
利用 qRT ̄PCR 技术分析了 GmTrxG 基因家族
GmActin ̄F ACATTGTTCTTAGTGGTGGCT
成员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ꎬ结果如图 3
GmActin ̄R CTGTTGGAAGGTGCTGAG
所示ꎮ 在高温(40 ℃ )胁迫下ꎬ除 GmSDG2b / 2c /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