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广西植物》2020年第8期
P. 61

1 1 1 6                               广  西  植  物                                         40 卷
   14.57% ~36.03%、18.81% ~ 28.62%ꎬ占比随着林龄             尾松林ꎬ说明该地改种桉树 8 a 后ꎬ土壤碳储量有
   的增加无明显规律ꎮ 1 a 各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所增加ꎮ
   量均小于其他林龄的相应土层ꎬ8 a 各土层土壤活性                         3.4 不同林龄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有机碳含量均大于其他林龄的相应土层ꎮ 随着土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如
   层的加深ꎬ各林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                            表 2 所示ꎮ 随着林龄的增加ꎬ同一土层土壤碳库
   与土壤有机碳一致ꎬ林龄不同ꎬ下降的幅度有所差                            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不明显ꎬ但 8 a 的

   异ꎬ如 1 a 各土层下降的范围为 26.93% ~ 52.00%ꎬ3               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均大于其他林龄ꎮ 总体
   a 的为26.72% ~44.50%ꎮ 与 10 a 马尾松林相比ꎬ8 a             而言ꎬ桉树人工林林地 0 ~ 40 cm 土层碳库活度及
   桉树人工林在 0~10 cm、10 ~20 cm 和 20 ~ 30 cm 土           碳库活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加整体呈增加的趋势ꎬ
   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马尾松林ꎮ                            说明桉树人工林的土壤碳库活性增大ꎬ土壤中的
   3.2.3 非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同一土层不同林龄                         活性有机碳与非活性有机碳处于一种良性周转的
   桉树人工林土壤非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动态平衡之中ꎬ反映了土壤中碳素质量得到改善ꎮ
   (图 3)ꎬ0 ~ 10 cm 土层各林龄土壤非活性有机碳                     随着土层的加深ꎬ各林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碳库
   的大小顺序为 8 a>5 a>3 a>4 a>1 a>2 aꎬ其他土层               活度整体呈减小的趋势ꎬ碳库活度指数随土层的
   均为 8 a>5 a>3 a>4 a>2 a>1 aꎮ 虽然土壤非活性               变化规律不明显ꎬ如 1 a 为 10 ~ 20 cm(0.79) >30 ~

   有机碳 3 a 大于 4 aꎬ但彼此间的差异不显著( P>                     40 cm ( 0. 65 ) > 0 ~ 10 cm ( 0. 60 ) > 20 ~ 30 cm
   0.05)ꎬ5 a 和 8 a 均显著大于 1 ~ 4 aꎬ土壤非活性有              (0.41)ꎬ8 a 则是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ꎮ
   机碳随着林龄的增加整体均有增加的趋势ꎮ 0 ~ 10                            不同土层土壤碳库指数的变化与土壤有机碳
   cm、10 ~ 20 cm 土层随林龄增加的幅度大于 20 ~ 30                相似ꎬ表现为 8 a>5 a>3 a>4 a>2 a>1 aꎬ随着林龄
   cm、30 ~ 40 cm 土层ꎮ 除 30 ~ 40 cm 土层外ꎬ其他土            的增加和土层的加深ꎬ整体表现为增加的趋势ꎮ
   层 2 a 和 1 a 之间土壤非活性有机碳的差异均不显                      各林龄同一土层碳库管理指数表现为随着林龄的
   著(P>0.05)ꎮ 土壤非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与土                        增加而增加ꎮ 同一林龄不同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
   壤有机碳一致ꎬ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ꎬ减少量                            数的分布趋势不一致ꎮ 除 5 a 外ꎬ其他林龄 10 ~ 20
   最大的是 8 aꎮ 同一林龄不同土层间土壤非活性                          cm 土层碳库管理指数均大于 20 ~ 30 cm 和 30 ~ 40

   有机碳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P<0.05)ꎮ                             cm 土层ꎮ 这可能与土壤表层有机碳的来源和深
   3.3 不同林龄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层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有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关ꎬ表层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和分布在
   特征见图 4ꎮ 从图 4 可以看出ꎬ1 ~ 8 a 土壤碳储量                   表层根系的凋亡ꎬ同时表层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有
   的范围为 140.34 ~ 264 9.42 g m ꎮ 不同林龄土              利于凋落物分解转化ꎬ同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
                                    ̄2
   壤碳储量在 0 ~ 10 cm、10 ~ 20 cm 均随林龄的增加                动ꎬ使土壤的碳素循环加快ꎬ从而增加土壤碳库ꎬ
   而增加ꎻ在 20 ~ 30 cm、30 ~ 40 cm 土层的变化趋势               碳库管理指数较高ꎬ底层因土壤根系对矿质营养

   与土壤有机碳一致ꎬ先增加至 3 aꎬ3 ~ 4 a 略减少ꎬ                    的强烈吸收ꎬ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ꎬ碳库管理
   4 ~ 8 a 再增加ꎬ但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ꎮ 各土层 8                     指数较低ꎮ
   a 的碳储量最大ꎬ说明在林分经营过程中ꎬ适当延                           3.5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碳组分、全氮及容重
   长林木的生长期会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提                              之间的相关性
   高ꎬ轮伐周期较长能减缓土壤有机碳库的消耗ꎮ                                 通过分析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碳组分及
   各林龄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碳储量的变化与有机                             土壤全氮、容重之间的相关性( 表 3)ꎬ土壤活性有
   碳一致ꎬ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ꎬ不同林龄各土                            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碳库活度、碳库管理
   层间碳储量均具有显著差异( P < 0.05)ꎮ 与 10 a                   指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0.01)ꎻ与土壤
   马尾松林相比ꎬ8 a 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储量高于马                          全氮、容重呈显著相关(P<0.05)ꎻ非活性有机碳与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