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广西植物》2022年第3期
P. 21

3 期                文国卫等: 基于优化的 MaxEnt 模型预测赤水蕈树的潜在适宜区                                       3 6 5

   (Hamamelidaceae)蕈树属( Altingia) 的常绿乔木之             能还存在尚未被发现的区域ꎬ以及人为活动破坏
   一ꎬ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 袁守良和白                           等造成该物种的消失ꎮ 因此ꎬ本研究适当扩大赤
   小节ꎬ 2009)ꎮ 赤 水 蕈 树 树 干 挺 直ꎬ 木 材 质 地 坚             水蕈树的分布区域ꎬ为将来赤水蕈树的保护区设
   硬ꎬ可供建筑、制作家具使用ꎬ也可砍倒作为优良                            置提供参考ꎮ
   的食用菌培养基和放养香菰的母树ꎬ其树皮流出                             1.2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的树脂可作香料和供药用ꎬ具有很好的经济和药                                 赤水蕈树种群个体数量少ꎬ采集和收录样本
   用价值(Ye et al.ꎬ 2020)ꎮ 遗憾的是ꎬ对赤水蕈树                  的机构较少ꎮ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赤水桫椤国家级
   还未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ꎬ许多价值还未挖掘                             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ꎬ并通过检索中国数字
   出来ꎬ该物种就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ꎬ因此ꎬ                            植物标本馆(CVHꎬhttp: / / www.cvh.ac.cn / ) 和查阅
   对其开展试验研究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保护措                             已出版的文献资料ꎬ获得赤水蕈树的天然分布记
   施刻不容缓ꎮ                                            录ꎮ 赤水蕈树的文献和标本中仅有分布地点的记
       末次间冰期( last interglacialꎬLIG)、末次盛冰            录ꎬ便 运 用 经 纬 度 查 询 ( http: / / map. jiqrxx. com /

   期(last glacial maximumꎬLGM)和全新世中期( mid ̄           jingweidu / ) 定位ꎬ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ꎬ删除
   holoceneꎬMH)代表过去时期全球气候的三种极端                       人工种植点、重复的点和经纬度缺失的点ꎮ 此外ꎬ
   状态ꎬ由于经过反复高温高湿-寒冷干燥-高温高                            为降低群集效应所产生的误差ꎬ将分布点以物种
   湿的交替波动ꎬ对物种地理分布格局造成巨大影                             名、经度、纬度和地点整理成 CSV 格式文件导入
   响ꎬ导致物种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迁移ꎬ或低纬                            ArcGIS 中ꎬ进行缓冲区分析ꎬ以 1 km 范围内的多
   度向高纬度地区迁移ꎬ同时气候的剧烈变化严重                             个样本点ꎬ只保留一个点的原则ꎬ最终获得 24 个
   阻碍了 物 种 的 进 化ꎬ 甚 至 导 致 物 种 大 面 积 减 少              赤水蕈树天然种源分布样点ꎮ
   (Manthey & Boxꎬ 2010)ꎮ 本研究利用 R 语言的                1.3 环境因子筛选
   ENMeval 语言包优化 MaxEnt 模型ꎬ模拟末次间冰                        本研究共有环境变量 37 个ꎬ分别为气候变量
   期、全 新 世 中 期、 现 代 ( current) 和 未 来 时 间 段           19 个、土壤变量 16 个、海拔变量( elev) 和人类活
   (2041—2060 年、 2061—2080 年 ) 低 浓 度 ( RCP           动变量( hfp) 各 1 个ꎮ 气候和海拔变量数据均来
   2.6ꎬ温室气体排放浓度较低的情况下) 和高浓度                          自 WorldClim 数据库( http: / / worldclim. org)ꎬ土壤
   (RCP 8.5ꎬ温室气体排放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两种                       变量数据则来自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气候情景下赤水蕈树的潜在适生区ꎬ探究其分布                             (http: / / westdc.westgis.ac.cn) 的“ 基于世界土壤数
   空间变化格局ꎬ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分布的重要环                             据库 ( HWSD) ( http: / / www. fao. org / faostat/ en / #
   境因子ꎬ以及探究该物种分布狭窄和能在一定范                             data.)的中国土壤数据集( V1.1) (2009)”ꎬ人类活
   围内生存繁殖的原因ꎬ旨在为更好地开展赤水蕈                             动变量数据下载自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
   树天然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ꎮ                              (http: / / www.ciesin. org / )ꎮ 其 中ꎬ19 个 气 候 变 量
                                                     分别为年均温( bio1)、昼夜温差月均值( bio2)、等
   1  材料与方法                                          温性(bio3)、温度季节变动系数( bio4)、最热月最
                                                     高气温( bio5)、最冷月最低气温( bio6)、温度年较
   1.1 研究区域                                          差(bio7)、最湿季平均气温( bio8)、最干季平均气
       赤水蕈树是贵州特有种植物ꎬ集中分布于赤                           温(bio9)、最暖季平均气温(bio10)、最冷季平均气
   水桫椤保护区的五柱峰、金沙沟ꎬ以及赤水的天台                            温( bio11 )、 年 降 水 量 ( bio12 )、 最 湿 月 降 水 量

   山ꎬ 分 布 范 围 为 105° 41′ 18″—106° 00′ 59″ E、         (bio13)、最干月降水量( bio14)、降水季节性变化
   28° 23′ 54″—28° 35′ 39″ Nꎻ海拔为 600 ~ 1 000 mꎮ      (bio15)、最 湿 季 降 水 量 ( bio16)、 最 干 季 降 水 量
   该地区年降水量为 1 200 ~ 1 300 mmꎬ年均温度为                   (bio17)、最 暖 季 降 水 量 ( bio18)、 最 冷 季 降 水 量

   16 ℃ ꎬ相对湿度为 70% ~ 90%ꎬ森林覆盖率为 90%                  (bio19)ꎬ16 个土壤变量分别为表层土砾石含量
   以上ꎬ土壤以酸性的黄壤土和沙质土为主( 袁守良                           (t ̄gravel)、表层沙含量( t ̄sand)、表层淤泥含量( t ̄
   和白小节ꎬ 2009)ꎮ 鉴于赤水蕈树天然分布区域                         silt)、 表 层 粘 土 含 量 ( t ̄clay)、 土 壤 质 地 分 类 ( t ̄
   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系统和分布窄的特点ꎬ可                             usda ̄tex ̄class)、土壤容重( t ̄ref ̄bulk ̄density)、表层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