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广西植物》2020年第7期
P. 34

9 3 0                                 广  西  植  物                                         40 卷






















    A. 栽培大豆ꎻ B. 野生大豆ꎮ Nc 表示有效密码子数ꎻ GC3s 表示同义密码子第 3 位核苷酸的平均 GC 含量ꎮ
    A. Glycine maxꎻ B. G. soja. Nc indicates effective number of condonꎻ GC3s indicates the GC content of the third position of synonym codons.
                                   图 2  大豆线粒体基因的 Nc ̄plot 分析
                             Fig. 2  Nc ̄plot analysis on mitochondrial gene in Glycine


   2.2 中性绘图分析                                                     表 3  Nc 比值频率分布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的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Nc ration
   中性绘图分析( 图 1) 结果显示ꎬ各基因坐标点未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Glycine soja   G. max
   沿对角 线 趋 势 分 布ꎮ 栽 培 大 豆 线 粒 体 CDS 的                             组中值
                                                         组限
                                                                  Class mid
   GC12 分 布 在 0.312 5 ~ 0.568 0ꎬ GC3 分 布 在            Class boundary  value  基因数  频率   基因数    频率
                                                                          Gene  Freque ̄  Gene  Freque ̄
   0.301 6 ~ 0.619 0ꎻ一年生野生大豆线粒体 CDS 的                                     number  ncy  number  ncy
   GC12 含 量 分 布 在0.342 3 ~ 0.604 5ꎬ GC3 分 布 在          -0.20 ~ 0.10  -0.15  1    0.012   1    0.013
   0.270 0 ~ 0.609 5ꎮ 两个物种 GC12 和 GC3 的相关               -0.10 ~ 0  -0.05   19    0.235  16     0.2
   系数分别为 0.326 和 0.329ꎬ双侧检验表明其相关                         0 ~ 0.1   0.05    41    0.506  42    0.525
   性达极显著水平ꎻ回归曲线斜率分别为 0.1739 和                           0.1 ~ 0.2  0.15    20    0.247  20    0.25
   0.21ꎮ 这说明密码子第 1 位、第 2 位与第 3 位碱基                      0.2 ~ 0.3  0.25     0     0      1    0.013
   的组成和变异模式相似ꎬ突变对基因密码子偏好                                总数 Total           81     1     80     1

   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ꎬ其他因素( 例如自然选择)
   可能对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影响较小ꎮ 栽培大豆                            粒体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的形成主要受突变因素
   线粒体密码子偏性的形成受选择的影响高于野生                             的影响ꎻ其余基因散点偏离于标准曲线下方( 图
   大豆ꎬ这可能是大豆长期人工栽培驯化的结果ꎮ                             2)ꎬNc 实际值和预期值之间相差较大ꎬ表明这些
   2.3 Nc 与 GC3s 的关联分析                               基因的密码子偏好形成更多地受选择的影响ꎮ
       以 GC3s 为横坐标ꎬ各基因 Nc 值为纵坐标绘                     2.4 PR2 ̄plot 分析
   制 Nc ̄plot 曲线ꎬ以进一步判断突变或选择等因素                           采用 PR2 ̄plot 方法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
   对大豆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密码子偏好性形成                             线粒体基因组 CDS 的四种同义密码子第 3 位碱基

   的影响ꎮ 根据(Nc 预期-Nc 实际) / Nc 预期的公式                   组成(图 3)ꎮ 图 3 结果表明ꎬ散点并不是均匀地分
   计算 Nc 比值(表 3)ꎮ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 Nc 比                     布于 PR2 平面图中的四个区域内ꎬ50%以上散点
   值分布在-0.1 ~ 0.1 区间的线粒体基因占 70%以                     位于平面图的左下区域ꎬ表明在同义密码子第 3
   上ꎬ这些基因对应的散点集中分布在标准曲线附                             位碱基的使用频率上ꎬA 低于 TꎬG 低于 Cꎮ 若密
   近ꎬ其 Nc 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较小ꎬ表明这些线                          码子使用偏好性仅由突变影响ꎬ则同义密码子第 3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