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广西植物》2020年第7期
P. 35
7 期 唐向民等: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的比较分析 9 3 1
A. 栽培大豆ꎻ B. 野生大豆ꎮ
A. G. maxꎻ B. G. soja
图 3 线粒体基因的 PR2 ̄plot 分析
Fig. 3 PR2 ̄plot analysis on mitochondrial gene in Glycine
位 4 种碱基的使用频率理论值相等ꎬ即 A = TꎬC = 有自身的遗传表达系统ꎬ但大多数定位于线粒体
Gꎮ A 和 T 以及 G 和 C 的使用频率不均衡性ꎬ表 的功能蛋白( >95%) 是由核基因编码的( Giegé et
明两种大豆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由 al.ꎬ 2005)ꎮ 由于其含有相对独立的细胞质遗传
突变和选择等因素共同影响ꎮ 信息ꎬ故线粒体基因组亦在揭示物种间亲缘关系
2.5 最优密码子分析 和物种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ꎮ 通过比较核基
对栽培大豆和一年生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 因和线粒体基因在密码子使用模式上的差异ꎬ可
各编码序列的 Nc 值进行排序ꎬ分别从两极各选出 以预测真核生物核糖体在细胞内的定位ꎮ 此外ꎬ
8 个基因构建高、低表达组ꎮ 按组计算各基因同义 研究线粒体密码子的使用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线
密码子的 RSCU 值ꎬ并根据对高表达密码子和高频 粒体基因组的进化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ꎮ
率密码子的定义ꎬ最终确定了栽培大豆和野生大 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是物种长期演化的
豆 TTT、 TTA、 CTT、 ATT、 GTA、 TCC、 CCT、 ACT、 结果ꎬ形成这种偏好性的主要动力是自然选择和
ACA、 GCT、 CAA、 AAT、 AAA、 GAT、 GAA、 CGT、 突变(Duretꎬ 2002)ꎮ 突变和选择等多重因素共同
AGA、GGT18 个共有的最优密码子ꎮ 此外ꎬ确定了 影响了大豆线粒体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形
CAT 和 CGA 为栽培大豆的最优密码子ꎻGTT、TGT 成ꎮ 比较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 ENC ̄plot、中性绘
和 GGA 为野生大豆的最优密码子ꎮ 以上最优密 图和 PR2 ̄plot 等分析ꎬ结果暗示了它们具有相似
码子中以 A 结尾有 9 个ꎬ以 T 结尾的有 13 个ꎬ以 C 的密码子使用模式ꎬ这是因为两个物种在进化和
结尾的有 1 个ꎬ没有以 G 结尾的最优密码子ꎮ 暗 亲缘关系上较近(Grantham et al.ꎬ 1980)ꎮ 但两个
示了大豆线粒体基因组偏好于使用 A 或 T 结尾的 物种在密码子使用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ꎮ 按
密码子(表 4)ꎮ 同一标准判断它们有相同的最优密码子ꎬ也有各
自不同的最优密码子ꎮ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确认了栽培大豆的 20 个和野生大豆的
21 个最优密码子ꎮ 其中 18 个最优密码子为两个
根据内共生理论ꎬ线粒体由 ɑ ̄蛋白质细菌祖 物种共有ꎬ且多以 A 或 T 碱基结尾ꎮ 栽培大豆和
先进化( Roger et al.ꎬ 2017)ꎮ 作为半自主型的细 野生大豆的线粒体编码基因在密码子第 3 位的
胞器ꎬ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ꎬ其 GC 含量分别为 41.64%、 41.92%ꎮ 这与许多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