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0期
P. 79
10 期 李文胜等: 横断山区六种八居群鼠尾草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1 8 3 3
表 2 鼠尾草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特征
Table 2 Karyotype characteristics of Salvia chromosome in this study
最长 / 臂比>2 ∶ 1
最短 染色体
平均 染色体 的百分比 核型 染色体 染色体 平均
材料编号 臂比 比值 Ratio of 核型 不对称 指数 长度 着丝粒
核型公式
Material Mean arm The longest/ chromo ̄ Karyotype 系数 变异 变异 不对称
Karyotype formula
code ratio the shortest some (KA) As.K 系数 系数 系数
(MAR) chromosome arm ratio (%) CV CI CV CL M CA
ratio >2 ∶ 1
(LR) (%)
a 2n = 4x = 32 = 4m+20sm+8st 2.48 2.14 68.75 3B 70.72 19.92 20.23 41.44
b 2n = 4x = 32 = 26sm+6m 2.02 1.84 56.25 3A 66.68 13.41 17.21 33.51
c 2n = 2x = 16 = 4m(2sat) +10sm+2st 2.22 1.97 62.50 3A 67.68 15.33 25.12 35.35
d 2n = 2x = 16 = 8m+8sm 1.62 2.17 25.00 2B 61.75 15.26 26.72 23.50
e 2n = 2x = 16 = 2st(2Sat) +14sm 2.46 1.66 87.50 3A 70.95 11.96 17.29 41.89
f 2n = 2x = 16 = 2m+10sm+4st 2.48 1.86 62.50 3A 70.51 17.82 19.45 41.02
g 2n = 2x = 16 = 2m(2sat) +12sm+2st 2.34 1.79 62.50 3A 69.27 19.18 20.80 38.54
h 2n = 2x = 16 = 2m(2sat) +12sm+2st 2.24 1.83 62.50 3A 68.34 15.48 23.04 36.68
低的亚属ꎮ 在弧隔鼠尾草亚属这一分支上的染色 化特征也与其核型进化有关( 黄艳波等ꎬ 2014)ꎮ
体基数ꎬ已报道的除栗色鼠尾草( S. castanea) 有 本研究中通过收集全世界范围内的鼠尾草属染色
x = 8 和 x = 11 两种染色体基数外ꎬ其余的物种均为 体数据报道ꎬ统计得出ꎬ全世界范围内ꎬ鼠尾草属
x = 8ꎬ出现染色体组加倍的物种有雪山鼠尾草、短 植物染色体数据报道率约为 23%ꎬ中国地区报道
唇鼠尾草(S. brevilabra) 和甘西鼠尾草ꎬ其中雪山 率为 32.10%ꎬ横断山区报道率为 40.54%ꎮ 收集整
鼠尾草又同时拥有二倍体物种ꎮ 另外ꎬ雪山鼠尾 理中国地区的染色体核型数据并通过 NCBI 下载
草、三叶鼠尾草、圆苞鼠尾草( S. cyclostegia)、暗红 叶绿体基因来构建中国地区鼠尾草属植物的分子
鼠尾草(S. atrorubra)和新疆鼠尾草( S. deserta) 这 进化树ꎬ并对横断山区的 6 种 8 居群鼠尾草属植物
5 个物种在进化树上表现出在各自的大进化支内 进行细胞学实验获得核型数据ꎬ从细胞学水平探
都处在相对独立的单一分支中ꎬ与各自分支中的 讨鼠尾草属下分类关系ꎬ补充鼠尾草属的染色体
大部分物种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ꎬ且三叶鼠 数据ꎮ 本研究西藏鼠尾草核型为首次报道ꎬ核型
尾草与新疆鼠尾草没有与形态学分类中所属亚属 公式为 2n = 2x = 16 = 2m(2sat) +12sm+2stꎮ 雪山鼠
的大部分物种聚为一支ꎮ 美洲鼠尾草亚属的染色 尾草在之前的研究中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种倍
体基数和倍性均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ꎮ 而鼠尾草 性的个体(Chen et al.ꎬ 2018)ꎬ本研究中采自云南
亚属( Subg. Allagospadonopsis) 和荔枝草亚属中的 德钦的居群为二倍体ꎬ其余 4 种核型结果与前人
染色体报道相对较少ꎬ且在与分子系统树匹配上 研究一致ꎬ甘西鼠尾草为四倍体物种ꎬ黄花鼠尾
也没有很好的支持ꎬ亟需进行细胞学的研究并且 草、毛地黄鼠尾草、粘毛鼠尾草为二倍体物种ꎬ且 6
进行更加准确的分子进化树的构建ꎮ 种鼠尾草属植物染色体基数均为 x = 8ꎬ为属内出
现频率最高的基数类型ꎬ染色体数目也为最普遍
3 讨论与结论 的 16 条与 32 条(Hu et al.ꎬ 2016)ꎮ 另外ꎬ通过统
计染色体倍性ꎬ我们发现鼠尾草属中海拔相对较
鼠尾草属作为唇形科的冠部进化分支ꎬ在世 高的横断山区的多倍化比例与中国地区的多倍化
界各地广泛分布ꎬ与其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密不 比例基本持平ꎬ这说明多倍化可能并不是植物适
可分ꎮ 鼠尾草属植物的适应进化特性是由遗传物 应高山环境的唯一机制(聂泽龙等ꎬ 2004ꎻ 杨扬和
质对环境的适应所造成ꎬ因此鼠尾草属植物的进 孙航ꎬ 2006) ꎮ 对于染色体倍性随着统计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