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广西植物》2023年第5期
P. 158

5 期            吴丹等: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垂直变化特征                                            9 2 5

            用小于自然恢复草本植物ꎻ赵元等(2021) 研究认                          行分层研 究ꎬ试 图 明 晰: ( 1) 不 同 植 物 群 落 土 壤
            为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自然恢复比人工恢复更                              SOC、TN、TP、TK 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变化特
            有利于提升土壤活性碳组分ꎮ 有研究表明土壤养                             征ꎻ(2)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含量及计量比间的
            分 N 随土层深度而变化ꎬ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植物                            耦合关系ꎮ 旨在加深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
            的根系活动随土层深度变化ꎬ另一方面与土壤发                              土壤养分循环的了解ꎬ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类型
            育有关(邓小军等ꎬ2014)ꎮ 王凯博等(2012) 研究                      及植被种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ꎮ
            发现天然灌木林、天然草地和人工灌木林土壤有
            机质和全氮垂直变化较大ꎬ而人工乔木林变化较                              1  材料与方法
            小ꎮ 有研究表明 K 元素是仅次于 N、P 元素的第三
            大植物生产元素ꎬK 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比率                             1.1 研究区概况

            变化 主 要 依 赖 于 环 境 条 件 ( Sardans & Penuelasꎬ             研究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定西市巉口镇龙滩
            2014)ꎮ 李培玺等(2020) 研究发现巢湖湖滨带土                       流域(104°27′—104°31′ E、35°43′—35°46′ N)ꎬ属
            壤 C、N、P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受植被类型影响显                           于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ꎬ年平均温度为 6.8
            著ꎮ 以上研究都表明ꎬ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群落和                             ℃ ꎬ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386 mmꎬ降雨主要集中在 7
            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ꎬ对揭                              月到 9 月ꎬ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 于洋等ꎬ2016)ꎮ
            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生产力及植被恢复效果等有                              本研究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ꎬ含沙量高、有机质含
            重要意义ꎮ                                              量低、土质疏松(王鑫等ꎬ2019)ꎮ 植被类型为暖温
                 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ꎬ生态环                           带半 干 旱 草 原ꎬ 流 域 内 的 草 地 以 长 芒 草 ( Stipa
            境脆弱ꎬ水土流失严重ꎬ植被恢复重建是改善该地                             bungeana)天然群落、苜蓿( Medicago sativa) 人工恢
            区土壤质量和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 之 一 ( An et                        复群落和赖草( Leymus secalinus) 自然恢复群落为
            al.ꎬ 2013)ꎮ 生态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主ꎻ灌丛以柠条( Caragana korshinskii) 人工灌丛为
            于土壤养分的变化ꎬ养分含量可以表征植被恢复                              主ꎻ森林以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和油松( Pinus
            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ꎬ土壤质量逐步提高并保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主ꎮ
            持较高水平ꎬ退化的生态系统才能得到恢复( 安韶                            1.2 样地选择和野外调查
            山等ꎬ2008)ꎮ 经过以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为主的                              依据代表性和典型性原则ꎬ在研究区内选取长
            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恢复和环境重建工                              芒草、赖草、苜蓿、柠条及山杏 5 种典型植物群落共
            作ꎬ该区植被恢复类型丰富多样ꎬ植被覆盖率有所                             31 个样地进行研究ꎮ 每个样地随机设置 4 个标准
            提高ꎬ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ꎬ生态环境有了                             样方ꎬ大小设置分别为森林 10 m × 10 m、灌丛 5 m ×
            很大改善(Xin et al.ꎬ 2012)ꎮ 近年来ꎬ大量研究对                  5 m、草原 1 m × 1 mꎬ在样方内进行物种调查ꎬ同时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 闫玉厚                             采用手持 GPS 和地质罗盘记录每个样地的海拔、坡
            和曹炜ꎬ2010)、土壤碳氮储量与分布( Chen et al.ꎬ                  向、坡度等信息ꎮ 样地基本特征见表 1ꎮ
            2017)、土壤理化性质(Wei et al.ꎬ 2018) 等方面进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行探讨ꎬ但不同群落和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生态                                  土壤样品于 2017 年 8 月采集ꎮ 在每个固定样
            化学计量垂直变化特征的研究还比较缺乏ꎮ 因                              地内采用直径为 8 cm 的土钻ꎬ分别采集 0 ~ 20 cm、
            此ꎬ我们前期对典型半干旱黄土小流域 3 种植被                            20 ~ 40 cm 和 40 ~ 60 cm 层的土壤样品ꎬ同一样地

            恢复方式下(天然荒草、自然恢复、人工恢复) 的 5                          同一土层的 4 个土样混匀为 1 个混合样ꎬ剔除植
            种植 物 群 落 [ 长 芒 草 ( Stipa bungeana )、 赖 草           物、碎石等杂物ꎬ采用四分法取大约 1 kg 的混合
            ( Leymus secalinus)、 苜 蓿 ( Medicago sativa)、 柠 条   样ꎬ经过风干、研磨后ꎬ过 0.15 mm 筛后装入自封

            (Caragana korshinskii)、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袋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指标测试ꎮ 土壤指标测定
            的根、茎、叶及土壤碳( C) 、氮( N) 、磷( P) 含量                    方法如下:土壤 SOC 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ꎻ
            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 温晨等ꎬ2021)ꎬ在此                         TN 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ꎻTP 含量采用钼锑抗比色
            基础上ꎬ本文通过对 其 土 壤 有 机 碳 ( SOC)、全 氮                   法ꎻTK 含量采用火焰光度法( 史瑞和等ꎬ1998)ꎮ
            (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                        各分析项目重复 3 次ꎮ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