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广西植物》2020年第6期
P. 69
6 期 杨丽娟等: 播种季节和种植方式对多年生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8 1 5
下观察ꎬ统计正常可育花粉粒及败育花粉粒数量ꎮ 有极显著差异ꎬ春季、秋季直播显著较秋季再生
正常花粉粒 长ꎬ春季显著较秋季长ꎮ 春季播种后ꎬ夏季生长ꎬ
花粉可育率(%)= ×100%ꎮ
正常花粉粒+败育花粉粒 日照较长ꎬ温度较高ꎬ雨水较多ꎬ使荞麦营养生长
(3)结实率(%):成熟期ꎬ取主花序顶三花枝ꎬ统计结实 期过长过旺ꎬ导致生育期延长ꎻ秋季播种ꎬ秋末冬
正常种子数、空瘪种子数、未结实花朵数ꎮ 总结实率 初生长ꎬ日照时间短ꎬ温度较低ꎬ荞麦营养生长期
结实正常中子数+空瘪种子数 缩短ꎬ导致生育期较短ꎮ
(%) = ×
结实正常中子数+空瘪种子数+未结实花朵数 2.2 多年生苦荞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下各性
100%ꎮ 有 效 结 实 率 (%) = 状的变异
结实正常种子数 对六个品系不同播种季节农艺性状的双因素
×100%ꎮ
结实正常种子数+空瘪种子数+未结实花朵数
方差分析表明( 表 2)ꎬ不同的播种季节下除主花
1.4.3 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成熟期ꎬ收获种子
序花朵大小及籽粒种子长宽比外ꎬ各性状均存在
前ꎬ测 定 植 株 的 4 个 农 艺 性 状ꎬ 包 括 ( 1 ) 株 高
显著或极显著差异ꎻ不同品系的主花序花朵大小、
(cm):用直尺测量从地面至主茎花序的顶端的距
总结实率、有效结实率、植株株高、主茎节数、种子
离ꎻ(2)主茎粗(mm):用游标卡尺测量主茎基部直
长宽比、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
径ꎻ(3)主茎分枝数( 个):主茎基部至顶端有效分
差异ꎻ品系与播种季节之间在植株主茎分枝数、籽
枝数ꎻ ( 4) 主 茎 节 数 ( 节): 主 茎 基 部 至 顶 端 总
粒单数粒数和单株产量上表现出交互作用ꎮ
节数ꎮ 对六个品系不同种植方式农艺性状的双因素
1.4.4 主要籽粒性状的测定 种子成熟后ꎬ单株脱 方差分析表明( 表 3)ꎬ不同种植方式下ꎬ主花序花
粒收获种子后ꎬ将种子于 60 ℃ 烘箱烘干ꎬ并去除 粉可育率、有效结实率、植株主茎节数及籽粒百粒
空瘪种子ꎬ测量 4 个籽粒性状ꎬ包括(1) 种子长宽 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ꎻ不同品系的主花序花
比(%):选择十粒饱满种子于坐标纸上测量种子 朵大小、有效结实率、植株株高及种子长宽比、百
十粒长(cm)、十粒宽( cm)ꎬ计算种子长宽比ꎻ(2) 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
百粒重(g):单株粒数大于等于 100 粒的ꎬ数 100 异ꎻ品系与种植方式之间在主花序花朵大小、总结
粒饱满种子称重ꎻ单株粒数不足 100 粒的则根据 实率、植株株高、主茎分枝数及单株粒数和单株产
实际饱满的粒数ꎬ换算成 100 粒重量ꎻ(3) 单株粒
量上表现出交互作用ꎮ
数(粒):对单株种子数量进行计数ꎻ(4) 单株产量 多年生苦荞不同播种季节及种植方式下各性
(g):称取单株种子重量ꎮ 状差异程度不同( 表 4)ꎮ 春播各性状变异系数从
1.5 统计分析 大到小的顺序为单株产量 >主茎分枝数 >单株粒
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描 数>主花序有效结实率 >主花序总结 实 率 > 百 粒
述统计量分析以及频率分布图绘制采用软件 Excel 重>主花序花粉可育率>主茎粗>主茎节数>花朵
2010ꎻ采用 SAS8.1 软件 ( SAS Institutieꎬ美国) 的 大小>种子长宽比>株高ꎻ秋播各性状变异系数从
ANOVA 程序进行方差分析ꎬDUNCAN 法进行差异 大到小的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粒数>主花序有效
显著性检验ꎮ 农艺性状之间的 Pearson 相关性分 结实率>主茎分枝数>主花序总结实率>主茎粗>
析用 SPSS20.0 完成ꎮ 主茎节数>株高>花朵大小>百粒重>种子长宽比>
主花序花粉可育率ꎻ秋季再生各性状变异系数从
2 结果与分析 大到小的顺序为单株粒数 >单株产量 >主茎分枝
数>主花序有效结实率 >主花序总结 实 率 > 主 茎
2.1 多年生苦荞春季、秋季直播与秋季再生全生育 粗>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主花序花粉可育率>
期的差异 种子长宽比>花朵大小ꎮ 总体看来ꎬ无论是春季、
由图 1 可知ꎬ各品系基本同期成熟ꎬ不同季节 秋季直播还是秋季再生ꎬ 单株产量、 单株粒数、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