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广西植物》2022年第3期
P. 36

3 8 0                                 广  西  植  物                                          42 卷
   Herrero (2002) 提出的开花前最高和平均温度的                     数量减少ꎬ生物多样性与传粉活动随之发生变化ꎬ
   升高能够加速促进花芽发育ꎬ从而使开花期提前                             进而也会 使 群 落 结 构 发 生 改 变 ( Rose & Sytsmaꎬ
   的结论相一致ꎮ 研究中萌芽及开花期与冬季气温                            2021)ꎮ 传粉者群落构成发生变化ꎬ会使植物与传
   之间成反比ꎬ即冬季气温的升高能够使开花期提                             粉者的相互作用被破坏ꎬ从而导致植物的传粉服
   前ꎬ本研究中的少数绿绒蒿出现花期提前的趋势                             务 不 稳 定 甚 至 消 失 ( Burkle et al.ꎬ 2013 )ꎮ
   与 Sparks 等(1997)的结论较为一致ꎮ 不同的种类                    Memmott 等(2007) 研究发现ꎬ植物物候变化会减
   之间出现相反的花期对气候的响应趋势ꎬ具有不                             少传粉者的食物资源ꎬ食物短缺可导致传粉者活
   可忽视的生理意义ꎬ我们将继续积累经验并探究                             动时间减少一半ꎮ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ꎬ全
   气候变暖对绿绒蒿属植物的各种相关影响ꎬ做出                             球范围内传粉昆虫密度和丰富度均会下降ꎬ这对
   进一步的详细阐述ꎮ                                         于生态和农业系统产生的重要影响ꎬ值得人们高
       植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生存环境发生变化ꎬ                           度重视(Winfree et al.ꎬ 2011)ꎮ 绿绒蒿属植物的花
   它们可通过扩散到更适宜的生境实现分布区变                              期很少有人研究ꎬ而绿绒蒿属植物与传粉昆虫的

   迁ꎬ或通过改变自身繁殖特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ꎮ                            互作关系更少有科学家研究ꎬ所以作为下一步计
   通常ꎬ温度升高导致多数植物的分布区呈现出向                             划ꎬ对于绿绒蒿属植物传粉方面的机制我们将详
   高纬度、高海拔迁移的趋势( Sun et alꎬ 2020)ꎮ 也                 细研究并作出阐述ꎮ
   有研究指出ꎬ近几十年ꎬ许多动植物的分布区已经                                通过前文的分析比较ꎬ虽然我们得出了一些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ꎬ但存在特殊情况ꎬ在局部区域                            绿绒蒿属植物的花期响应气候变暖的结论ꎬ丰富
   分布的物种ꎬ特别是生长在极地、山顶的物种分布                            了绿绒蒿属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内

   范围 则 出 现 了 严 重 的 收 缩 ( Tsiftsis & Tsiripidisꎬ     容ꎬ为以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ꎬ但是还有
   2020)ꎮ 有研究基于历史数据ꎬ通过模型预测气候                         诸多相关的科学问题ꎬ比如降水量对绿绒蒿属植
   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ꎬ如 He 等(2019a) 对喜马                      物花期的影响、气候变暖对绿绒蒿属植物分布范
   拉 雅 - 横 断 山 特 有 的 10 种 高 山 蓝 钟 花 属                围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绿绒蒿属植物代谢产物和
   (Cyananthus)和报春花属( Primula) 植物的分布区                植物遗传信息的影响等ꎬ都有待我们在后续的研
   预测发现ꎬ在气候变暖情景下ꎬ所有研究物种的分                            究中进一步探索和挖掘ꎮ
   布海拔向上移动ꎬ纬度上向北移动ꎬ以便占据与其                            3.2 对绿绒蒿属植物保护的启示
   之前栖息地相似的生境ꎮ 此外ꎬ研究者们运用物                                全球大多数地区的生物 受 到 气 候 变 化 的 影
   种分布模型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2070 年)7 种绿                        响ꎬ而且这些趋势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延续( He et
   绒蒿属植物的分布区ꎬ发现所有物种在 1970 年前                         al.ꎬ 2019aꎬ b)ꎮ 对绿绒蒿属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
   (1922—1969 年) 和 1970 年后(1970—2016 年)ꎬ             用的保护ꎬ不仅应该关注互作双方的关键特征与
   平均海拔向上移动了 302.3 mꎬ并预测到 2070 年                     环境因素的变化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阐明气候
   将继续向上移动( 包括向北和向西)ꎬ物种的分布                           变化背景下绿绒蒿属植物和传粉者的物候匹配机
   范围也可能会发生收缩ꎮ                                       制(王维纬和张淑萍ꎬ2016)ꎮ 我们有必要开展更
       传粉昆虫的物候同样受到温度的调节ꎬ温度                           多的野外观察和控制实验ꎬ以大样本量来检测种
   变化直接影响昆虫的生存、发育、分布范围和丰富                            群随时间的变化ꎬ同时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数据
   度(Bale et alꎬ 2002)ꎮ 熊蜂属( Bombus) 作为北半            库ꎬ综合研究和预测植物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球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 Williams et alꎬ 2017)ꎬ是               (Franks et al.ꎬ 2014)ꎮ 作为高山植物栖息地的青
   适应高山和低温的典型类群ꎬ对气温升高极为敏                             藏高原ꎬ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Li et
   感ꎮ Kerr 等(2015)对北美和欧洲的熊蜂分布区变                      al.ꎬ 2019)ꎬ为研究植物与传粉昆虫互作关系受气

   迁进 行 预 测ꎬ 发 现 熊 蜂 将 向 高 海 拔 区 域 迁 移ꎮ              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场所ꎮ 在今后的研究中
   Caradonna 等(2018) 对美国西南部的壁蜂属昆虫                    仍需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 植物与传粉昆虫
   (Osmia ribifloris) 试验发现ꎬ该传粉昆虫的物候期                 互作机制的长期观测ꎻ(2) 植物和传粉昆虫在海拔
   延迟ꎬ导致其活动期与植物花期不同步ꎬ面临局部                            梯度上的物候数据监测ꎻ(3) 物种繁殖适应能力的
   灭绝的危险ꎮ 气候变化会导致植物和传粉者种群                            标准制定和评估ꎻ(4)基于多尺度对生物多样性进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