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期
P. 75

1 期                      徐碧林等: 蕲艾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分析                                            7 1

            进行同源性比对( Yoon et al.ꎬ 2017)ꎬ采用 MEGA                材料表面消毒彻底ꎬ分离到的细菌均为蕲艾内部所
            7.0 中的 CLUSTAL_W 模块将菌株的 16s rDNA 序列                有ꎬ而非外界环境污染所致ꎮ 本试验一共从蕲艾的
            与其同源关系相近的序列比对分析后ꎬ把两头的序                             根、茎和叶中分别分离到 6、7、7 株内生细菌ꎮ
            列剪 切 整 齐ꎬ 转 换 格 式 后ꎬ 用 MEGA 7. 0 中 的               2.2 筛选菌株总 DNA 的提取和 16s rDNA 扩增结果
            Neighbor ̄Joining 模块构建系统进化树ꎬ1 000 次随机                   筛选菌株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见图 1:Aꎬ基
            抽样ꎬ计算自引导值(Bootstrap) 以评估系统进化树                      因组 DNA 在电泳图上的 23 130 bp 附近一条明显

            的置信度(Kumar et al.ꎬ 2016)ꎮ                          的条带ꎬ可以用于 PCR 扩增ꎮ 以基因组 DNA 为模
            1.2.4 筛选菌株发酵液挥发物抑菌试验  初筛:将                         板ꎬ以及通用引物对 27F / 1492Rꎬ扩增得到了特异

            筛选菌株活化并进行平板划线ꎬ挑单菌落于 37 ℃                           性长度约为 1 500 bp 的目的条带(图 1:B)ꎮ
            液体培养 12 hꎬ按 1%的接种量接种至 100 mLLB                     2.3 筛选菌株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液体培养基中ꎬ37 ℃ ꎬ180 rmin ꎬ发酵 5 dꎮ 超                     对 20 株内生细菌的 16S rDNA 序列进行比对
                                             ̄1
            声破细胞ꎬ按发酵液:乙酸乙酯 1 ∶ 1( V / V) 的比例                   发现ꎬ来源于叶和茎的内生细菌的 16S rDNA 序列
            沿着器皿内壁缓慢加入( 防止乳化) 乙酸乙酯ꎬ超                           同源性为 100%ꎬ表明它们共有相同的内生细菌ꎮ
            声萃取 3 次ꎬ合并 3 次得到的萃取液ꎬ用旋转蒸发                         将来源于茎和根的 13 株内生细菌的基因序列提
            仪在 35 ℃ 减压条件下浓缩乙酸乙酯相ꎬ定容至                           交 到     EzBioCloud  数 据 库 ( https: / / www.
            500 μLꎬ4 ℃ 保存备用ꎮ 活化靶标菌后ꎬ挑单菌落ꎬ                      ezbiocloud. net/ resources/ 16s _ download) 中 进 行 同
            在 LB 培养基平板上纵横交叉密集划线ꎮ 在密集                           源性比对ꎬ查找与其同源性大于 99%的菌株ꎬ最终
            划线的平板上等距贴直径为 6 mm 的灭菌双层滤                           确定蕲艾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细菌归属ꎮ 如表 1 和
            纸片ꎬ每一个滤纸片上滴加 8 μL 内生细菌挥发                           图 2 所示ꎬ来源于蕲艾茎和叶中共有内生细菌含
            油ꎬ每一种内生细菌挥发油做 3 组平行试验ꎬ并以                           有 6 属 7 种ꎬ分别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2 株、不
            等体积 0. 3 mgmL 的卡那霉素 作 为 阳 性 对 照                  动 杆 菌 属 ( Acinetobacter ) 1 株、 假 单 胞 菌 属
                                ̄1
            ( +)ꎬ等体积乙酸乙酯作为阴性对照( -)ꎮ 将处理                        (Pseudomonas)1 株、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1
            好的平板置于 4 ℃ 扩散 1 dꎬ37 ℃ 培养 1 d 后ꎬ测                  株、黄体 杆 菌 属 ( Luteibacter) 1 株 和 类 节 杆 菌 属
            量并计算平均抑菌圈直径 Φꎮ                                     (Paenarthrobacter)1 株ꎻ来源于蕲艾根的内生细菌
                 复筛:采用 Silva 描述的方法对筛选菌株发酵液                     含有 3 属 6 种ꎬ分别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4 株、
            挥发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 MICs) 和最低杀菌浓度                         肠 杆 菌 属 ( Enterobacter ) 1 株 和 干 燥 杆 菌 属
            (MBCs)进行了测定(Silva et al.ꎬ 2011)ꎮ 用 LB 培            (Siccibacter)1 株ꎮ 蕲艾的内生细菌在茎和叶中的
            养基对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菌株发酵液挥发物进                              组成几乎相同ꎬ叶和茎与根中的内生细菌种类只
            行 2 倍梯度稀释(1.0、2.0、4.0、8.0、16.0、32.0、64.0、          共有 1 个属ꎬ其余都不共有ꎮ
            128.0、256.0、512.0 μgmL )ꎬ用于测定它们最低                2.4 筛选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1
            抑菌浓度ꎮ 在稀释后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50 μL 约                            对分离获得的 13 株内生细菌进行了葡萄糖发
            10 CFUmL 的对应菌液ꎬ将 3 组接种后的菌液置                      酵、蔗糖发酵、VP 试验和产酶等生理生化特征检
              7
                         ̄1
            于 37 ℃、180 rmin 培养箱培养 36 hꎮ 培养后完                 测(表 2)ꎬ部分菌株产酶结果见图 3ꎬ从图 3:A-C
                                ̄1
            全抑制菌株生长的挥发物的最低浓度即为 MICsꎮ                           中可以看出ꎬlzy ̄17、lzy ̄20 和 lzy ̄21 均能在刚果红
            MICs 实验结束后ꎬ从每一个浓度梯度的试管中取                           培养基平板上产生不同大小的水解圈ꎬ表明它们
            200 μL 培养物分别涂在 LB 平板上ꎬ无微生物生长                       均能分泌纤维素酶ꎬ其中 lzy ̄21 产纤维素酶能力最

            的平板上相应浓度被确定为 MBCsꎮ                                 强ꎬ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约为 6.0ꎻ从图 3:D ̄G 中
                                                               可以看出ꎬlzy ̄1、lzy ̄9、lzy ̄12 和 lzy ̄20 均能在牛奶
            2  结果与分析                                           平板上产生不同大小的透明水解圈ꎬ表明它们均
                                                               能分泌蛋白酶ꎬ其中 lzy ̄1 和 lzy ̄20 产蛋白酶能力
            2.1 蕲艾内生细菌的分离结果                                    最强ꎬ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约为 4.0ꎻ从图 3:H 中
                 最后一次清洗试验材料的无菌水涂布 LB 平                         可以看出ꎬlzy ̄1 能在含吐温 80 平板上产生与菌落
            板ꎬ置于 37 ℃培养 1 周没有微生物生长ꎬ说明试验                        直径比约为 3.5 的白色晕圈ꎬ 表明其能分泌脂肪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