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广西植物》2023年第2期
P. 14

2 0 8                                  广  西  植  物                                         43 卷
            目前ꎬ通过少数几个基因片段有两篇研究(Wang &                          采集规范ꎬ后续标本采集者采集时遵照执行ꎬ使标
            Zhangꎬ 2011ꎻ Li et al.ꎬ 2017)ꎬ而在转录组、基因组            本真正成为合格和“ 有效” 的标本ꎬ能为科学研究
            学上的研究尚未见报道ꎮ                                        所用ꎮ
            3.4 花楸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模式标本对科学研究极为重要( 沈晓琳等ꎬ
                 目前ꎬ国内对具备观赏和园林绿化价值的花                           2010ꎻ杨永ꎬ2012ꎻ林祁等ꎬ2017)ꎮ 但是ꎬ我国植物
            楸属种类进行开发和研究的并不多ꎬ虽然对花楸                              分类学研究起步较晚ꎬ81% 的中国花楸属物种的
            树、水榆花楸、黄山花楸和天山花楸等物种开展了                             模式标本仅有 22%馆藏于国内标本馆ꎬ其他类群
            研究ꎬ但都未被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上ꎮ 所面临                             也存在这种现象ꎮ 在全球模式标本数字化的今
            的主要难题是花楸属物种大多分布在高海拔山                               天ꎬ应加快模式标本数字化的进程ꎮ 因此ꎬ呼吁加
            地ꎬ引种到低海拔地区ꎬ需要解决夏季高温胁迫问                             快国内中、小型标本馆数字化进程ꎬ并加派科研人
            题(Pei et al.ꎬ 2021)ꎮ 高温是限制高海拔物种向                   员前往国外植物模式标本储量丰富的国家进行搜
            低海拔引种驯化的一个关键因子ꎬ其可抑制种子                              集、整理、记录和摄像ꎬ加快我国植物模式标本数
            的萌 发、 减 少 植 物 的 生 长 和 生 殖、 灼 伤 叶 片 等               字化的进程ꎮ
            (Zhao et al.ꎬ 2021ꎻPei et al.ꎬ 2021)ꎮ 为解决这个        4.2 开展中国花楸属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
            难题ꎬ国内学者通过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揭示出                                  国内大部分省( 区) 对花楸属植物资源尚未
            花楸树应对高温的分子调控网络ꎬ寻找与高温胁                              进行过系 统 调 查ꎮ 目 前 仅 甘 肃 省 ( 姚 德 生 和 姚
            迫有关的基因ꎬ为高山树种的成功引种提供了理                              庆ꎬ2015) 、青海省( 孙康迪和孙海群ꎬ2015) 、四
            论依据(Pei et al.ꎬ 2021)ꎮ 据初步考察结果ꎬ我国                  川省( 李大明等ꎬ2019) 和 西 藏 自 治 区 ( 潘 刚 等ꎬ
            西南山地具备开发和观赏价值的种类颇多ꎬ四川                              2007) 等开展过部分调查ꎬ调查面和力度远远不
            和西藏均有 10 多种ꎬ如何把这些物种成功引种到                           够ꎬ调查内容较少ꎬ缺乏物种的分布信息、生境特
            低海拔地区ꎬ实现其在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化配置                              点、种群和群落特征等ꎬ这对花楸属植物资源的
            等方面的价值(李大明等ꎬ2019)ꎬ成为制约花楸属                          引种和利用极为不利ꎮ 我们应对花楸属植物资
            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关键ꎮ 我们应在对花楸树高                             源进行全面调查ꎬ首先调查花楸属植物多样性和
            温分子调控网络基因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Pei et al.ꎬ                特有性中心( 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
            2021)ꎬ进一步深入探索ꎬ并通过传统育种和分子                           部区域) ꎬ该区域分布有 50%的中国花楸属物种ꎻ
            育种相结合的方法ꎬ把这些物种成功引种到园林                              其次调查湖北、湖南、广西和陕西ꎻ最后调查其他
            绿化中ꎬ从而发挥其价值ꎮ                                       省( 区) ꎮ 调查时应建立统一的调查规范ꎬ摸清中
                                                               国花楸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范围、分布特征、
            4  总结与展望                                           生境条件、自然更新方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以

                                                               及自然变异规律等ꎮ
                 综上所述ꎬ花楸属是分类学上比较困难的一                           4.3 重点开展花楸属杂交物种形成和资源开发利
            个类群ꎬ杂交、多倍化、无融合生殖现象普遍存在                             用研究
            (Durkoviˇc et al.ꎬ 2011)ꎮ 频繁的种间杂交和多倍                   持续存在的、频繁的种间杂交( Ludwig et al.ꎬ
              ˇ
            化是 该 属 持 续 进 化 和 物 种 形 成 的 驱 动 因 素                 2013ꎻ Uhrinová et al.ꎬ 2017 )和多倍化是花楸属物
            (Robertson et al.ꎬ 2010)ꎬ也是造成物种分类困难                种多样性较高的原因ꎮ 越来越多的新种被证实是
            的因素ꎮ 基于对花楸属植物馆藏标本分析和文献                             物种间杂交形成的( Robertson et al.ꎬ 2004ꎬ 2010ꎻ

            综述ꎬ我们建议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ꎮ                              Uhrinová et al.ꎬ 2017)ꎬ杂交类群的产生是理解植
            4.1 加强植物标本采集规范的制定、加快模式标本                           物进化的关键(Robertson et al.ꎬ 2004)ꎮ 杂交过程
            数字化进程                                              往往都比较复杂ꎬ有些物种经父母本杂交形成后
                 花楸属“ 有效” 标本数量较少ꎬ仅占标本总量                        还 会 与 亲 本 反 复 回 交 又 形 成 新 的 杂 交 种
            的 24%ꎬ该现象在其他类群中也普遍存在ꎮ 目前ꎬ                          (Robertson et al.ꎬ 2004)ꎮ 杂交的次数和方向、杂
            国内没有统一的植物标本采集规范ꎬ不利于标本                              交种的父母本、杂交的环境条件等问题都值得深
            的采集ꎮ 因此ꎬ建议相关部门制定野外植物标本                             入研究ꎮ 花楸属物种间倍性复杂、不同倍性的物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