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广西植物》2023年第3期
P. 150
5 5 0 广 西 植 物 43 卷
1.4 指标和测定方法 AN)用碱解扩散法ꎻpH 用 Metro320 pH 计测定( 水
1.4.1 AMF 侵染率的测定 采用曲利苯蓝染色-镜 土比为 2.5 ∶ 1)ꎻ土壤含水率( water content of soilꎬ
检法(Muthukumar & Udaiyanꎬ 2000)ꎬ按照常规的 WC)用烘干法ꎻ土壤深度用测钎测量ꎻ表层土壤碎
操作步骤ꎬ先进行透明、酸化、染色、脱色ꎬ再选取 石含量(gravel content)用称重法ꎮ
30 条根段进行制片、镜检ꎮ 根据根段中菌根侵染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分为 0、<1%、<10%、<50%、>50%、>90%ꎬ对应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方差
级别为 N 、N 、N 、N 、N 、N ) 和泡囊丰度( 分为 齐性检验ꎬ必要时对数据进行转换以满足要求ꎮ
0 1 2 3 4 5
0、较少、较多、非常多ꎬ对应级别为 A 、A 、A 、A 不同坡位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 ̄
0 1 2 3
级别)ꎬ判断每个根段级别ꎬ代表性侵染率状况见 way 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Duncan)ꎻ坡位和灌
图 1ꎮ 输入 MYCOCALC 软件ꎬ计算侵染率的参数 木物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 AMF 侵染率各参数影
侵染频度、侵染强度、丛枝丰度(冯海艳等ꎬ2003)ꎮ 响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two ̄way ANOVA) 方法并
侵染频度(%):代表所有含有真菌结构的根 进行多重比较(Duncan)ꎮ 植物的相对密度、多度、
系占整个根系的比例ꎬ其中只要含有一个侵入点 频度 重 要 值 的 计 算 采 用 R 语 言 vegan 包ꎮ 采 用
的根段就算作侵染根段ꎮ Canoco 5. 0 软 件 进 行 冗 余 分 析 ( redundancy
侵染根段数 analysisꎬRDA)ꎬ明确各灌木物种 AMF 侵染率与环
侵染频度 = ×100% (1)
全部的根段数 境因子的关系ꎮ 显著性检验水平 α = 0.05ꎬ图表中
侵染强度(%):代表整个根系中 AMF 结构形 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ꎮ
成的强度ꎮ
+ + + + +
0.95×n 5 0.7×n 4 0.3×n 3 0.05×n 2 0.01×n 1 0×n 0 2 结果与分析
侵染强度 =
全部根段数
×100% (2)
2.1 不同坡位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式中:n 表示菌根侵染 > 90% ( N 级) 的根段
5 5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H、含水量和
数ꎻn 菌根侵染>50%(N 级)的根段数ꎻ以此类推ꎮ
4 4 碎石含量在各坡位间均无显著差异( 表 2)ꎮ 速效
丛枝丰度(%):代表菌根化的根系中丛枝结
钾含量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中坡位ꎻ速效磷含
构形成的丰度ꎮ
量中坡位、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ꎻ碱解氮含量为
丛枝丰度 = (1 ×mA + 0.5 ×mA + 0.1 ×mA + 0 ×
3 2 1
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ꎻ土壤深度下坡位显著高
mA ) ×100% (3)
0
于上坡位ꎮ
5 4 3 2 1 0
+
+
+
+
+
0.95×A 3 0.7×A 3 0.3×A 3 0.05×A 3 1×A 3 0×A 3
= ×m
被侵染根段数
mA 3 2.2 AMF 侵染状况
(4) 对所采集的植物根系通过染色后进行镜检ꎬ
式中:A 、A 、A 、A 、A 、A 分别表示泡囊 发现多数能够清晰观察到丛枝菌根的菌丝、泡囊、
3
2
0
1
5
4
3 3 3 3 3 3
丰度为 A 级别的根段中 N 、N 、N 、N 、N 、N 根段 丛枝等结构ꎮ 部分胞间菌丝侧向分枝进入到宿主
3 5 4 3 2 1 0
数ꎻmA 、mA 、mA 计算方法同 mA ꎻm 代表侵染根 植物细胞内呈二分叉状生长ꎬ形成灌木状的丛枝ꎮ
2 1 0 3
段的菌根侵染密度ꎮ 在黄荆和红背山麻杆根系中能够在皮层细胞的细
全部的根段数 胞间和细胞内观察到泡囊结构ꎬ观察到的泡囊有
m = 侵染强度 × (5)
被侵染根段数 椭圆形、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状等ꎬ其中最多
1.4.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土壤理化性质采用 的泡囊形状是椭圆形ꎮ
常规方 法 测 定 ( 鲍 士 旦 等ꎬ2000)ꎮ 土 壤 有 机 质 黄荆、红背山麻杆、火棘在上、中、下坡位均能
(soil organic matterꎬOM) 采 用 重 铬 酸 钾 - 外 加 热 被 AMF 侵染( 图版 I)ꎮ 其中ꎬ与火棘相比ꎬ黄荆
法ꎻ全氮(total nitrogenꎬTN) 用半微量凯氏法ꎻ全磷 (图版 I: B)和红背山麻杆( 图版 I: Dꎬ F) 根系内
( total phosphorusꎬ TP ) 和 速 效 磷 ( available 能形成较为明显的丛枝菌根结构ꎮ
phosphorusꎬ AP ) 用 钼 锑 抗 比 色 法ꎻ 全 钾 ( total 2.3 AMF 侵染率的变化特征
potassiumꎬTK) 和速效钾( available potassiumꎬAK) 同一坡位下ꎬ火棘的侵染频度( 图 1:A) 和侵
用火 焰 光 度 法ꎻ 土 壤 碱 解 氮 ( available nitrogenꎬ 染强度(图 1:B)和丛枝丰度(图 1:C)均显著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