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37
7 期 田甲佳等: 云南三个地区马铃薯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1 2 0 5
表 2 马铃薯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 ( Emericella )、 青 霉 属 ( Penicillium )、 链 格 孢 属
的分离率和定殖率 ( Alternaria )、 镰 刀 菌 属 ( Fusarium )、 木 霉 属
Table 2 Isolation rate and colonization rate of (Trichoderma)、须壳孢属( Pseudopyrenochaeta)、小
endophytic fungi in different tissue parts
不 整 球 壳 属 ( Plectosphaerella )、 韧 革 菌 属
of Solanum tuberosum
(Stereum)、刺 盘 孢 属 ( Colletotrichum)、 脆 柄 菇 属
项目 根 茎 块茎 总计 (Psathyrella)、附 球 菌 属 ( Epicoccum) 和 尾 孢 菌 属
Item Root Stem Tuber Total
(Cercospora)ꎮ 其中ꎬ镰刀菌属真菌占 15.3%、青霉
组织块数 60 60 60 180
属占 13.3%、曲霉属占 12.2%ꎮ
Number of tissue block
2.3 不同地区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分析
长菌块数 41 39 46 126
Number of growing 从不同地区、不同组织部位中分离得到的内
endophytic fungi
生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明显区别( 图 4)ꎮ 德
内生真菌数 44 14 40 98
宏芒市的马铃薯样品中ꎬ内生真菌优势属为青霉
Number of endophytic fungi
定殖率 68.33 65.00 76.67 70.00 属和曲霉属ꎬ分离频率为 30.00%和 25.00%ꎮ 分离
Colonization rate (%)
于根部的内生真菌优势属为曲霉属ꎬIF 为35.29%ꎻ
分离率 73.33 23.33 66.67 54.44 分离于茎部的内生真菌优势属为青霉属和链格孢
Isolation rate (%)
属ꎬIF 均为 37.50%ꎻ分离于块茎的内生真菌优势
属为青霉属ꎬIF 为 33.30%(图 4:A)ꎮ
测序序列相关性比较高的序列进行分析ꎬ表 3 结 大理喜洲的马铃薯样品中ꎬ内生真菌优势属
果表明ꎬ这 14 种内生真菌大部分属于子囊菌门和 为裸孢壳属和刺盘孢属ꎬ分离频率 为 29. 63% 和
担子菌门ꎬ涵盖 10 个目 13 个属ꎬ并且 ITS 序列和 18.52%ꎮ 分离于根部的内生真菌优势属为裸孢壳
GenBank 相 似 性 均 在 99% 以 上ꎮ 基 于 内 生 真 菌 属ꎬIF 为 35.71%ꎻ分离于茎部的内生真菌优势属
ITS rDNA 序列所得的 14 株菌株的系统进化树如 为附球菌属ꎬIF 为 100.00%ꎻ分离于块茎的内生真
图 1 所示ꎮ 菌优势属为刺盘孢属ꎬIF 为 45.45%(图 4:B)ꎮ
2.2.2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通过形态学观察 临沧双江的马铃薯样品中ꎬ内生真菌优势属
(菌落观察和显微镜下菌丝体观察) (图 2) 及分子 为韧革菌属ꎬ分离频率为 29.03%ꎮ 分离于根部的
生物学技术(ITS)鉴定ꎬ98 株内生真菌多为子囊菌 内生真菌优势属为韧革菌属ꎬIF 为 46.15%ꎻ分离
门和担子菌门ꎬ包含 13 属 14 种( 表 4)ꎬ分别为构 于 茎 部 的 内 生 真 菌 优 势 属 为 附 球 菌 属ꎬ IF 为
巢曲 霉 ( Aspergillus nidulansꎬ M1 )、 褶 皱 裸 孢 壳 75.00%ꎻ分离于块茎的内生真菌优势属为小不整
(Emericella rugulosaꎬ M2)、 局 限 青 霉 ( Penicillium 球壳属ꎬIF 为 28.57%(图 4:C)ꎮ
restrictumꎬM3)、长极链格孢( Alternaria longissimaꎬ 此外ꎬ研究还发现脆柄菇属内生真菌仅能从
M4)、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ꎬM5)、接骨 根部分离得到ꎬ在根部的分离频率为 6.81%ꎮ
木镰 刀 菌 ( Fusarium sambucinumꎬ M6)、 哈 茨 木 霉 2.4 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 Trichoderma harzianumꎬ M7 )、 Pseudopyrenochaeta 马铃薯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
terrestris (M8)、Plectosphaerella plurivora (M9)、毛韧革 数( H′) 各不相同且呈现出一定规律( 表 5)ꎮ 由
菌( Stereum hirsutumꎬ M10)、 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表 5 可知ꎬ德宏芒市马铃薯样品各组织中ꎬ内生真
(M11)、Psathyrella sulcatotuberculosa(M12)、Epicoccum 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 H′ (1.42) > H′ 块茎 (1.26) >
根
catenisporum (M13)和 Cercospora musigena (M14)ꎬ分 H′ (0.78)ꎻ大理喜洲马铃薯样品各组织中ꎬ内生
茎
别将其命名为 M1-M14ꎮ 真菌多 样 性 指 数 大 小 表 现 为 H′ ( 1. 51) > H′ 块茎
根
2.2.3 内生真菌的组成分析 通过形态学观察( 菌 (1.28) >H′ (0.28)ꎻ临沧双江马铃薯样品中ꎬ各组
茎
落观察和显微镜下菌丝体观察) 及分子生物学技 织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大小表现为 H′ (1.29) >
根
术(ITS)鉴定ꎬ98 株马铃薯内生真菌包含 13 属 14 H′ 块茎 (1.12) >H′ (0.49)ꎮ 由此可见ꎬ马铃薯根部
茎
种(图 3)ꎬ分别为曲霉属( Aspergillus)、裸孢壳属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高于茎部和块茎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