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2期
P. 140
2 2 9 8 广 西 植 物 44 卷
2013ꎻ彭伊玲等ꎬ2022)报道的基本一致ꎬ故鉴定化
合物 13 为 β ̄胡萝卜苷ꎮ 4 讨论与结论
化合物 14 淡黄色固体ꎮ ESI ̄MS m / z: 455.1
[ M + Na ] ꎬ 477. 1 [ M + HCOO ] ꎻ 分 子 式 本研究考察了提取溶剂对有齿鞘柄木根及茎
+
-
1
C H O ꎮ H ̄NMR ( CD ODꎬ 400 MHz) δ: 7. 50 化学成分的影响ꎬ分别采用 30%、45%、70%、100%
18 24 12 3
的乙醇对有齿鞘柄木进行提取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1Hꎬ sꎬ H ̄3)ꎬ 5.16 (1Hꎬ ddꎬ J = 8.4ꎬ 1.2 Hzꎬ
对提取液进行分析ꎬ结果表明当提取溶剂为 45%乙
H ̄1)ꎬ 4. 67 ( 1Hꎬ dꎬ J = 8. 4 Hzꎬ H ̄1′)ꎬ 3. 89
醇时ꎬ峰数目最多、峰面积最大ꎬ继续增大乙醇浓
(1Hꎬ ddꎬ J = 11.6ꎬ 1.6 Hzꎬ H ̄6a′)ꎬ 3.76 (3Hꎬ sꎬ
度ꎬ峰数目及峰面积未见明显变化ꎮ 将有齿鞘柄木
10 ̄OCH )ꎬ 3.73 (3Hꎬ sꎬ 11 ̄OCH )ꎬ 3.64 (1Hꎬ
3 3
药材在复方血藤药酒制备工艺中使用 45%白酒浸
ddꎬ J = 11.6ꎬ 5.6 Hzꎬ H ̄6b′)ꎬ 3.39 (1Hꎬ mꎬ H ̄
泡ꎬ为使提取成分更贴近药用成分ꎬ最终采用 45%
8)ꎬ 3.36 (1Hꎬ mꎬ H ̄5)ꎬ 3.30 ~ 3.24 (4Hꎬ mꎬ H ̄
的乙醇为提取溶剂ꎬ并从中分离鉴定了 15 个化合
2′ꎬ 3′ꎬ 4′ꎬ 5′)ꎬ 2.77(1Hꎬ ddꎬ J = 8.4ꎬ 3.2 Hzꎬ
13 物ꎬ其中化合物 1 为新的化合物ꎬ化合物 2-4、6、7、
H ̄9)ꎬ 2. 66 ( 2Hꎬ mꎬ H ̄7)ꎻ C ̄NMR ( CD ODꎬ
3
9-12、15 首次从鞘柄木属中分离得到ꎮ
100 MHz) δ: 213.7 ( C ̄6)ꎬ 175.9 ( C ̄10)ꎬ 168.7
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已从有齿鞘柄木的根及叶
(C ̄11)ꎬ 154.3 ( C ̄3)ꎬ 105.2 ( C ̄4)ꎬ 101.2 ( C ̄
中分离得到黄酮、苯丙素、生物碱、有机酸、环烯醚
1′)ꎬ 97. 5 ( C ̄1)ꎬ 78. 5 ( C ̄5′)ꎬ 78. 0 ( C ̄3′)ꎬ
萜、二萜等化学成分ꎮ 本研究从有齿鞘柄木根及
74.7 ( C ̄2′)ꎬ 71. 6 ( C ̄4′)ꎬ 62. 8 ( C ̄6′)ꎬ 53. 1
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主要为简单苯丙素、
(10 ̄OCH )ꎬ 52.2 (11 ̄OCH )ꎬ 41.4 ( C ̄9)ꎬ 40.3
3 3 黄酮、萜类、聚炔类ꎬ虽与根及叶中的化合物类型
(C ̄8)ꎬ 40.2 (C ̄5)ꎬ 37.8 ( C ̄7)ꎮ 以上数据与文
基本一致ꎬ但这些化合物基本为首次从鞘柄木属
献(Masateru et al.ꎬ 2006ꎻ Han et al.ꎬ 2021)报道的
中分离得到ꎬ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有齿鞘柄
基本一致ꎬ故鉴定化合物 14 为 griselinosideꎮ
木的植物化学信息ꎮ 聚炔类成分(3、10) 首次从有
化合物 15 白色固体ꎮ ESI ̄MS m / z: 341.1
齿鞘柄木中分离得到ꎬ其可能是有齿鞘柄木茎中
+ -
[ M+Na] ꎬ 317.1 [ M – H] ꎻ 分子式 C H O ꎮ
17 18 6
特有的一类成分ꎬ该类成分通常具有 2 个以上共
1
H ̄NMR ( CD ODꎬ 400 MHz) δ: 7.61 ( 1Hꎬ ddꎬ
轭三键ꎬ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天然化合物ꎬ具有高不
3
J = 8.4ꎬ 2.0 Hzꎬ H ̄4″) ꎬ 7. 56 ( 1Hꎬ dꎬ J = 2. 0
饱和性和活泼性ꎬ在抗菌、抗炎、抗结核、抗肿瘤方
Hzꎬ H ̄6″) ꎬ 6. 89 ( 1Hꎬ dꎬ J = 2. 0 Hzꎬ H ̄2′) ꎬ
面活性显著(罗琼枝ꎬ2018)ꎬ后续可对其进行深入
6.79 (1Hꎬ dꎬ J = 8.4 Hzꎬ H ̄3″) ꎬ 6.75 (1Hꎬ dꎬ
的药效研究ꎮ 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多批
J = 2.0 Hzꎬ H ̄6′) ꎬ 6.73 ( 1Hꎬ sꎬ H ̄5′) ꎬ 4.75
次有齿鞘柄木根及茎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进行比
(1Hꎬ ddꎬ J = 8. 8ꎬ 5. 2 Hzꎬ H ̄2) ꎬ 4. 25 ( 1Hꎬ
较ꎬ发现 griselinoside(14)为主要共有峰之一ꎬ提示
ddꎬ J = 10.8ꎬ 8.8 Hzꎬ H ̄1b) ꎬ 3.86 (3Hꎬ sꎬ 5″ ̄
该化合物可能成为有齿鞘柄木药材质量控制的标
OCH ) ꎬ 3. 82 ( 3Hꎬ sꎬ 3′ ̄OCH ) ꎬ 3. 71 ( 1Hꎬ
3 3
志性成分ꎮ 化合物 8 作为合成维生素 K、维生素 E
13
ddꎬ J = 10. 8ꎬ 5. 2 Hzꎬ H ̄1a) ꎻ C ̄NMR ( CD 的原料ꎬ 在糖脂代谢、脂肪细胞分化聚酯调控方面
3
ODꎬ 100 MHz) δ: 199.8 ( C ̄3) ꎬ 153.5 ( C ̄2″) ꎬ 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林厦菁等ꎬ2012 ꎻ朱艳华
149. 5 ( C ̄3′) ꎬ 149. 1 ( C ̄5″) ꎬ 147. 1 ( C ̄4′) ꎬ 等ꎬ2013)ꎮ 化合物 11、13 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
130. 4 ( C ̄1″) ꎬ 130. 0 ( C ̄1′) ꎬ 125. 4 ( C ̄4″) ꎬ 剂在清除自由基与活性氧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潜
122. 3 ( C ̄6′) ꎬ 116. 7 ( C ̄5′) ꎬ 115. 9 ( C ̄3″) ꎬ 力( 刘婷婷等ꎬ2014ꎻ南冰禹等ꎬ2023)ꎮ 化合物 9
112.9 ( C ̄2′) ꎬ 112.7 ( C ̄6″) ꎬ 65.6 ( C ̄1) ꎬ 56.5 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卢曦等ꎬ2023)ꎮ
( C ̄2) ꎬ 56.5 ( 3′ ̄OCH ) ꎬ 56. 4 ( 5″ ̄OCH ) ꎮ 以 综上所述ꎬ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有齿鞘柄木
3 3
上数据与文献( Rahman & Moonꎬ 2007) 报道的基 根及茎的化学成分ꎬ丰富了有齿鞘柄木药材的植
本 一 致ꎬ 故 鉴 定 化 合 物 15 为 2 ̄( 4 ̄hydroxy ̄3 ̄ 物化学信息ꎬ为后期有齿鞘柄木药材药效物质的
methoxyphenyl)  ̄3 ̄( 2 ̄hydroxy ̄5 ̄methoxyphenyl)  ̄3 ̄ 阐明、质量标志物的寻找、药理机制的探寻及药物
oxo ̄1 ̄propanolꎮ 的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