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广西植物》2022年第10期
P. 49

10 期                    田琴等: 中国五种仙茅科植物叶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1 6 6 7

   2.3 5 种仙茅科植物的叶表皮超微特征                              2.3.3 叶 表 皮 蜡 质 纹 饰   扫描电镜下ꎬ低倍放大
       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ꎬ5 种植物的叶表皮显                         (× 400 ~ × 1 000)条件下ꎬ主要观察表皮细胞形态
   微特征差异显著( 表 2ꎬ图版ⅡꎬⅢ)ꎬ包括表皮细                         和大小以及气孔类型ꎬ蜡质纹饰特征不明显ꎻ但在
   胞垂周壁式样皆为平直-弓形ꎻ表皮细胞有两类:                            高倍放大(× 2 000 ~ × 5 000)条件下清晰可见ꎮ 蜡
   六边形(长矩形) 和五边形( 短矩形)ꎻ气孔器皆为                         质纹饰的类型及分布在同种和不同种植物的叶上、
   平列型和椭圆形ꎮ                                          下表皮变化较大(图版ⅢꎬIV)ꎬ共观察到 4 种类型:
   2.3.1 叶表皮细胞特征  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ꎬ                        光滑型、屑状、壳状和颗粒状ꎮ 光滑型(smooth)是指
   叶表皮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在同种植物的上、下表                             叶表皮细胞表面光滑平整ꎬ蜡质纹饰层较薄、不明
   皮基本一致ꎬ但大小差异明显表皮细胞垂周壁式                             显ꎬ偶见颗粒状碎屑ꎬ出现在小金梅草的上表皮(图
   样皆为平直 -弓形( 表 2ꎻ图版ⅡꎬⅢꎬIV) ꎮ 根据                     版Ⅲ:1-3)ꎮ 屑状纹饰(scales)ꎬ是指叶表皮细胞表
   细胞大小和轮廓ꎬ可分为两类:六边形和五边形ꎮ                            面有不规则薄片状突起ꎬ呈蜡屑状散落ꎬ密集分布
   前者指表皮细胞平整ꎬ为长六边形ꎬ呈长矩形ꎻ细                            于仙茅的上表皮(图版Ⅲ:6) 和下表皮(图版 IV:5ꎬ
   胞较大ꎬ大小平均值为 89.30 μm × 32.63 μmꎬ长                  6)ꎬ稀疏均有分布在大叶仙茅的下表皮(图版 IV:7-
   宽比平均值为 2.70ꎻ出现在小金梅草和仙茅( 图                         9)ꎮ 壳状纹饰(crusts) 是指蜡质纹饰厚薄不一ꎬ为
   版Ⅱ:1-2ꎬ4-5ꎻ图版Ⅲ:1-6) ꎮ 后者指表皮细胞                     不规则的壳状突起ꎬ出现在大叶仙茅和短葶仙茅的

   略呈凹陷状ꎬ为短五边形ꎬ呈短矩形ꎻ细胞较小ꎬ                            上表皮(图版Ⅲ:7-11)ꎮ 颗粒状纹饰(granular) 指
   大小平均值为 27.47 μm × 18.82 μmꎬ其长宽比                   蜡质纹饰成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方形的颗粒状突起ꎬ
   平均值为 1.26ꎻ出现在大叶仙茅属的 3 个种( 大                       稀疏出现绒叶仙茅的上表皮(图版Ⅲ:12)或与其他

   叶仙茅、短葶仙茅和绒叶仙茅) ( 图版Ⅱ:7 - 15ꎻ                      3 种纹饰不同程度混合出现在 5 种植物的叶下表皮
   图版Ⅲ:7-9) ꎮ 从数据分析( 表 2) 来看ꎬ两类表                     (图版 IV)ꎮ
   皮细胞的大小差异明显ꎬ比值大于 2ꎮ                                    比较分析认为ꎬ叶上表皮的蜡质纹饰在同种
   2.3.2 叶表皮气孔类型  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ꎬ                        植物里较为单一ꎬ容易区别ꎬ共有 4 类( 光滑、屑
   5 种植物的气孔器均分布于叶下表皮ꎬ偶见上表                            状、颗粒和壳状)ꎮ 例如:前 3 种类型依次出现在
   皮ꎬ为平列型(paracytic)ꎬ基本轮廓呈椭圆形ꎬ但气                     小金梅草(图版Ⅲ:1-3)、仙茅( 图版Ⅲ:6) 和绒叶
   孔大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在种间略有变化( 表                           仙茅(图版Ⅲ:9ꎬ12)ꎬ而壳状出现在大叶仙茅属的
   2ꎻ图版Ⅱ、IV)ꎮ 气孔指数在 5 种植物里较为稳                        2 个种( 大叶仙茅和短葶仙茅) ( 图版Ⅲ:7ꎬ10ꎻ8ꎬ
   定ꎬ均保持在 10 以内ꎬ均值为 7.78ꎮ 根据气孔大                      11)ꎮ 然而ꎬ叶下表皮蜡质纹饰相对复杂ꎬ为 2 种
   小和密度ꎬ可分为 2 类ꎮ 第一类ꎬ大气孔-低密度ꎬ                        类型的混合体ꎬ在种间不易区分ꎮ 例如:颗粒和壳
   指气孔大小均值为 35.00 μm × 28.88 μmꎻ气孔密                  状纹饰稀疏混合出现在小金梅草( 图版 IV:1-3)ꎬ
   度较低ꎬ其均值为 5.56ꎻ出现在株型和叶片小的 2                        颗粒和壳状密集混合出现在仙茅( 图版 IV:4-6)ꎬ
   个种(小金梅草和仙茅)(图版Ⅱ:1-6ꎻ图版 IV:1-                      颗粒和屑状不同程度混合出现在大叶仙茅属的 3
   6)ꎮ 第二类ꎬ小气孔-高密度ꎬ指气孔较小ꎬ大小均                         个种(图版 IV:7-12)ꎮ 因此ꎬ蜡质纹饰在叶上表
   值为 22.94 μm ×17.38 μmꎻ气孔密度较高ꎬ均值为                  皮的差异显著ꎬ而在叶下表皮显得没有规律ꎮ
   20.90ꎻ出现在大叶仙茅属 3 种( 大叶仙茅、短葶仙                      2.4 5 种仙茅科植物的叶横切解剖特征

   茅和绒毛仙茅)(图版Ⅱ:7-12ꎻ图版 IV:7-13)ꎮ                         为揭示叶片横切面解剖特征在种间的差异ꎬ
       因此ꎬ5 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特征在                          本研究观察了 5 种植物的中脉和侧脉处的叶横切

   种间差异明显ꎬ可把叶表皮超微特征分为 2 类ꎮ                           面ꎮ 结果表明ꎬ5 种植物的叶横切面解剖特征较为
   第一类ꎬ表皮细胞为六边形ꎬ呈长矩形、气孔大但                            相似ꎬ皆由形态显著的表皮层、叶肉组织和维管束
   密度低ꎬ出现在株型矮和叶片小的 2 个种( 小金                          3 种组织构成ꎮ 然而ꎬ叶中脉横切面形态、上下表
   梅草和仙茅) ꎮ 第二类ꎬ表皮细胞为五边形ꎬ呈短                          皮细胞大小、叶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和维管束形
   矩形、气孔小但密度高ꎬ出现在株型高、叶片大的                            态等在种间差异明显(表 3ꎬ图版 V)ꎮ
   大叶仙茅属 3 个种( 大叶仙茅、短葶仙茅和绒叶                              中脉横切面的轮廓在 5 种植物略有变化ꎬ根据
   仙茅) ꎮ                                             中脉两侧的叶横切面形成的夹角大小ꎬ 将其分为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