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2期
P. 145

12 期               李雪等: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火龙果幼苗的形态及生理效应                                          2 3 1 1

            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结果和衰老等多种生理生                             1.2 实验方法
            化过程ꎬ而且作为启动植物体防御机制的信号分                              1.2.1 低温胁迫试验  参考孙玉珺等(2018) 的方
            子ꎬ能激活植物免疫机制、抵抗外源病原体ꎬ缓解                             法ꎮ 火龙果种子经 0.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5 min

            生物和 非 生 物 胁 迫 引 起 的 伤 害 ( Miura & Tadaꎬ            后ꎬ无菌水洗净ꎬ25 ℃ 催芽 7 dꎬ将萌发( 以种子露
            2014)ꎮ 0.5、1 mmolL SA 处理能够通过提高玉                  白ꎬ胚根长度≥2 mm 为准) 时间一致的幼苗播种
                                   ̄1
            米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ꎬ从而提高其                              至基质(营养土和蛭石配比为 1 ∶ 1) 中进行光照
                                                   ̄1
            抗寒性(Ning et al.ꎬ 2022)ꎮ 0.5 mmolL 外源 SA          培养ꎬ培养温度 25 ℃ ꎬ光照时间 12 hꎬ光照强度
            喷施处理提高了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幼苗超氧化                              250 μmolm s ꎬ相对湿度 80% ~ 85%ꎮ 每个育
                                                                                ̄1
                                                                            ̄2
            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                             苗盆种 15 株幼苗ꎮ 待火龙果幼苗光照生长至 38
            氧化物酶的活性及根系活力( 陈明辉等ꎬ2017)ꎮ                          d 时ꎬ开始以下处理ꎬ每种处理各 25 盆ꎮ
            0.1 ~ 0.3 mgL 外源 SA 处理有利于提高低温下                       (1)SA 处理组:对幼苗叶面及叶背分别喷施
                            ̄1
                                         2+
                                                        2+
                                                                                               ̄1
            红景天幼苗叶片叶绿体膜的 Ca -ATP 酶和 Mg -                       浓度为 0.1、0.3、0.5、0.7 mmolL 的 SA 溶液( 组
            ATP 酶的活性ꎬ增强植株光合作用ꎬ同时ꎬSA 通过                         号分别为 SA1、SA2、SA3、SA4)ꎬ每隔 12 h 喷施 1
            提高植株抗氧化酶活性ꎬ有效缓解膜脂过氧化ꎬ降                             次ꎬ共喷施 4 次ꎬ每株每次喷施量为 1 mLꎬ处理 48
            低丙二醛含量ꎬ减轻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h 后ꎬ于 4 ℃ 低温胁迫 12 dꎬ其间ꎬ0、3、6、9、12 d 时
            (Ma et al.ꎬ 2016)ꎮ                                 各取 5 盆ꎬ观察、统计并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ꎮ
                 在浙江及更高纬度的地区ꎬ如何让火龙果安                               (2)低温对照( CS) 组:喷施等量蒸馏水ꎬ其他
            全越冬是栽培成功的关键ꎮ 以浙江省宁波市为                              同 SA 处理组ꎮ
            例ꎬ12—1 月的平均气温为 3.8 ℃ ꎬ5 ℃ 以下冷害会                        (3)常温对照(CK)组:喷施等量蒸馏水ꎬ于 25
            造成火龙果嫩枝发黄干枯直至整株死亡ꎬ极大地                              ℃ 常温培养ꎬ其他同 SA 处理组ꎮ
            影响火龙果的品质及产量ꎮ 寻找低成本、安全有                             1.2.2 生 理 生 化 指 标 测 定   相 对 电 导 率 ( relative
            效、操作方便的外源诱导剂ꎬ是缓解低温胁迫、提                             electrical conductivityꎬ REC )、 可 溶 性 糖 ( soluble
            高火龙果的抗冷性的解决途径ꎮ 外源物质与火龙                             sugarꎬ SS)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ꎬ SP)的含
            果抗冷性相关的研究较少ꎬ仅有 1 篇外源喷施硝                            量测定分别采用浸泡法(曹群阳等ꎬ2022)、蒽酮比
            酸钙可以提高火龙果幼苗抗低温能力( 王立娟等ꎬ                            色法( 李合生ꎬ2000)、考马斯亮蓝 G ̄250 染色法
            2021)的报道ꎬ而外源 SA 处理是否可以提高火龙                         (张 志 良 和 瞿 伟 菁ꎬ 2003 ) 进 行ꎻ 丙 二 醛
            果抗冷性以及不同 SA 浓度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malondialdehydeꎬ MDA)、脯氨酸( prolineꎬ Pro) 的
            等尚不清楚ꎮ 本研究以火龙果幼苗为材料ꎬ开展 4                           含 量 和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superoxide dismutaseꎬ
            ℃ 低温胁迫处理ꎬ分析外源 SA 对火龙果幼苗冷害                          SOD)、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ꎬ POD)、过氧化氢
            症状的调节效果ꎬ阐明不同浓度外源 SA 对低温胁                           酶 ( catalaseꎬ CAT )、 谷 胱 甘 肽 S ̄转 移 酶
            迫下火龙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等                              (glutathipne S ̄transferaseꎬ GST)的活性测定参照试
            生理指标的影响ꎬ以期获得提高火龙果幼苗抗冷                              剂盒说明书ꎮ 每个处理各项指标均重复 3 次ꎬ各
            性的外源 SA 适宜浓度ꎬ为火龙果抗冷性栽培提供                           项生理指标重量单位均以鲜重(g)表示ꎮ

            技术参考ꎮ                                              1.2.3 石蜡切片制作及形态观察  幼苗形态及叶
                                                               片表面显微结构观察:分别于低温胁迫第 0、第 3、
            1  材料与方法                                           第 6、第 9、第 12 天上午 8:00 对幼苗形态进行拍照

                                                               记录ꎬ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表面显微结构ꎬ
            1.1 材料                                             每个处理重复 3 次ꎮ
                 火龙果品种为‘ 紫红龙’ꎬ来源于宁波绿苑火                             叶片横切面显微结构观察:分别于低温胁迫
            龙果种植基地ꎬ结果枝为 3 年生枝条ꎬ生长状况良                           第 0、第 3、第 6、第 9、第 12 天上午 8:00 取样ꎬ在距
            好ꎬ枝条平直、粗壮、呈深绿色ꎬ自然成熟果实呈圆                            火龙果幼苗茎部 2 mm 处用手术刀切取叶片ꎬ立即
            形ꎬ果皮和鳞片呈红色ꎬ果肉紫红色ꎬ平均单果重                             投入 FAA 固定液(90 mL 70%乙醇+5 mL 冰醋酸+
            330 kgꎬ种子黑色ꎮ                                       5 mL 福尔马林) 中ꎬ参考张珍珠等(2021) 的方法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