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2期
P. 48
2 2 0 6 广 西 植 物 44 卷
2.4.3 VvCBF 蛋白进化树构建 将获得的 VvCBF
蛋白序列进行 BLAST 比对分析后ꎬ下载同源性最
高的 10 种植物 CBF 蛋白序列及葡萄中同源性高
的 2 个 CBF 蛋白序列ꎬ利用 MEGA ̄X 构建系统进
化树ꎮ 经 过 比 对 发 现ꎬ 与 VvCBF 同 源 性 最 高 的
CBF 蛋 白 均 为 蔷 薇 科 植 物ꎬ 依 次 为 PlCBF
(AEB69782. 1 )、 PdCBF ( AFU54607. 1 )、 甜 樱 桃
( Prunus aviumꎬ PaCBF: XP _ 021803661. 1 )、 梅
(P. mumeꎬ PmuCBF: ANW82784. 1)、 光 核 桃 ( P.
miraꎬ PmCBF: AFU54606. 1 )、 桃 ( P. persicaꎬ
PpeCBF:XP _ 007209842. 2 )、 樱 花 ( P. yedoensisꎬ
PyCBF:PQQ14279. 1)、扁 桃 ( P. dulcisꎬ PduCBF4:
BBH03298. 1 )、 杏 ( P. armeniacaꎬ ParCBF:
AWR88517. 1 )、 樱 桃 ( P. pseudocerasusꎬ PpCBF:
AIU39990.1)、 VvCBF4 ( AFV73334. 1) 和 VvCBF4
(AIL00786. 1)ꎬ 同 源 性 分 别 为 100%、 95. 40%、
94. 94%、 94. 94%、 94. 14%、 94. 14%、 94. 09%、
94.09%、78.01%、74.69%、39.66% 和 39.66%ꎮ 图
9 结果显示ꎬVvCBF 与 PlCBF(AEB69782.1) 聚为一
支ꎬPpCBF(AIU39990.1)和 ParCBF(AWR88517.1)分
红色方框表示 2 个‘水晶’葡萄 FT 蛋白 (VvFT1 和 VvFT2)ꎮ 别单独成一支ꎬVvCBF4( AFV73334.1) 和 VvCBF4
The red boxes indicate two FT proteins of Vitis vinifera × V.
(AIL00786.1)分别单独成一支ꎬ其他植物 CBF 聚
labrusca ‘Shuijing’(VvFT1 and VvFT2).
为一支ꎬ说明 VvCBF 与野扁桃 CBF 蛋白同源性最
图 6 VvFT1 和 VvFT2 蛋白系统进化分析
高及亲缘关系最近ꎮ
Fig. 6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VvFT1 and VvFT2 proteins
2.5 单氰胺喷施后‘水晶’葡萄芽中 VvFT1、VvFT2
和 VvCBF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后发现ꎬVvCBF 蛋白中无规则卷曲和 α ̄螺旋含量
通过 qRT ̄PCR 分析发现ꎬ喷施单氰胺后ꎬ葡萄
最多ꎬ而折叠延伸链含量最少ꎬ与二级结构预测
的 VvFT1 和 VvFT2 基因在第 7、第 14、第 21、第 28
结果一致( 图 7:B) ꎮ 天ꎬ均高于其 CKꎮ ‘水晶’ 葡萄的 VvFT1 基因表达
2.4.2 VvCBF 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 使用 NCBI 量在第 7 天较 CK 增加了 135.88%ꎬ第 14 天增加
的 CDD 数据库预测葡萄 VvCBF 蛋白的保守结构 了120.12%ꎬ第 21 天增加了 47.13%ꎬ第 28 天增加
域ꎬ图 8:A 结果显示葡萄 VvCBF 蛋白的氨基酸序 了 57.76%(图 10:A)ꎻVvFT2 基因的表达量在第 7
列具有 AP2 超家族结构域ꎬ其 DNA 结合位点第 58 天 较 CK 增 加 了 390. 08%ꎬ 第 14 天 增 加 了
位至第 86 位氨基酸ꎮ 同时ꎬ经过 BLAST 比对分 142.32%ꎬ第 21 天增加了 129.20%ꎬ第 28 天增加
析ꎬ选择与 VvCBF 同源性最高的 2 个 CBFꎬ即野扁 了 64.90%(图 10:B)ꎻVvCBF 基因的表达量在第 7
桃( Prunus ledebourianaꎬPlCBF:AEB69782.1) 和山 天较 CK 降低了 26.45%ꎬ第 14 天降低了 50.30%ꎬ
桃(P. davidianaꎬPdCBF:AFU54607.1)ꎬ氨基酸同 第 21 天降低了 39.87%ꎬ第 28 天降低了 13.05%
源性分别为 100%和 95.40%ꎮ 利用 DNAMAN 8 软 (图 10:C)ꎮ 植物的 FT 和 CBF 基因在植物休眠
件进行 氨 基 酸 序 列 比 对 分 析ꎬ 图 8: B 结 果 显 示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ꎬ并且 FT 与 CBF 基因在此过程
VvCBF 的氨基酸序列存在 AP2 DNA 结合域以及 中呈负相关ꎮ 本试验结果显示ꎬ单氰胺喷施提高
位 于 该 结 合 域 两 端 的 特 征 序 列 PKK / 了 VvFT1 和 VvFT2 基因表达量ꎬ而降低了 VvCBF
RAGRRVFKETRHP 和 DSAWR( 典型的 CBFs 转录 基因的基因表达量ꎬ表明单氰胺喷施葡萄可诱导
因子家族蛋白结构)ꎮ 其葡萄 FT 基因表达量的增加和 CBF 基因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