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2期
P. 8

2 1 6 6                                广  西  植  物                                         44 卷
            带进行纯化和测序ꎬ结合测序峰图及序列比对分
            析突变类型ꎮ PCR 扩增体系:1 μL DNAꎬ2 μL 10×                  2  结果与分析
            PCR bufferꎬ0. 4 μL dNTP Mixtureꎬ正 反 向 引 物 各

            0.2 μLꎬ0.2 μL Taq 酶ꎬ加 ddH O 补充至 20 μLꎮ             2.1 融合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2
            扩增条件:94 ℃ 预变性 5 minꎻ94 ℃ 变性 30 sꎬ55                    SlMLO1 靶点 1 序列为 CCACAGCAATTGCCCA
            ℃ 退火 30 sꎬ72 ℃ 延伸 30 sꎬ30 个循环ꎻ72 ℃ 延伸              CGTAGGGꎬ靶点 2 序列为 ATGGCATCCTTGTATGG

            10 minꎮ                                            CAAAGGꎻSlMLO6 靶点 1 序列为 ACACCAACTTGG
            1.2.4 目的基因 RT ̄qPCR 检测  取样 4 ~ 6 叶期番                GCTGTGGCTGGꎬ靶点 2 序列为 CAAAGGAGGAGG
            茄幼苗嫩叶ꎬ锡箔纸包裹置于液氮中ꎬ2 次生物学                            AACACCGTAGGꎬ靶点长 20 bp (图 1)ꎮ 对应的脱
            重复ꎮ 提 取 野 生 型 和 突 变 株 RNA 并 反 转 录 成                靶位点数分别为 5 / 31 和26 / 33ꎬ因此双基因均选
            cDNAꎮ 以 Slactin 和 SlRPL2 为 内 参 基 因ꎬ 利 用            用第 1 靶点ꎮ 融合载体命名为 pBGK ̄SlMLO1 / 6ꎬ

            Primer Premier 5.0 软件设计定量引物(表 1)ꎮ RT ̄              含 U6 启动子驱动表达的双基因靶点 gRNA 克隆
            qPCR 反 应 体 系 包 括 2 μL cDNAꎬ 0. 4 μL PCR            盒、35S 启动子驱动表达的 Cas9 酶基因和潮霉素
            primerꎬ 10 μL SYBRꎬ 7.2 μL ddH Oꎮ 扩增程序为            (HYG)筛选标记基因( 图 2)ꎮ 回收 Sph I 酶切后
                                           2
            95 ℃ 3 minꎻ 95 ℃ 5 sꎬ 60 ℃ 30 sꎬ 45 个循环ꎬ整          的产物ꎬ经 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 5 500
            体反应在 StepOne Plus 型荧光定量 PCR 仪( ABIꎬ                bp 和10 000 bp 左右的两个条带( 图 3)ꎬ与重组质
                               -ΔΔCt                           粒15 386 bp 大小相符ꎬ测序与设计靶点相同ꎬ表明
            USA)中进行ꎬ采用 2           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ꎮ
            1.2.5 苗期青枯病接种鉴定  番茄幼苗长至 4 ~ 6                      2 个靶点 gRNA 元件插入载体ꎮ 随后ꎬ融合载体经
            片真叶时ꎬ剪伤部分根系ꎬ用浓度 OD                   = 1.0 的青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图 4) 和 PCR 测
                                               600
            枯菌液浸根 20 minꎬ30 ℃ 条件下培养ꎬ第 3 天观察                    序(图 5)ꎬ最终获得 9 个编辑单株( M1、M2、M3、
            植株抗性表型ꎮ                                            M4、M6、M7、M8、M9、M10)ꎮ












             红色和紫色字母分别表示靶点序列和 PAM 序列ꎮ
             The red and purple letters represent the target sequences and PAM sequencesꎬ respectively.

                                             图 1  目的基因中的 2 个 gRNA 靶点
                                            Fig. 1  Two gRNA loci in the target genes












             RB. T ̄DNA 右边界ꎻ U6. 小 RNA U6 启动子ꎻ gRNA. 向导 RNAꎻ 35S. 花椰菜花叶病毒 35S 启动子ꎻ NOS. 终止子ꎻ HYG. 潮霉
             素ꎻ polyA. 聚腺苷酸ꎻ LB. T ̄DNA 左边界ꎮ
             RB. T ̄DNA right boundaryꎻ U6. Small RNA U6 promoterꎻ gRNA. Guide RNAꎻ 35S. CaMV 35S promoterꎻ NOS. Terminatorꎻ HYG.
             Hygromycinꎻ polyA. Polyadenosinic acidꎻ LB. T ̄DNA left boundary.
                                          图 2  CRISPR 融合载体 pBGK ̄SlMLO1/ 6
                                          Fig. 2  CRISPR fusion vector pBGK ̄SlMLO1/ 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