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2期
P. 9
12 期 史建磊等: 利用 CRISPR / Cas9 技术创制番茄青枯病抗性基因 Slmlo1 / 6 突变体 2 1 6 7
2.2 编辑株靶点序列突变型
测序结果表明ꎬ编辑植株 M1 为 SlMLO6 杂合
突变体ꎻM2 和 M8 分 别 缺 失 1 个 大 小 为 177 bp
(包括起始密码子ꎬ翻译 MEATPTWAIAVVCFILLA
IS)和 7 bp ( GGGCAATꎬ翻译 WAI) 的 SlMLO1 基
因片段ꎬ而 SlMLO6 为杂合型突变ꎻM3 和 M10 为
SlMLO1 杂合突变体ꎻM4 和 M6 均为双基因杂合突
变体ꎻM7 缺失 1 个大小为 12 bp (CAACTTGGGCT
Gꎬ翻译 PTWAV) 的 SlMLO6 基因片段ꎬ而 SlMLO1
为杂合型突变ꎻM9 基因 SlMLO6 位置 382 ~ 383 间
插入了 1 个单碱基 T (翻译 V)ꎬ而 SlMLO1 为杂合
型突变(图 5)ꎮ
2.3 目的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基因定量表达结果表明ꎬ两个内参下ꎬ与野生
型(WT)相比ꎬ纯合突变株 M2 和 M8 SlMLO1 表达
水平均极显著(P<0.01) 下降ꎬ前者表达水平更低
M. DL15 000 Markerꎻ 1. pBGK ̄SlMLO1 / 6ꎻ 2. 用 Sph I 酶切
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图 6:AꎬC)ꎮ 以 Slactin 为内
后的质粒 pBGK ̄SlMLO1 / 6ꎮ
M. DL15 000 Markerꎻ 1. pBGK ̄SlMLO1/ 6ꎻ 2. pBGK ̄SlMLO1/ 6 参ꎬ纯合突变株 M7 和 M9 SlMLO6 表达水平均极显
digested with Sph I. 著(P<0.01)下降ꎬ前者表达水平更低且两者差异
图 3 重组质粒 pBGK ̄SlMLO1/ 6 酶切电泳图 显著 ( 图 6: B )ꎻ 以 SlRPL2 为 内 参ꎬ M7 和 M9
Fig. 3 Enzyme digestion electrophoretogram of SlMLO6 表达水平均比野生型低ꎬ但显著性水平不
recombinant plasmid pBGK ̄SlMLO1/ 6
同ꎬ前者为极显著(P<0.01)而后者为显著(P<0.05)
A. 子叶共培养 2 dꎻ B-E. 筛选(芽分化)ꎻ F. 诱导生根 20 dꎮ
A. Cotyledon co ̄incubation 2 dꎻ B-E. Screening (bud differentation)ꎻ F. Rooting induction 20 d.
图 4 番茄的遗传转化
Fig. 4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tom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