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广西植物》2020年第10期
P. 127
1 5 1 0 广 西 植 物 40 卷
图 3 不同 K 值的 DeltaK 变化图(A)和
K = 6 对应的 Structure 结果图(B)
Fig. 3 DeltaK variation diagram (A) at different
K values and structure result diagram when K = 6 (B)
图 2 基于 ITS 序列构建的盾叶苣苔单倍型网络图
Fig. 2 Metapetrocosmea peltata haplotype network
constructed based on ITS sequence variation
分割ꎬ形成山地内部彼此隔离的地理格局ꎮ 隔离
将减弱甚至阻断基因交流ꎬ是种群遗传分化的主 图 4 基于 Nei 遗传距离构建的 11 个
盾叶苣苔种群聚类关系图
要 原 因 ( Slatkinꎬ 1987ꎻ Ouborgꎬ 1999ꎻ Manel et
Fig. 4 Population tree of relationship among 11 populations
al.ꎬ 2003)ꎮ 通常 G > 0.25ꎬ表明种群间有很强的
ST of Metapetrocosmea peltata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遗传分化( Buso et al.ꎬ 1998)ꎮ 盾叶苣苔的 G =
ST
0.375ꎬ显示不同地理种群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ꎮ
(Ⅰ、Ⅱ、Ⅲ、Ⅳ)分布在昌化江以北ꎬ成分Ⅴ和Ⅵ分
基因流可以降低种群分化ꎬ如果基因流较弱( N < 布在昌化江的西南与东南ꎬ同侧种群因山谷与昌
m
1)ꎬ就不能抵挡由隔离引起的种群趋异( Slatkinꎬ 化江支流的隔离作用而进一步分化为不同的遗传
1985)ꎮ 盾叶苣苔生长在林下、溪边及石缝中ꎬ植 成分ꎮ 单倍型网络和种群聚类分析揭示ꎬ分布在
株矮小ꎬ其花粉和种子传播的距离很有限ꎮ 加之 昌化江东南的盾叶苣苔与其余种群有较大的遗传
昌化江河谷的隔离作用ꎬ不同地理种群发生基因 分化ꎮ 昌化江河谷阻断了东南种群与北部种群的
流的可能性较小ꎮ 本研究估计盾叶苣苔的基因流 基因交流ꎬ而五指山与仙安石林间的山谷导致东
N = 0.04ꎬ远小于 1ꎬ显示种群间基因交流很有限ꎬ 南与西南两地种群隔离ꎬ形成昌化江以北、东南和
m
这与盾叶苣苔种群存在强烈遗传分化的结果一 西南三地彼此隔离的地理格局ꎮ 盾叶苣苔 6 种遗
致ꎮ Structure 分析确定了 6 种遗传成分ꎬ其中 4 种 传成分的地理分布ꎬ 以及地理种群的聚类关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