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广西植物》2020年第10期
P. 124
10 期 李歌等: 昌化江河谷隔离对海南岛特有植物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1 5 0 7
群的 系 统 发 育 与 种 群 遗 传 学 研 究 ( 段 义 忠 等ꎬ 苷酸多样性( π)、种群间平均基因流( N ) 和居群
m
2010ꎻ 王晓雄等ꎬ 2011)ꎮ 本研究选用 ITS 标记分 间遗传分化系数( F )ꎮ 采用 PERMUT ( Pons &
ST
析海南特有种盾叶苣苔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 Petitꎬ 1996) 软 件 计 算 种 群 内 平 均 遗 传 多 样 性
结构ꎬ探究海南岛地理格局对盾叶苣苔种群遗传 (H )、物种水平总遗传变异( H )ꎬ以及遗传分化
S
T
变异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影响ꎬ为海南特有种的起 系数(G 和 N )ꎮ G 只考虑单倍型的频率ꎬN 考
ST
ST
ST
ST
源、进化和保育提供理论基础ꎮ 虑了 单 倍 型 的 频 率 和 序 列 差 异 ( Raymond &
Roussetꎬ 1995)ꎮ N 大于 G 通常表明种群存在谱
ST
ST
1 材料与方法 系地理结构ꎬ其显著性通过1 000次置换进行检验ꎮ
使用 GenAlEx 6.5 ( Peakall & Smouseꎬ 2012) 进行
1.1 材料
AMOVA (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分 析ꎬ将
本研究采集了盾叶苣苔 11 个种群共 172 份样
总遗传变异在种群内、种群间与地区间三个层次
本ꎬ采样点覆盖该种在海南岛的主要分布地点( 韦
上进行剖分ꎮ 用 Mantel 检验( Mantelꎬ 1967) 比较
毅刚ꎬ 2010)ꎮ 野 外 采 集 生 长 良 好、 无 病 斑 的 幼
盾叶苣苔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相关
叶ꎬ用硅胶快速干燥后带回实验室ꎬ每种群采集
性ꎬ通过10 000次随机重复检验显著性ꎮ 采用 Net ̄
11 ~ 21 个体( 表 1)ꎮ 昌化江及其支流将这 11 个
work 5.0 ( Bandeltꎬ 1999) 的中点连接法( Median ̄
种群分 割 在 3 块 不 连 续 的 区 域 中ꎬ 其 中 猕 猴 岭
joining Networks) 对盾叶苣苔 11 个种群构建单倍
(JX)、鹦哥岭( YG)、霸王岭( BW)、南高岭( NG)
型网络图ꎮ 种群遗传结构用 Structure 2.3.4 分析ꎬ
与黎母山( LM) 种群位于昌化江以北侧ꎬ尖峰岭
MCMC 链起始的 10 世代不计入似然值计算ꎬ随后
5
(JF)与仙安石林( XA) 种群大体位于昌化江的西
重复抽样 10 世代ꎮ K 代表遗传成分的种数ꎬ其取
6
南ꎬ其余种群分布在昌化江的东南ꎮ 同侧种群被
值范围设置为 1 ~ 11ꎬ对于每个 K 重复 10 次聚类
沟谷与河流进一步分割(图 1)ꎮ
分析ꎬ将 10 次运算的平均似然值作为每个 K 的似
1.2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测序
然值ꎮ 聚类模型假定种群可以混合ꎬ且等位基因
采用改良的 CTAB 法 ( Doyleꎬ 1990)ꎬ从硅胶
频率 是 相 关 的 ( Pritchard et al.ꎬ 2000 )ꎮ 使 用
干燥 的 叶 片 中 提 取 总 DNAꎮ 由 通 用 引 物 ITS4
Structure Harvester 进行 DeltaK 作图分析ꎬ以确定
(5′ TCCTCCGCTTATTGATATGC 3′) 和 ITS 5HP
最优 K 值ꎬ即最可能的遗传成分的数目( Evanno et
(5′ GGAAGGAGAAGTCGTAACAAGG 3′) ( White
al.ꎬ 2005 )ꎮ 将 Structure 输 出 结 果 上 传 至
et al.ꎬ 1990)扩增盾叶苣苔的 ITS 片段ꎮ
PCR 扩增体系为 25 μLꎬ包括 17 μL 去离子 CLUMPAK server 绘 制 遗 传 结 构 图 ( Jakobsson &
Rosenbergꎬ 2007)ꎮ 基于 Nei 遗传距离使用 MEGA
水ꎬ2. 5 μL 10 × 缓 冲 液ꎬ 0. 5 μL 10 mM dNTpsꎬ
 ̄1 6.0 中的邻接法构建盾叶苣苔地理种群的聚类关
5 μmolL 引物各 0.5 μLꎬ1 μL DNA 模板和 0.5
μL 5 UμL Taq 酶ꎮ ITS 片段扩增程序:94 ℃ 预 系图(Tamura et al.ꎬ 2013)ꎮ
 ̄1
变性 4 minꎻ94 ℃ 变性 1 minꎬ55 ℃ 退火 40 sꎬ72 ℃
2 结果与分析
延伸 1 minꎬ循环 36 次ꎬ最后 72 ℃ 延伸 10 minꎮ
PCR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广州天一辉
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ꎮ 2.1 序列变异
1.3 数据统计分析 经比对ꎬITS 序列的长度为 647 bpꎬ一共检测
先用 ContigExpress 2014 对 测 序 结 果 手 工 校 到 64 个变异位点ꎬ包括 7 个碱基插入缺失突变ꎮ
正ꎬ然后通过 MEGA 6.0 (Kumar et al.ꎬ 2008)程序 种群 BM 和 QX 的变异位点比例最高ꎬ为 0.92%ꎻ
构建序列比对ꎮ 用 DnaSP 5.1 ( Librado & Rozasꎬ 种群 NG 的 ITS 序列没有变异ꎻ其余种群的变异位
2009)确定单倍型ꎬ并计算单倍型多样性( H )、核
d 点比例在 0.15% ~ 0.77%之间(表 1)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