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广西植物》2022年第3期
P. 178
5 2 2 广 西 植 物 42 卷
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ꎬ年均降水 1 317 mmꎬ主 hꎬ在春秋季节偶有低温冷害发生ꎮ 分布区土壤主
要集中在 5—8 月ꎻ年平均温度 13.9 ℃ꎬ最热月均温 要有黄壤、黄棕壤和石灰土ꎬ黄壤为主要土壤类型ꎬ
22.6 ℃ꎬ最冷月均温 3.7 ℃ꎬ无霜期长达 278 dꎻ年均 土层厚度多为 40~ 60 cmꎬ土壤 pH 值 4.5 ~ 6.0ꎮ 植
相对湿度 82%左右ꎬ年平均日照时数 1 087.9 hꎬ地 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
势起伏复杂多样ꎬ山区多雾ꎬ年均日照时数 1 087.9 混交林、灌丛植被为主体ꎬ次生性较强ꎮ
图 1 贵州红山茶自然分布区及研究样地
Fig. 1 Natural distribution and investigation site of Camellia kweichowensis
2.2 种群龄级的划分
2 研究方法 贵州红山茶分布区的植株数量稀少ꎬ基于同一
物种的径级和龄级对相同生存环境的响应机制是
2.1 调查方法和地点 一致的原理( Frost & Rydinꎬ2000)ꎬ为避免砍伐植
采用样方法和实测法相结合开展调查( 李苑 物ꎬ本文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 的方法(蔡
菱ꎬ2017)ꎬ选择贵州红山茶分布较为集中的林区ꎬ 飞和宋永昌ꎬ1997)ꎬ根据检测数据特点及贵州红山
随机选取 3 个标准样地(样地 A、样地 B 和样地 Cꎬ 茶植株生长特性ꎬ以基径 1 cm 为一个单位径级对其
见图 1)ꎮ 每个样地 30 m×30 mꎬ划分成 9 个 10 m× 进行划分ꎬ统计各径级植株数量ꎬ即以 0<DBH<1 cm
10 m 样方ꎬ总共 2 700 m ꎮ 以 10 m×10 m 的样方为 为Ⅰ径级ꎬ1 cm≤DBH<2 cm 为Ⅱ径级ꎬ以此类推ꎬ
2
基础逐一调查贵州红山茶植株的基径和地理位置 将贵州红山茶共划分为 13 个径级ꎬ在径级划分的基
坐标ꎮ 采用五点取样法在每个样地中取 5 个 5 m×5 础上划分相应的龄级ꎬ将基径<1 cm 即Ⅰ龄级的划
m 的灌木样方ꎬ在灌木样方的中心位置取1 m×1 m 分为幼苗ꎬⅡ ~ Ⅳ龄级为小树ꎬⅤ ~ Ⅶ龄级为中树ꎬ
的草本样方ꎮ 采用“目测估计法” 记录样地内物种 Ⅷ~ Ⅹ龄级为大树ꎬⅪ~ ⅩⅢ龄级为老树ꎮ 植物的存
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种类及数量( 杨持ꎬ2008)ꎮ 活状况可客观反映其生长环境ꎬ鉴于 3 个样地的不
其中ꎬ样地 A 位于高规(106°28′51″ Eꎬ26°40′12″ Nꎬ 连续整体性实际ꎬ采用以各个样地中贵州红山茶种
海拔 1 588 m)、 样地 B 在烂泥沟 (106°28′52″ Eꎬ 群各龄级存活数量为基础ꎬ进行方差分析ꎬ以此评
26°39′57″ Nꎬ海拔1 454 m)ꎬ皆位于百花湖乡九龙山 估判断其差异是否显著ꎮ
自然植被区内ꎬ样地 C 位于宝塔山北坡天然林保护 2.3 种群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区内(106°24′51″ Eꎬ26°39′22″ Nꎬ海拔 1 636 m)ꎮ 静态生命表即特定时间生命表ꎬ是对某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