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广西植物》2023年第2期
P. 29

2 期                张华敏等: 葱属植物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2 2 3

            S ̄丙 烯 基 半 胱 氨 酸 亚 砜 ( S ̄1 ̄propenylcysteine         Matsutomo et al.ꎬ 2017)ꎮ
            sulfoxideꎬ俗称异蒜氨酸ꎬisoalliin)、S ̄甲基半胱氨
            酸亚砜 ( S ̄methylcysteine sulfoxideꎬ 俗 称 甲 基 蒜 氨      2  葱属植物中 S ̄烷( 烯) 基半胱氨

            酸ꎬ methiin ) 和 S ̄丙 基 半 胱 氨 酸 亚 砜 ( S ̄
                                                               酸亚砜的生物合成
            propylcysteine sulfoxideꎬ俗称丙基蒜氨酸ꎬpropiin)ꎮ
            以上 4 种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是葱属植物独
            特风味和药用价值的主要来源ꎮ 此外ꎬ在葱属植                             2.1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生物合成途径
            物中还发现了 3 种低含量的 S ̄烷( 烯) 基半胱氨酸                           采用放射性示踪法的研究表明ꎬ葱属植物 S ̄

            亚砜ꎬ分别是 S ̄乙基半胱氨酸亚砜( S ̄ethylcysteine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中的半胱氨酸部分主要来
            sulfoxideꎬ俗称乙基蒜氨酸ꎬethiin)、S ̄丁基半胱氨                  自谷胱甘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ꎬS ̄烷( 烯) 基部分
            酸亚砜( S ̄n ̄butylcysteine sulfoxideꎬ俗称丁基蒜氨            的烯丙基、丙烯基和丙基来自缬氨酸代谢产生的

            酸ꎬbutiin) 和 环 蒜 氨 酸 ( cycloalliin) ( Ueda et al.ꎬ  甲基丙烯酸ꎬ而甲基、乙基和丁基的来源还不清楚
            1994ꎻKubec et al.ꎬ 2000ꎻKubec et al.ꎬ 2002)ꎮ 在     (Lancaster & Shawꎬ 1989ꎻEdwards et al.ꎬ 1994a)ꎮ
            上述 7 种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中ꎬ蒜氨酸、异                        环蒜氨酸和异蒜氨酸是同分异构体ꎬ常温条件下
            蒜氨酸和环蒜氨酸为同分异构体ꎮ                                    在洋葱中的环蒜氨酸很少ꎬ在加热条件下ꎬ异蒜氨
                 不同葱属植物因含有不同种类的 S ̄烷(烯) 基                       酸会大量转化为环蒜氨酸(Ueda et al.ꎬ 1994)ꎮ
            半胱氨酸亚砜而产生不同的风味ꎮ 蒜氨酸在大蒜                                 目前ꎬ科学家普遍认可的葱属植物 S ̄烷( 烯)
            鳞茎中的含量最高ꎬ而洋葱和大葱中几乎不含蒜氨                             基半胱氨酸亚砜的生物合成途径是谷胱甘肽途径
            酸ꎮ 洋葱鳞茎和大葱中含量最高的是异蒜氨酸ꎬ而                            (图 2)ꎮ 在谷胱甘肽途径中ꎬ谷胱甘肽先与缬氨
            韭菜 中 甲 基 蒜 氨 酸 的 含 量 最 高 ( Edwards et al.ꎬ         酸代谢的甲基丙烯酸结合生成 S ̄(2 ̄羧丙基) 谷胱
            1994bꎻKubec et al.ꎬ 2000ꎻFritsch & Keusgenꎬ 2006ꎻ  甘肽ꎬ之后脱去甘氨酰基生成 γ ̄谷氨酰 ̄S ̄(2 ̄羧丙
            Yamazaki et al.ꎬ 2011)ꎮ 甲基蒜氨酸在葱属植物中                基)半胱氨酸ꎬ其中 S ̄2 ̄羧丙基经脱羧氧化后形成
            普遍存在ꎬ而丙基蒜氨酸只在部分葱属植物中检测                             γ ̄谷氨酰 ̄S ̄烯丙基半胱氨酸或 γ ̄谷氨酰 ̄S ̄丙烯基
            到且含量较低(Fritsch & Keusgenꎬ 2006)ꎮ                   半胱 氨 酸 ( Yoshimoto & Saitoꎬ 2019ꎻ Sun et al.ꎬ
            1.2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                         2020)ꎮ γ ̄谷氨酰 ̄S ̄烯丙基半胱氨酸和 γ ̄谷氨酰 ̄
                 除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以外ꎬ葱属植物中                       S ̄丙烯基半胱氨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分异构体ꎬ
            还存在很多 S ̄烷(烯) 基半胱氨酸亚砜代谢的中间                          其中 S ̄烯丙基和 S ̄丙烯基可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γ ̄
            产物ꎬ 包 括 γ ̄谷 氨 酰 ̄S ̄烷 ( 烯) 基 半 胱 氨 酸 ( γ ̄            谷 氨 酰 ̄S ̄n ̄丙 基 半 胱 氨 酸 ( Lancaster & Shawꎬ
            glutamyl ̄S ̄alk( en) ylcysteine)、γ ̄谷氨酰 ̄S ̄烷 ( 烯)     1989)ꎮ γ ̄谷氨酰 ̄S ̄烯丙基半胱氨酸、γ ̄谷氨酰 ̄S ̄
            基半 胱 氨 酸 亚 砜 ( γ ̄glutamyl ̄S ̄alk ( en) ylcysteine   丙烯基半胱氨酸和 γ ̄谷氨酰 ̄S ̄n ̄丙基半胱氨酸经
            sulfoxide)、 S ̄烷 ( 烯 ) 基 谷 胱 甘 肽 ( S ̄alk ( en )     过 S ̄加氧反应和脱谷氨酰基反应后生成蒜氨酸、
            ylglutathione)和 S ̄烷( 烯) 基半胱氨酸( S ̄alk ( en)         异蒜氨酸和丙基蒜氨酸ꎮ S ̄加氧反应和脱 γ ̄谷氨
            ylcysteine)等(Whitakerꎬ 1976)ꎮ 这些中间产物既能             酰基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因葱属植物种类和 S ̄烷
            合成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ꎬ也能起到贮存氮和                          (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种类的不同而不同ꎮ 洋葱异

            硫的作用(Jones et al.ꎬ 2004ꎻRose et al.ꎬ 2005)ꎮ        蒜氨酸的生物合成中 S ̄加氧反应可能在脱谷氨酰
                 S ̄烷(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                         基反应之前( Lancaster & Shawꎬ 1989)ꎻ而大蒜的
            中间产物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ꎮ 大蒜中的 S ̄烯丙                           蒜氨酸生物合成则与洋葱的异蒜氨酸相反ꎬS ̄加氧

            基半胱氨酸不仅具有抗癌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ꎬ                              反应发生在脱 γ ̄谷氨酰基反应之后( Yoshimoto et
            还在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方面有应用前景                               al.ꎬ 2015aꎬb)ꎮ 甲 基 蒜 氨 酸 的 生 物 合 成 与 蒜 氨

            (Ray et al.ꎬ 2011ꎻNg et al.ꎬ 2012ꎻColín ̄González et  酸、异 蒜 氨 酸 和 丙 基 蒜 氨 酸 相 似 ( Lancaster &
            al.ꎬ 2015)ꎮ 另外ꎬS ̄烯丙基半胱氨酸的立体异构                      Shawꎬ1989)ꎮ 除谷胱甘肽途径外ꎬ葱属植物中还
            体 S ̄1 ̄丙烯基半胱氨酸ꎬ在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疾病                          可能存在一种不经过谷胱甘肽的途径ꎬ由半胱氨
            特别是高血压方面效果很好( Kodera et al.ꎬ 2017ꎻ                 酸直接烷(烯)基化或 O ̄乙酰基丝氨酸直接硫代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