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植物
- 2024年 第44卷 第9期
- 出刊日期:2024-09-25
【推荐文章】张朵 等:玉叶金花属种间变异式样复杂,属内杂交现象突出,其分类一直备受争议。为探索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裂果金花属、假玉叶金花属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分类学意义,从而为其作为药用以及园林植物资源的鉴定、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清净法制作叶脉标本,观察了22种该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基于叶脉序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1)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叶脉序特征具有一致性,一级脉都为羽状脉,间二级脉频度均为每个脉间区少于一条,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均为锐角,三级脉多为贯穿型,脉间区排列均不规则。(2)属间或属内种间有分类学价值的叶脉序特征为粗二级脉脉序类型、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粗二级脉间距、粗二级脉与中脉连接方式、间二级脉及近缘二级脉的存在与否、三级脉贯穿类型、四级脉类型、游离端小脉分支情况、脉间区发育情况。(3)聚类分析显示该类群22种植物聚为12支,聚类分析中,裂果金花属及假玉叶金花属嵌入玉叶金花属内,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综上可知,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可以为其分类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 赵 颖1,4, Richard I. MILNE5, 李志鹏1,2,4, Amos KIPKOECH1,3, 吴增源1*
- 糙毛苎麻,来自中国西南的一个新变种(英文)
- 2024,44(9):1617-1624[摘要](176)[PDF](82)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1013
- 赵 颖1,4, Richard I. MILNE5, 李志鹏1,2,4, Amos KIPKOECH1,3, 吴增源1*
- 糙毛苎麻,来自中国西南的一个新变种(英文)附录
- 2024,(9):1617-1624[摘要](144)[PDF](84)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1013
- 王 磊1, 王欣宇2, 薛俊霞1, 张璐璐1*
- 中国柄座衣属地衣3个新记录种
- 2024,44(9):1625-1632[摘要](132)[PDF](89)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7026
- 王思颖1, 赵格格1, 梁咏亮2, 朱亚超2, 孙浩然2, 田欣瑶2, 牛东玲1*
- 中国盾衣属地衣两个新记录种
- 2024,44(9):1633-1640[摘要](140)[PDF](89)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1053
- 熊小凯1, 顾江淼1, 温 放2,3, 白新祥1*
- 大苞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组合及一新异名
- 2024,44(9):1641-1648[摘要](138)[PDF](92)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7007
- 王洪飞1, 欧 静1*, 王孝敬2, 可 珂3, 范 豫1, 周玉梅1, 范馨悦1
- 马缨杜鹃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2024,44(9):1649-1668[摘要](156)[PDF](87)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3024
- 贺志敏1,2, 张峻鑫1,2, 于丽平1,2, 胡 康1,2, 姬凤岐1,2, 黄体冉1,2, 杨明峰1,2*, 马兰青1,2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红树莓bHLH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分析
- 2024,44(9):1669-1677[摘要](128)[PDF](85)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4061
- 吴小嫒1, 姜 山1, 陈 波2, 闫慧清1*
- 小立碗藓泛素连接酶U-box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2024,44(9):1678-1688[摘要](150)[PDF](92)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9005
- 张 朵1, 李 进2, 段婷婷1*
- 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研究
- 2024,44(9):1689-1706[摘要](174)[PDF](93)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2030
- 麻云英1, 邓永彪1, 吕虎强1,2, 周倩如1, 李景剑1, 陆昭岑3*, 谢文娟1*
-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广西裂果薯与裂果薯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
- 2024,44(9):1707-1720[摘要](136)[PDF](97)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2006
- 俞树良1, 李志敏1, 马祥光2*, 孙文光1*
- 栎属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的质体捕获历史研究
- 2024,44(9):1721-1731[摘要](128)[PDF](89)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9006
- 李志芳, 陈丽玲, 罗淑洁, 刘天猛*
- 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 2024,44(9):1732-1745[摘要](136)[PDF](87)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0052
- 廖 瑞, 凌鑫煜, 吴远会, 朱兴福*
- 忽地笑的花部特征与蝴蝶翅膀传粉研究
- 2024,44(9):1746-1754[摘要](146)[PDF](87)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8058
- 修志莹1, 赵艳玲1, 程永琴2, 贾 芸3, 杨颜慈1*
- 牡荆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 2024,(9):1755-1771[摘要](118)[PDF](86)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7027
- 修志莹1, 赵艳玲1, 程永琴2, 贾 芸3, 杨颜慈1*
- 牡荆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附录)
- 2024,44(9):1755-1771[摘要](126)[PDF](79)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7027
- 蔡惠文1, 王洪斌2, 张大才1*
- 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
- 2024,44(9):1772-1784[摘要](122)[PDF](91)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1050
- 朱凯立1,2, 叶 康2, 宋希强1, 秦 俊2, 邵 文2, 胡永红1,2*
- 基于解剖学的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研究
- 2024,44(9):1785-1794[摘要](106)[PDF](89)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12053
- 颜 超1, 肖 旭1, 冉朝辉1, 李 志1,2*
- 山茶属瘤果茶组10种植物的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 2024,44(9):1795-1806[摘要](98)[PDF](99) [HTML]
-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6048
专刊: 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
- 2024年 第9期 整期pdf文件
- 2024,44(9)
    [摘要](132)     [PDF]() - 2024年 第9期 封面
- 2024,44(9)
    [摘要](154)     [PDF](91) - 2024年 第9期 目录
- 2024,44(9)
    [摘要](150)     [PDF](91) 专刊: 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
- 赵 颖1,4, Richard I. MILNE5, 李志鹏1,2,4, Amos KIPKOECH1,3, 吴增源1*
- 糙毛苎麻,来自中国西南的一个新变种(英文)
- 糙毛苎麻(Boehmeria nivea var. strigosa Zeng Y. Wu & Y. Zhao)是一个苎麻新变种,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该文主要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对其进行了描述。该变种的主要特征包括叶片背面绿色、托叶部分合生以及茎和叶柄上浓密的糙毛。基于rbcL、nrDNA和rbcL+nrDNA 3个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均表明strigosa糙毛苎麻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单系分支。根据IUCN的评估标准,糙毛苎麻被评估为“近危”( NT)。该新变种的发现对苎麻的分类至关重要,并且为苎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2024,44(9):1617-1624
    [摘要](176)     [PDF](82) - 赵 颖1,4, Richard I. MILNE5, 李志鹏1,2,4, Amos KIPKOECH1,3, 吴增源1*
- 糙毛苎麻,来自中国西南的一个新变种(英文)附录
- 糙毛苎麻(Boehmeria nivea var. strigosa Zeng Y. Wu & Y. Zhao)是一个苎麻新变种,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该文主要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对其进行了描述。该变种的主要特征包括叶片背面绿色、托叶部分合生以及茎和叶柄上浓密的糙毛。基于rbcL、nrDNA和rbcL+nrDNA 3个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均表明strigosa糙毛苎麻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单系分支。根据IUCN的评估标准,糙毛苎麻被评估为“近危”( NT)。该新变种的发现对苎麻的分类至关重要,并且为苎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2024,(9):1617-1624
    [摘要](144)     [PDF](84) - 王 磊1, 王欣宇2, 薛俊霞1, 张璐璐1*
- 中国柄座衣属地衣3个新记录种
- 为探讨中国柄座衣属地衣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明确其物种组成和分布,该文通过野外地衣资源调查及标本采集,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化学等研究方法,对采自云南省的柄座衣属地衣标本进行分类,共鉴定出柄座衣属(Malmidea)3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巨孢柄座衣 [M. indica (D. D. Awasthi & M. R. Agarwal)Hafellner & T. Sprib]、赭黄柄座衣(M. reunionis Kalb)、棕褐柄座衣(M. hechicerae Kalb)。该文提供了各新记录种的详细描述、形态及解剖图片,并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同时提供了中国柄座衣属地衣分种检索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柄座衣属地衣资料,对中国地衣多样性的保护及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 2024,44(9):1625-1632
    [摘要](132)     [PDF](89) - 王思颖1, 赵格格1, 梁咏亮2, 朱亚超2, 孙浩然2, 田欣瑶2, 牛东玲1*
- 中国盾衣属地衣两个新记录种
- 为探究盾衣属(Peltula Nyl.)地衣在宁夏贺兰山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该文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分析,并结合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对采自宁夏贺兰山地区的盾衣属地衣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在宁夏贺兰山地区发现了盾衣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非洲盾衣 [Peltula africana (Jatta)Swinscow & Krog]和印盾衣 [P. impressa (Vain.)Swinscow & Krog]。非洲盾衣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波状鳞叶,横径为0.3~3.0 mm,下皮层细胞栅栏状; 印盾衣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地衣体顶部具有黑色新型粉芽堆,子实层I+,酒红色,子囊孢子64个左右。此外,该文还对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与相似种进行了对比讨论,并提供了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解剖结构照片。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盾衣属地衣的基础资料。
- 2024,44(9):1633-1640
    [摘要](140)     [PDF](89) - 熊小凯1, 顾江淼1, 温 放2,3, 白新祥1*
- 大苞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组合及一新异名
- 大苞苣苔属(Anna Pellegr.)自1930年建立以来,学者对该属植物的分类修订甚少,早期的物种发表和修订都依据采集的标本完成,存在性状描述简略或不准确、物种界定模糊等问题。在对白花大苞苣苔 [Anna ophiorrhizoides(Hemsl.)B. L. Burtt & R. A. Davidson]和红花大苞苣苔(A. rubidiflora S. Z. He, F. Wen & Y. G. Wei)的历史考证、形态学对比和模式产地的调查考证中发现,1911年H. Léveillé发表的Didymocarpus cavaleriei H. Lév.与红花大苞苣苔实为同种,前者被处理为白花大苞苣苔的异名。在对白花大苞苣苔和红花大苞苣苔的多个居群形态特征对比和地理分布信息整理后发现,二者的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但仅依据花冠颜色作为种一级分类单位的界限并不恰当,综合考虑形态和地理分布特征,故提出将红花大苞苣苔处理为白花大苞苣苔的变种。依据2018年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Shenzhen Code)中的规定和建议,该文提出一个新组合兼新等级名称Anna ophiorrhizoides(Hemsl.)B. L. Burtt & R. A. Davidson var. cavaleriei(H. Lév.)X. X. Bai & F. Wen,并将红花大苞苣苔处理为新组合的异名。
- 2024,44(9):1641-1648
    [摘要](138)     [PDF](92) - 王洪飞1, 欧 静1*, 王孝敬2, 可 珂3, 范 豫1, 周玉梅1, 范馨悦1
- 马缨杜鹃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水分亏缺是制约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园林应用的关键因子,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该文以马缨杜鹃基因组文件和转录表达数据为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马缨杜鹃bHLH转录因子(RdbHLH)家族成员,并分析了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系统发育、蛋白理化性质、顺式作用元件、蛋白互作网络及表达模式等特征。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116个RdbHLH基因,不同蛋白氨基酸数目和分子量大小差异较大,总体为弱酸性亲水蛋白,主要在细胞核行使功能。(2)RdbHLH共划分为17个亚家族,各亚家族基因基序结构保守,但在不同亚家族间差异较大,绝大多数RdbHLH蛋白同时含有Motif 1和Motif 2,启动子区域含大量与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光响应和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3)马缨杜鹃响应干旱胁迫主要通过激发信号传导通路与渗透调节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系统,以缓解胁迫损伤; 干旱胁迫影响了36个RdbHLH基因的表达,强烈诱导了12个RdbHLH基因的表达,其中RdbHLH49和RdbHLH95可能在植株抗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dbHL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培育马缨杜鹃优良园艺品种提供了靶向基因资源。
- 2024,44(9):1649-1668
    [摘要](156)     [PDF](87) - 贺志敏1,2, 张峻鑫1,2, 于丽平1,2, 胡 康1,2, 姬凤岐1,2, 黄体冉1,2, 杨明峰1,2*, 马兰青1,2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红树莓bHLH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分析
- bHLH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数量较大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调控、激素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树莓酮,为了深入探究bHLH转录因子在红树莓生长发育及树莓酮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基于‘波尔卡'和‘橙色传奇'2种红树莓果实的转录组测序,鉴定了红树莓bHLH基因家族成员,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红树莓果实中共鉴定到95个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2)红树莓的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多数为不稳定蛋白; 超过半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3)bHLH转录因子N端包含保守的His5-Glu9-Arg13序列,C端包含保守的Leu序列。(4)系统发育树将该家族成员分为20个亚家族,其中R亚家族成员最多,有12个。(5)表达模式图表明bHLH转录因子在青果期表达量较高,成熟期表达量较低。该研究结果为筛选与树莓酮含量变化一致的bHLH转录因子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探究红树莓bHLH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 2024,44(9):1669-1677
    [摘要](128)     [PDF](85) - 吴小嫒1, 姜 山1, 陈 波2, 闫慧清1*
- 小立碗藓泛素连接酶U-box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U-box家族编码E3泛素连接酶能够特异性识别底物,从而调控蛋白的修饰和降解过程。为鉴定小立碗藓U-box家族成员,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及基因表达规律,该研究基于小立碗藓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泛素连接酶U-box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模式、胁迫响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小立碗藓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31个U-box家族成员,并且不均匀地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 其分子量大小在37.75~117.49 kDa之间,等电点介于5.32~8.55之间。(2)进化树显示,小立碗藓的U-box家族成员分布在I-IX亚家族中,其中亚家族VII含有小立碗藓成员最多,共11个(约占36.67%),说明小立碗藓在历史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功能多样化。(3)经启动子分析发现,小立碗藓U-box家族成员具有结合GA和ABA等多个激素的元件。(4)组织表达分析发现小立碗藓U-box家族成员主要在绿丝体、轴丝体和孢子体S3时期大量表达。(5)通过ABA、甘露醇和饱和LiCl处理后发现,配子体的拟茎均发生黄化且PpPUB21的表达量均被显著诱导。推测小立碗藓U-box家族成员在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后续深入研究小立碗藓U-box家族成员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其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 2024,44(9):1678-1688
    [摘要](150)     [PDF](92) - 张 朵1, 李 进2, 段婷婷1*
- 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叶脉序特征研究
- 玉叶金花属(Mussaenda L.)种间变异式样复杂,属内杂交现象突出,其分类一直备受争议。为探索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裂果金花属(Schizomussaenda Li)、假玉叶金花属(Psudomussaenda Wernham)叶脉序特征在属间及种间分类学意义,从而为其作为药用以及园林植物资源的鉴定、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清净法制作叶脉标本,观察了22种该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基于叶脉序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结果表明:(1)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属叶脉序特征具有一致性,一级脉都为羽状脉,间二级脉频度均为每个脉间区少于一条,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均为锐角,三级脉多为贯穿型,脉间区排列均不规则。(2)属间或属内种间有分类学价值的叶脉序特征为粗二级脉脉序类型、粗二级脉与中脉夹角、粗二级脉间距、粗二级脉与中脉连接方式、间二级脉及近缘二级脉的存在与否、三级脉贯穿类型、四级脉类型、游离端小脉分支情况、脉间区发育情况。(3)聚类分析显示该类群22种植物聚为12支,聚类分析中,裂果金花属及假玉叶金花属嵌入玉叶金花属内,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综上可知,玉叶金花属及其近缘类群的叶脉序特征可以为其分类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 2024,44(9):1689-1706
    [摘要](174)     [PDF](93) - 麻云英1, 邓永彪1, 吕虎强1,2, 周倩如1, 李景剑1, 陆昭岑3*, 谢文娟1*
-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广西裂果薯与裂果薯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
- 蒟蒻薯属(Tacca)植物的分类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广西裂果薯(Schizocapsa guangxiensis)被认为应与裂果薯(Tacca plantanginea)归并为同一物种,但也有学者根据其形态差异划分为不同的物种。为了明确广西裂果薯与裂果薯的遗传差异和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对广西裂果薯进行DNA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软件组装了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并与已发表的裂果薯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裂果薯和裂果薯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62 149 bp和160 749 bp,GC含量都是36.90%,两者注释后得到的基因种类和基因数目完全一致,包含8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6个rRNA基因。(2)密码子的偏好性分析显示,两物种使用的密码子频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偏好以A/T(U)结尾的密码子。(3)与裂果薯相比,广西裂果薯的SSC边界发生明显的扩张现象,是导致两者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差异的主要因素。(4)广西裂果薯与裂果薯在LSC和SSC区域内存在一些序列分歧,尤其是基因间隔区,可用于开发物种特异性分子标记。(5)系统发育结果显示,广西裂果薯与裂果薯的亲缘关系较远,尽管广西裂果薯寄定在蒟蒻薯属内,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该研究丰富了广西裂果薯叶绿体基因组遗传信息,为广西裂果薯物种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物种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 2024,44(9):1707-1720
    [摘要](136)     [PDF](97) - 俞树良1, 李志敏1, 马祥光2*, 孙文光1*
- 栎属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的质体捕获历史研究
- 栎属(Quercus)麻栎亚组(subsect. Campylolepides)包括麻栎(Q. acutissima)、栓皮栎(Q. variabilis)及小叶栎(Q. chenii)3个物种,是栎属土耳其栎组(section Cerris)的东亚分支,前人已经对麻栎亚组或组内物种的物种形成和谱系地理做过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土耳其栎组(section Cerris)曾与冬青栎组(section Ilex)发生过古基因渐渗并导致质体捕获,但目前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质体的具体进化历史仍不清楚。该研究对15个冬青栎组的样品进行了基因组浅层测序,并整合先前发表的麻栎亚组及其近缘类群共计325个重测序数据,其中麻栎亚组3物种19居群276个体,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质体基因组组装和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亚组3个物种间存在共享单倍型,但整个麻栎亚组的质体单倍型基本构成一个单系分支,嵌套在华中至四川凉山州一带冬青栎组物种组成的分支中。(2)麻栎亚组物种中一个来自辽东半岛的孑遗麻栎单倍型与冬青栎组物种万山栎(Q. pseudosetulosa)聚为一个进化枝。(3)两次质体捕获事件均发生在中新世中期,在此之后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未发生过质体捕获,推测麻栎亚组跟冬青栎组物种目前已经形成近乎完全的生殖隔离。该研究表明冬青栎组和麻栎亚组在质体基因组的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古老的质体捕获事件,并最终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演化路径。
- 2024,44(9):1721-1731
    [摘要](128)     [PDF](89) - 李志芳, 陈丽玲, 罗淑洁, 刘天猛*
- 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 为探究西南牡蒿(Artemisia parviflor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位置,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长151 047 bp,呈现为由4部分组成的环状双链结构,GC含量为37.5%。(2)共注释115个基因,包括81个蛋白编码基因、4个rRNA基因及30个tRNA基因。(3)检测到6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和37个长重复序列。(4)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其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高频密码子偏向以A/U结尾。(5)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的IR区未出现明显的扩张或收缩; 筛选出了trnH-psbA、rpl16-rps3、ycf15-trnL-UAG、ndhA和ycf1 5个高变异区域,可作为鉴定龙蒿亚属植物的潜在分子标记。(6)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西南牡蒿在龙蒿亚属中的系统位置及蒿属内各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为蒿属植物后续的分子标记开发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 2024,44(9):1732-1745
    [摘要](136)     [PDF](87) - 廖 瑞, 凌鑫煜, 吴远会, 朱兴福*
- 忽地笑的花部特征与蝴蝶翅膀传粉研究
- 忽地笑(Lycoris aurea)为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其花呈蜘蛛花型,具有高度外露的柱头和花药,可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传粉方式。为了探究这种传粉方式,该文对忽地笑的花部特征、繁育系统和传粉昆虫及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忽地笑的单花持续时间为(5.9±0.1)d,花粉胚珠比(P/O)约为2.3万; 单花展示存在雌雄异位现象,在开花前期花柱和花丝是分开的,两者之间的角度约为30°,在开花的中后期花柱逐渐向花丝移动,最终两者在同一条线上,但柱头比花药高2~3 cm; 柱头在整个花期都具有可授性。(2)繁育系统试验表明,忽地笑具有一定的自交亲和能力,但不具有主动自交能力,需要访花昆虫来传粉; 补充花粉显著提高了坐果率,证明存在花粉限制。(3)4种凤蝶是有效传粉者,由于忽地笑存在雌雄异位,在开花前期,凤蝶访花后翅可能接触到扁平的花药,在开花中后期凤蝶访花时后翅才可能碰触到柱头从而完成传粉过程。总体而言,该研究证明了忽地笑独特的花部特征可能与蝴蝶翅膀传粉相适应,同时也为忽地笑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 2024,44(9):1746-1754
    [摘要](146)     [PDF](87) - 修志莹1, 赵艳玲1, 程永琴2, 贾 芸3, 杨颜慈1*
- 牡荆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 牡荆属(Vitex L.)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为乔木或灌木,包含众多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为了解牡荆属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系统位置及种间关系,该研究从头组装、注释获得穗花牡荆(V. agnus-castus)的叶绿体基因组,与牡荆属公布的11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组结构、密码子偏好性、高变区和重复序列分析,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穗花牡荆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全长154 444 bp,其中大单拷贝(LSC)区、小单拷贝(SSC)区、反向重复(IR)区长度分别是85 229、17 915、51 400 bp,编码132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2)牡荆属12个叶绿体基因组在长度、反向重复区边界位置、编码的基因及数目、GC含量方面均具有高保守性。(3)共检测到31个高频密码子和6个共有最优密码子,ENC-plot、PR2-plot和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4)共检测到14个叶绿体基因组高变区和519个简单重复序列。(5)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支持牡荆属隶属于唇形科牡荆亚科,而非马鞭草科。另外,系统发育推断也为存在争议的蔓荆(V. trifolia)、V. bicolor和单叶蔓荆(V. rotundifolia)之间关系的理解提供一定参考,建议将单叶蔓荆作为独立的种。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穗花牡荆的遗传资源信息,增加了对牡荆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理解,提供了牡荆属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候选分子标记,还证明了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在牡荆属系统发育重建中的有效性。
- 2024,(9):1755-1771
    [摘要](118)     [PDF](86) - 修志莹1, 赵艳玲1, 程永琴2, 贾 芸3, 杨颜慈1*
- 牡荆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附录)
- 牡荆属(Vitex L.)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为乔木或灌木,包含众多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为了解牡荆属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系统位置及种间关系,该研究从头组装、注释获得穗花牡荆(V. agnus-castus)的叶绿体基因组,与牡荆属公布的11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组结构、密码子偏好性、高变区和重复序列分析,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穗花牡荆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全长154 444 bp,其中大单拷贝(LSC)区、小单拷贝(SSC)区、反向重复(IR)区长度分别是85 229、17 915、51 400 bp,编码132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2)牡荆属12个叶绿体基因组在长度、反向重复区边界位置、编码的基因及数目、GC含量方面均具有高保守性。(3)共检测到31个高频密码子和6个共有最优密码子,ENC-plot、PR2-plot和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4)共检测到14个叶绿体基因组高变区和519个简单重复序列。(5)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支持牡荆属隶属于唇形科牡荆亚科,而非马鞭草科。另外,系统发育推断也为存在争议的蔓荆(V. trifolia)、V. bicolor和单叶蔓荆(V. rotundifolia)之间关系的理解提供一定参考,建议将单叶蔓荆作为独立的种。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穗花牡荆的遗传资源信息,增加了对牡荆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理解,提供了牡荆属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候选分子标记,还证明了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在牡荆属系统发育重建中的有效性。
- 2024,44(9):1755-1771
    [摘要](126)     [PDF](79) - 蔡惠文1, 王洪斌2, 张大才1*
- 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
- 叶片是暴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最大且可塑性较敏感的营养器官。为探讨生境干旱化对湿地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该文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叶片为研究对象,沿生境干旱化梯度设置样地,并分析了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叶尖和叶基部位远轴面的表皮细胞、泡状细胞和气腔面积,以及叶基部位的叶片厚度和机械组织厚度均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R2=0.06~0.34, P<0.01); 叶尖、叶中和叶基部位近轴面角质层厚度、细胞面积、维管束数量,叶中部位维管束直径均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R2 = 0.08~0.53, P<0.01)。(2)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0.53~0.94)和变异性(18%~63%),泡状细胞、气腔、近轴面表皮细胞的可塑性和变异性最大,叶基解剖结构可塑性指数与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叶尖和叶中部位(P<0.05)。当生境干旱化时,青藏苔草叶片近轴面角质层加厚、表皮细胞面积增大、气腔面积减小、分化出泡状细胞等特征适应干旱生境,主要采取保护型和节约型策略适应干旱生境。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青藏苔草叶片解剖结构应对干旱生境的响应策略,为高寒草甸的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 2024,44(9):1772-1784
    [摘要](122)     [PDF](91) - 朱凯立1,2, 叶 康2, 宋希强1, 秦 俊2, 邵 文2, 胡永红1,2*
- 基于解剖学的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研究
- 为揭示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成因,该研究以花叶类玉兰的全绿叶、花叶和全黄叶为试验材料,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光响应曲线等方面探讨3种类型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叶类玉兰的黄色叶斑是由叶绿体结构异常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形成的叶绿素型叶斑。(2)花叶类玉兰黄色区域类囊体结构异常,ATP合成受阻,阻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3)解剖结构显示,全绿叶栅栏组织发达,叶绿体完整性和色素含量均高于花叶和全黄叶,净光合速率较高。(4)全绿叶和花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存在显著性差异,全绿叶较花叶能够耐受更大范围的强光。该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花叶类玉兰的叶绿体结构影响其光合特性,为花叶类玉兰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参考。
- 2024,44(9):1785-1794
    [摘要](106)     [PDF](89) - 颜 超1, 肖 旭1, 冉朝辉1, 李 志1,2*
- 山茶属瘤果茶组10种植物的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 为探究瘤果茶组10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和花粉形态,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花粉和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测,并分别依据花粉特征和叶表皮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为该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鉴定等提供依据,其中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为近球形、长球形或扁球形; 极面观为三裂近圆形或三裂近三角形; 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梭形,极赤比(P/E)为0.85~1.16,萌发沟类型为三孔沟; 外壁纹饰特征差异较显著,为颗粒状、皱沟状或皱波状至颗粒状形态,有较为重要的分类价值。(2)通过对测量指标提取主成分聚类分析,当欧氏距离为4.5时,得到4个分类群,部分分类结果和宏观形态学分类一致。(3)10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形和多边形,种间形态差异较大; 曾氏瘤果茶和荔波红瘤果茶的上下表皮均有腺体; 气孔器仅分布在下表皮,均为环列型; 垂周壁样式呈现出浅波状、波状、直曲形和深波状。(4)叶表皮微形态的细胞大小和气孔器特征(大小、密度)在种间有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在瘤果茶组中类型多样,可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种类群的依据。
- 2024,44(9):1795-1806
    [摘要](98)     [PDF](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