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广西植物》2020年第7期
P. 118

1 0 1 4                               广  西  植  物                                         40 卷
   物的释放量进行差异性检验ꎻ采用 SPSS17.0 软件ꎬ                      2.2 传粉前后花气味挥发物化学类别的变化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的气味                                 从图 1 可以看出ꎬ传粉前气味挥发物中未检测
   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ꎬ并且利用非参数检验                             到倍 半 萜 类 物 质ꎬ 以 脂 肪 族 衍 生 物 ( 98. 44 ±
   Kruskal ̄Wallis test 对主成分 1 和主成分 2 进行差             0.61)%最为突出ꎬ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化合物( P>
   异性检验ꎬ同时运用对应分析法探讨黑面神雌花                             0.05)ꎮ 在 传 粉 期ꎬ 挥 发 物 中 以 脂 肪 族 衍 生 物
   传粉前后花气味与 9 种主要挥发物之间的相互联                           (34.74 ± 14.88)%、单萜类(36.61 ± 6.60)%和倍

   系ꎮ 所有图片采用 Graphad Prism 5.0 和 Photoshop           半萜类三类化合物(27.61 ± 9.82)%为主ꎬ三者含
   软件制作完成ꎮ                                           量相当(P<0.05)ꎬ超过总相对含量的 99%ꎮ 在传
                                                     粉后ꎬ 挥 发 物 主 要 为 倍 半 萜 类 物 质 ( 56. 86 ±
   2  结果与分析                                          4.58)%ꎬ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化合物(P>0.05)ꎮ 此

                                                     外ꎬ芳香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三个时期中一直
   2.1 传粉前后花气味的化学组成                                  均最低ꎬ且在各个时期 变 化 趋 势 不 大 ( P < 0. 05)
       运用 GC ̄MS 技术分别从黑面神雌花传粉前、传                      (图 1)ꎮ 以上结果说明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挥发
   粉期和传粉后的气味中共鉴定出 22 种挥发物ꎬ由                          物的化学类别发生了明显的改变ꎮ
   11 种脂肪族衍生物、3 种单萜类化合物、6 种倍半萜                       2.3 传粉前后花气味中主要挥发物含量的变化
   类化合物以及 2 种芳香族化合物四大类构成( 表                              黑面神传粉前、传粉期和传粉后雌花气味中

   1)ꎮ 其中ꎬ三个时期中均能检测到的挥发物仅 5                          共检测出的 22 种挥发物中ꎬ相对含量>5%的化合
   种ꎬ分别是 3 ̄己烯醛、反 ̄2 ̄己烯醛、顺 ̄3 ̄己烯 ̄1 ̄醇、                   物有 9 种ꎬ为花气味的主要成分(表 1)ꎮ 图 2 显示
   顺 ̄乙酸 ̄3 ̄己烯酯和反 ̄β ̄罗勒烯ꎻ任意两个时期共                        了黑面神雌花授粉前后花气味中主要挥发物的变
   同出现的化合物多达 8 种ꎬ包括反 ̄乙酸 ̄2 ̄己烯酯、                       化ꎮ 在传 粉 前ꎬ3 ̄己 烯 ( 化 合 物 1)、 反 ̄2 ̄己 烯 醛
   顺 ̄丁酸 ̄3 ̄己烯酯、反 ̄氧化芳樟醇(呋喃型)、β ̄石竹                      (化合物 2)、顺 ̄3 ̄己烯 ̄1 ̄醇(化合物 3)和顺 ̄乙酸 ̄
   烯、β ̄蛇麻烯、反ꎬ反 ̄α ̄金合欢烯、苯甲醛和水杨酸                        3 ̄己烯酯(化合物 4)4 种主要挥发物含量最高ꎬ且
   甲酯ꎻ传粉前和传粉期均有反 ̄乙酸 ̄2 ̄己烯酯、顺 ̄丁                        在授粉期和授粉后含 量 均 显 著 降 低 ( P < 0. 05)ꎮ

   酸 ̄3 ̄己烯酯和苯甲醛 3 种挥发物ꎮ                               反 ̄β ̄罗勒烯在传粉期含量最高( 化合物 5)ꎬ且显
       传粉前雌花中共检测到 12 种挥发物ꎬ主要包                        著高于授粉前和授粉后( P<0.05)ꎮ β ̄石竹烯( 化

   括顺 ̄乙酸 ̄3 ̄己烯酯(48.69±6.31)%、顺 ̄3 ̄己烯 ̄1 ̄                合物 6)在授粉前没有检测到ꎬ在授粉期含量较低ꎬ
   醇(21.04±10.68)%和 3 ̄己烯醛(13.35±9.59)% 3             而到授粉后含量显著升高( P<0.05)ꎬ长叶烯( 化
   种物质ꎬ含量高达总相对含量的 83%ꎮ 其中ꎬ传粉                         合物 9)仅在传粉后被检测到ꎬ在传粉前以及传粉
   前仅有正己醇、2 ̄乙基 ̄2 ̄己烯醛、正十一烷和正十                         期均无发现ꎮ β ̄蛇麻烯( 化合物 6) 和反ꎬ反 ̄α ̄金
   三烷 4 种特有化合物ꎻ传粉期雌花中发现 15 种挥                        合欢烯( 化合物 7) 两种化合物在传粉期未出现ꎬ

   发物ꎬ主要成分有反 ̄β ̄罗勒烯(34.19 ± 8.42)%、                   到传粉期和传粉后含量显著上升(P<0.05)ꎮ 以上
   顺 ̄乙 酸 ̄3 ̄己 烯 酯 ( 18. 79 ± 6. 06 )%、 β ̄石 竹 烯        结果说明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气味中的主要挥发

   (12.44± 8.85)% 以及反ꎬ反 ̄α ̄金合欢烯( 10. 42 ±             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ꎮ
   4.66)% 5 种 化 合 物ꎬ 含 量 约 占 总 相 对 含 量 的             2.4 传粉前后花气味的化学组成差异性

   75%ꎮ 其中ꎬ传粉期所特有的挥发物仅乙酸 ̄3 ̄己                             对传粉前、传粉期和传粉后的花气味中已鉴
   烯酯和顺 ̄β ̄罗勒烯 2 种ꎻ传粉后雌花共检测出 13                       定的共 22 种顶空挥发物进行主成分分析ꎮ 结果
   种挥发物ꎬ以 β ̄石竹烯(35.82±6.14)%和顺 ̄乙酸 ̄                   如图 3:A 所示ꎬ主成分 1 和主成分 2 的方差累计
   3 ̄己烯酯(18.19±5.19)%为主ꎬ约占总相对含量的                     率达 60.59%ꎬ可认为这两主成分包含了原来花气
   54%ꎮ 其中ꎬβ ̄榄香烯、β ̄胡椒烯和长叶烯三种化                        味结果中主要信息( 表 1)ꎮ 传粉前、传粉期和传
   合物为传粉后所特有ꎮ                                        粉后花气味的顶空样品各自聚合在一起ꎬ 三者之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