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2期
P. 156

2 3 2 2                                广  西  植  物                                         43 卷
            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的趋势ꎬ在 11 月达到最大值ꎻ不溶性膳食纤维含
                 样品送至广西桂林锐德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                           量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ꎬ可溶性膳食纤
            司进行淀粉、可溶性蛋白、多糖、粗蛋白、粗脂肪、氨                           维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ꎬ两者呈此

            基酸、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葛根素、                            消彼长的变化规律ꎬ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在 9 月
            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等物质含量的测定ꎮ                             和 10 月达到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时期ꎬ可溶性膳
            淀粉、可溶性蛋白、多糖、氨基酸分别使用苏州梦犀                            食纤维含量在 8 月和 12 月显著大于其他时期ꎮ 整
            生 物 医 药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淀 粉 含 量 测 试 盒                  体看来ꎬ淀粉、多糖、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可溶性
            (M1101A)、可溶性蛋白含量测试盒( M1806A)、总                     膳食纤维在 11 月和 12 月达到最大值ꎬ在 10—11
            多糖含量 测 试 盒 ( M1505A)、 氨 基 酸 含 量 测 试 盒              月均有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ꎮ 因此ꎬ粉葛在 11 月
            (M0501A)进行检测ꎻ粗蛋白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                          和 12 月采收的营养价值最佳ꎬ营养物质积累的关
            测定(GB5009.5 ̄2016)ꎻ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                     键时期是 10 月和 11 月ꎮ
            食纤维采用酶重量法测定(GB5009.88 ̄2014)ꎻ粗脂                     2.3 粉葛不同生长期块根主要异黄酮成分的积累

            肪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GB5009.6 ̄2016)ꎻ葛根素、                     变化
            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                                 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粉葛块根的异黄酮成
            测(徐桂新等ꎬ2020)ꎻ总异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                          分的含量ꎬ由表 3 可知ꎬ发现粉葛不同生长时期的
            计进行测定(谭栀恩等ꎬ2021)ꎮ                                  总异黄酮、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呈
            1.3 试验数据分析                                         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ꎬ其中 8 月和 9 月的含量最大
                 试验数据采用 SPSS 17.0 进行方差分析、相关                    且显著大于其他 5 个时期ꎻ葛根素含量变化呈先
            性分析ꎮ                                               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ꎬ其中 9 月的葛根素含量
                                                               达到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 5 个时期ꎮ 总体来看ꎬ
            2  结果与分析                                           粉葛的异黄酮成分在 8 月和 9 月的含量最大ꎬ此时
                                                               粉葛的药用价值最高ꎮ
            2.1 粉葛成熟期不同部位异黄酮成分的分布情况                            2.4 粉葛总异黄酮、葛根素的积累与主要营养物质
                 由表 1 可知ꎬ在成熟期ꎬ粉葛不同部位的染料                        积累之间的相关性
            木素含量的变化不显著ꎬ而粉葛不同部位的总异                                  通过相关性分析ꎬ由表 4 可知ꎬ总异黄酮与葛
            黄酮、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变化较大ꎮ 总异黄酮                            根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ꎬ与淀粉和多糖呈极显
            含量在粉葛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根头 >下藤 >上                            著负相关ꎬ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成显著正相关ꎻ葛根
            藤>中藤>叶片>块根ꎬ葛根素含量在粉葛各部位的                            素与不溶性膳食纤维呈极显著正相关ꎬ与淀粉及
            大小顺序为根头>下藤>中藤>上藤>块根>叶片ꎬ                            多糖呈显著负相关ꎮ 因此ꎬ总异黄酮和葛根素的
            大豆苷含量在粉葛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上藤>中                              积累与淀粉、多糖、不溶性膳食纤维密切相关ꎮ
            藤>下藤>根头>叶片>块根ꎬ其中根头和藤蔓的总

            黄酮、葛根素含量均大于 1.00%ꎮ 通过方差分析ꎬ                         3  讨论
            发现根头和藤蔓( 下藤、中藤、上藤) 的总异黄酮、
            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显著大于叶片和块根的含                              3.1 粉葛不同部位异黄酮物质的积累差异
            量ꎮ 综合而言ꎬ根头、藤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ꎬ叶                                段海燕(2016) 通过解剖葛根块根结构ꎬ发现

            片的总异黄酮较高ꎮ                                          葛根 素 主 要 分 布 在 韧 皮 部 和 木 质 部ꎻ 石 旭 等
            2.2 粉葛不同生长时期块根主要营养物质的积累                            (2009)对葛根进行化学定位ꎬ结果表明葛根的异
            变化                                                 黄酮类物质主要贮藏在周皮的栓内层细胞、韧皮
                 由表 2 可知ꎬ粉葛的淀粉、多糖、可溶性蛋白                        薄壁细胞、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基本组织
            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ꎬ其中淀粉在 11 月                           中ꎬ暗示着葛根素等异黄酮类物质可能主要集中
            和 12 月达到最大值且显著大于其他 4 个时期ꎬ多                         在木质部中ꎮ 藤蔓和根头是粉葛的营养和水分的
            糖、可溶性蛋白在 11 月达到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                           运输通道ꎬ起到支撑的作用ꎬ含有丰富的木质部结
            5 个时期ꎮ 粗蛋白的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构ꎬ 这就不难解释本研究中粉葛根头和藤蔓的总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