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广西植物》2020年第9期
P. 120

9 期                金秋珠等: 产壳聚糖酶内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活力初步研究                                          1 3 3 5

   馏水定容至 1 000 mLꎬ混匀ꎬ配制成 4 μmolmL              ̄1   实验组酶活力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酶活力的比例即
   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ꎬ置于 4 ℃ 冰箱中保存备用ꎮ                         为添 加 金 属 离 子 后 的 相 对 酶 活 力 ( 高 剑 锋 等ꎬ
   1.6.2 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取 6 支洗净的                       2012)ꎮ 即相对酶活力 = 实验组酶活力 / 空白对照
   10 mL 试管ꎬ依次加入 0、0.2、0.4、0.6、0.8、1.0 mL            组酶活力ꎮ
   浓度为 4 μmolmL 的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ꎬ均加                      1.9 菌株 Stdif9 ̄4 酶活力稳定性测定
                      ̄1
   蒸馏水至 1 mLꎬ再分别加入 1 mL DNS 试剂ꎬ放入                        将菌株连续传代培养五代ꎬ分别测定每代菌
   100 ℃ 的水中反应 10 min 后取出ꎮ 冷却后ꎬ加蒸                    株产壳聚糖酶活力ꎬ以判断菌株产酶活力是否稳

   馏水定容至 10 mLꎬ混匀ꎮ 在 520 nm 波长处ꎬ以 0                  定ꎮ 从保种管内挑出 Stdif9 ̄4 菌丝进行活化ꎬ作为
   号管调节零点ꎬ测定其他号试管溶液的吸光值ꎮ                             第一代ꎬ培养 3 d 即转接至新的 PDA 培养基内ꎬ新
   重复 3 次测量ꎬ计算出每支试管吸光值的平均值ꎮ                          转接菌株继续培养 3 dꎬ作为第二代ꎬ再转接ꎬ以此
   1.6. 3 DNS 法 测 壳 聚 糖 酶 活 力   参 考 胡 远 亮            类推ꎬ至第五代ꎮ
   (2007)和刘 昌 燕 等 ( 2009) 的 方 法ꎬ 具 体 操 作 如
   下:首先ꎬ取 0.5 mL 发酵上清液和 0.5 mL 1%胶体                  2  结果与分析
   壳聚糖溶液ꎬ在 50 ℃ 下保温 60 minꎮ 然后ꎬ向试
   管中加入 1 mL DNS 试剂终止反应ꎬ并转至沸水中                       2.1 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方程

   反应 10 minꎬ反应结束后用流动自来水进行降温ꎮ                            建立 的 氨 基 葡 萄 糖 标 准 曲 线 方 程 为 y =
   最后ꎬ向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至每管溶液体积                             0.164 1x-0.003 3(R = 0.999 1)ꎬ其中 x 为氨基葡
                                                                        2
   为 10 mLꎮ 以煮沸失活的酶液作为对照ꎬ用分光光                        萄糖浓度ꎬy 为不同浓度的氨基葡萄糖溶液的吸
   度计测量 520 nm 处的吸光值( OD             )ꎬ根据氨基          光值ꎮ
                                   520
   葡萄糖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其对应的氨基葡萄糖                             2.2 产壳聚糖酶内生真菌筛选
   浓度ꎮ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酶活力:酶活力 = ( 测定                            利用透明圈法ꎬ通过大量筛选ꎬ初步确定透明
   样组的还原糖量-对照样组的还原糖量) ×2( 稀释                         圈直径 / 菌落直径较大的 2 株内生真菌 Stdif9 和
   倍数) / 60(时间)ꎮ 酶活力定义为每毫升发酵液每                       Stdif9 ̄4(均分离自血散薯块根)为产壳聚糖酶较好
   分钟产生 1 μmol 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                        的菌 株ꎮ 进 一 步 测 定 2 株 内 生 真 菌 Stdif9 和

   单位(U)ꎮ                                            Stdif9 ̄4 发酵液( 培养 3 d) 的壳聚糖酶活力ꎬ结果
   1.7 菌株 Stdif9 ̄4 产酶曲线测定                            如表 1 所示ꎮ 发酵培养 3 d 的内生真菌 Stdif9 和

       参照毛贵珠等(2012) 的方法ꎬ并进行适当改                       Stdif9 ̄4 对 95%脱乙酰度壳聚糖有较好的酶解作
   良ꎬ按照 1.4.2 的操作方法ꎬ将种子液接入 250 mL                    用ꎬ其壳聚糖酶活力分别达到 0.780 和 0.968 U
   三角瓶中ꎬ每菌接 3 瓶ꎬ28 ℃ 、150 rmin 振荡培                 mL ꎬ Stdif9 ̄4 壳 聚 糖 酶 活 力 显 著 高 于 菌 株
                                          ̄1
                                                         ̄1
   养ꎬ分 别 于 24、 48、 72、 96、 120 h 取 发 酵 液 离 心         Stdif9的ꎮ
   (4 000 rmin ꎬ15 min)ꎬ按照 1.6.3 方法测定上             2.3 2 株内生真菌产壳聚糖酶活力曲线
                 ̄1
   清液酶活力ꎮ                                                分别测定内生真菌 Stdif9 和 Stdif9 ̄4 在 摇 培
   1.8 金属离子对菌株 Stdif9 ̄4 酶活力的影响                       24、48、72、96、120、144、168 h 后的产酶活力ꎬ以确

       分别配制浓度为 100 mmolL 的金属离子                     定其产壳聚糖酶活力最佳培养时间ꎬ结果如图 1
                                     ̄1
       +  +    +   2+    2+  2+    2+   2+    3+
   (Na 、K 、Ag 、Ca 、Mn 、Zn 、Cd 、Ba 和 Fe )             所示ꎮ 2 株内生真菌在前 72 h 产酶活力均较低ꎬ
   溶液ꎬ然后分别向混有 0.5 mL 发酵上清液和 0.5                      72 h 后产酶活力迅速增加ꎬ并均在 96 h 时产酶活
   mL 1%胶体壳聚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上述金属离                           力达到最大值ꎬ96 h 之后产酶活力开始逐渐降低ꎮ
   子溶液 0.1 mLꎮ 按照 1.6.3 的方法测定酶活力ꎬ每                   从酶活力曲线可知ꎬ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段ꎬStdif9 ̄4
   个样品做 3 个平行实验ꎮ 以不加金属离子的空白                          菌株 产 酶 活 力 均 高 于 Stdif9ꎮ 因 此ꎬ 后 续 选 取
   对照组酶活力为 100%ꎬ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                          Stdif9 ̄4 进行进一步研究ꎮ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