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广西植物》2023年第6期
P. 36

1 0 2 2                                广  西  植  物                                         43 卷
            5 个品种中未检测到ꎬ推测桉叶油醇是 F2 和 F8 的                       F3、F6 和 F7 中均检测出酮 类 物 质 和 醚 类 物 质ꎬ
            主要香气之一ꎮ 桧烯在 F8 和 F1 中较高表达ꎬ相                        F2、F6 和 F7 中检测有酚类物质ꎬF2、F6 和 F8 中检
            对含量分别为 13.24%和 6.78%ꎬ推测桧烯是构成                       测有芳香族化合物ꎬF2 和 F6 中除醛类物质的其他
            F1 和 F8 花 香 的 主 成 分 之 一ꎮ 在 F5 中 检 测 到              组分外均检测出有效物质ꎬF5 中除共有组分外仅
            (3E) ̄4ꎬ 8 ̄二 甲 基 壬 ̄1ꎬ 3ꎬ 7 ̄三 烯ꎬ 相 对 含 量 为           检测有醛类物质(图 1)ꎮ
            6.4%ꎬ判定其为 F5 的香气主成分之一ꎮ 此外ꎬ在                        2.3 不同蝴蝶兰品种花香主成分聚类分析
            F2 中还检测到特有成分倍半萜物质( +) ̄白菖油                              不同品种的 96 种物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ꎬ品
            萜ꎬ在 F8 中检测到特有成分单萜类物质( ̄) ̄α ̄蒎                        种与挥发性成分具有关联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确
            烯和( ̄) ̄β ̄蒎烯ꎬ在 F5 中检测有单萜物质罗勒烯                        定挥发物中的致香成分ꎮ 桉叶油醇、月桂烯等物

            及别罗勒烯ꎬ在 F7 中检测有反式 ̄β ̄金合欢烯ꎬF2                        质对 PC1 为正影响ꎬα ̄香柑油烯、β ̄香柑油烯、香
            中较多杜松烯及其相关产物ꎮ                                      叶基丙酮、4 ̄甲基苯甲醚等对 PC1 为负影响ꎻβ ̄古
                6 个蝴蝶兰品种中ꎬF1、F2、F3、F4、F5 和 F8 中                巴烯、 榄 香 烯、 ( +) ̄白 菖 油 萜、 苯 乙 醇 等 物 质 对
            均检测出微量 1 ̄己醇ꎬF1、F3、F4、F5、F7 和 F8 中                  PC2 为 正 影 响ꎬ 芳 樟 醇、 香 茅 醇 等 对 PC2 为 负
            检测 出 微 量 反 ̄3 ̄己 烯 ̄1 ̄醇ꎬ3 ̄己 烯 ̄1 ̄醇 在 F2 和              影响ꎮ
            F4 中相对含量为 1.64%和 0.13%ꎬ推测 3 ̄己烯 ̄1 ̄                      据此ꎬ根据主成分的不同 8 个蝴蝶兰品种被划
            醇是 F2 中醇类组分之一ꎮ                                     分在 3 个象限中ꎬF2 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数量均
            2.2 不同蝴蝶兰品种挥发性成分的组分比较                              最多ꎬ萜烯类物质主要是桉叶油醇、α ̄香柑油烯、
                 从 8 个香花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盛花时期花                         芳樟醇、( +) ̄白菖油萜ꎻF1、F4、F5 和 F8 分 为 一
            朵 GC ̄MS 总离子流色谱图中ꎬ分析得到萜烯类、醛                         组ꎬ不含酮类、醚类、酚类物质ꎬ挥发性成分种类最
            类、酯类、醇类、酮类、醚类、酚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8                          少ꎬ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ꎻF3、F6 和 F7 分为
            类物质ꎮ 在不同蝴蝶兰品种中ꎬ主要挥发性物质                             一组ꎬα ̄香柑油烯含量最高ꎬ还包含香叶基丙酮、4 ̄
            在数量和相对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ꎮ 8 个蝴蝶兰                            甲基苯甲醚等其他挥发性成分种类( 图 2:A)ꎮ 以
            种质资源中检测鉴定出的物质数量依次为 22、35、                          8 个蝴蝶兰品种的 96 种挥发性成分为基础ꎬ用数
            26、10、 20、 31、 21 和 31ꎬ 其 总 相 对 含 量 依 次 为          字 0 和 1 表示某一挥发性物质成分的有无ꎬ含有此
            91. 45%、 88. 65%、 98.14%、 90. 94%、 67. 48%、        种挥发性成分的数据赋值为 1ꎬ没有或未检测即赋
            98.55%、97.03%、86.65%ꎬ萜烯类数量相对其他组                    值为 0 ( 林 榕 燕 等ꎬ 2016 )ꎬ 利 用 软 件 OriginPro
            分较高ꎬ分别为 14、26、15、5、9、15、9、24( 表 2)ꎮ                2019b 聚类功能将 8 个蝴蝶兰品种分为 3 类ꎬ即
            不同蝴蝶兰的花香组成存有差异ꎬ每种植物的挥                              Ⅰ、Ⅱ、Ⅲ类(图 2:B)ꎮ 遗传距离在 6.39 附近第一
            发性成分与含量都不相同ꎬ本研究中各品种的萜                              次分支ꎬⅠ类中仅包含 F2 1 个品种ꎻ在 5.87 附近
            烯类物质种类数量占有最多且相对含量最高ꎬ是                              时第二次分支ꎬⅡ类由 F1、F4、F5 和 F8 组成ꎻⅢ类
            蝴蝶兰花朵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ꎮ                                    由 F3、F6 和 F7 组成ꎮ 遗传距离越小ꎬ品种间的遗
                 扣除标品物质后ꎬ8 个蝴蝶兰品种中均检测出                         传关系越近ꎮ 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一致将 8 个
            萜烯类物质、酯类物质和醇类物质ꎬ各组分间相对                             品种划分为同样的 3 大类ꎬ挥发性物质成分可能
            含量差异较大ꎮ 萜烯类物质作为蝴蝶兰花香的主                             作为潜在特征标记物质区分不同品种群体ꎬ鉴别

            要类别ꎬF3 和 F6 中相对含量较高ꎬ分别为 80.69%                     蝴蝶兰 品 种 的 亲 缘 关 系ꎬ 梳 理 蝴 蝶 兰 芳 香 种 质
            和 79. 96%ꎻ F2、 F7、 F8 中ꎬ 相 对 含 量 分 别 为             资源ꎮ
            70.72%、68.56%、65.02%ꎻF1、F4、F5 中ꎬ相对含量               2.4 不同蝴蝶兰品种主要差异物质及其品质分析
            较低ꎬ分别为 45.06%、39.64%、31.72%ꎮ 醇类物                       对鉴定出的 96 种物质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 ̄

            质在各品种中检测相对含量均较低ꎬF2、F5 和 F4                         DA)分析ꎬ对 8 个蝴蝶兰品种可以依据绝对回归系
            中相对含量分别为 1.85%、1.25%和 1.2%ꎬF3 中仅                   数的加权值筛选出的主要差异物质分离开来ꎮ 将
            占 0.23%ꎮ F1 中的酯类物质检测相对含量最高ꎬ                        筛选出的加权系数较大的前 15 个花香物质列为
            为 29. 09%ꎻ F5 和 F7 次 之ꎬ 分 别 为 18. 61% 和            主要差异物质ꎬ对其气味类型及其品质进行确定ꎮ
            18.14%ꎻF4 中 的 相 对 含 量 最 少ꎬ 为 4. 26%ꎮ F2、           加权系数大于 20 的物质有 5 个ꎬ加权系数大于 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