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  1981年创刊
  • 广西植物
  • 2024年 第44卷 第3期
  • 出刊日期:2024-03-25
【推荐文章】林海丽 等:为深入了解岩溶石山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通过群落学调查、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的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2)常绿阔叶林的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功能均匀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3)冗余分析结合蒙特卡洛随机置换检验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林冠开阔度和土壤水溶钙影响; 功能多样性则受到土壤水溶钙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 岩石裸露率和土壤厚度是影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制约因子。此外,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土壤速效氮的显著影响; 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主要受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厚度的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非生物环境变化的响应,拓展了对岩溶石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认识,为岩溶石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详细信息>>

  • 2024年 第3期 整期pdf文件
    2024,44(3)    [摘要](416)    [PDF](114)
  • 2024年 第3期 封面
    2024,44(3)    [摘要](394)    [PDF](143)
  • 2024年 第3期 目录
    2024,44(3)    [摘要](346)    [PDF](155)
  • 喀斯特(岩溶/洞穴/天坑)植物研究专栏
  • 陈 婷, 谭艳芳, 陆树华*, 李冬兴, 李健星, 陆 芳
    氮肥施用对岩溶区石灰土种植火龙果品质的影响
    为探究岩溶区石灰土条件下火龙果的氮肥施用水平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该文模拟岩溶区石灰土土壤环境开展盆栽试验,以“台湾大红”火龙果为材料,在磷(P)、钾(K)分别为0.216、0.324 kg的基础上,设置4种施氮(N)水平(CK、T1、T2、T3),测定21个果实品质指标,比较不同施氮水平的火龙果品质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外观品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施氮可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及膳食纤维含量,高N处理(T3)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随施N量增加,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固酸比随施N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高N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重。(2)施N处理降低了火龙果果实N含量,提高了P含量,各处理间的N、P含量差异显著; 果实K含量随着施N量的增加而提高; 施N增加了果实硼(B)含量,降低了果实铜(Cu)含量; 不同处理果实锰(Mn)、铁(Fe)、钙(Ca)、镁(Mg)含量高低排序为T3>T1>CK>T2; 锌(Zn)含量随施N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3)高N处理的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说明选择桂林岩溶区棕色石灰土种植火龙果时辅以一定量的P肥、K肥,高N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火龙果品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种植园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2024,44(3):405-414    [摘要](394)    [PDF](149)
  • 杨支齐1,2,3, 杜 虎2,3, 宋同清2,3, 曾馥平2,3, 彭晚霞2,3, 张立进2,3,4, 淦 江2,3,4, 杨钙仁1*
    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空间结构动态研究
    喀斯特地区森林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是全球森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为探究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空间结构动态,研究以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2 hm2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2、2017年3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Wi)、混交度(Mi)与大小比数(Ui)对群落空间结构特征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结构参数的一元分布结果表明,2007—2017年林分随着林龄增大逐渐向轻微团状分布状态演变; 混交度处于强度混交水平,呈向极强度混交方向演变的趋势; 从大小比数来看,林分呈中庸状态,随林分增长表现为向亚优势的方向转变。(2)不同径级林木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径级为1~15 cm的树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随林分生长逐渐增大; 随径级增大,大小比数取值呈逐渐降低趋势,混交度呈逐渐升高趋势。(3)主要优势树种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5个优势树种组均呈现轻微团聚分布; 大小比数呈现亚优势偏向于中庸分布状态,混交水平处于强度混交水平,逐渐向极强度混交方向演变。综上所述,目前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林分呈现轻微团聚分布,混交程度较强,林分偏向于亚优势分布状态,群落较稳定,林分更新状况良好,正向顶极群落方向逐渐演替。该研究关于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植被结构动态变化的分析对预测森林未来发展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2024,44(3):415-427    [摘要](418)    [PDF](140)
  • 林海丽1,2, 袁柯伟1,2, 梁志慧1,2, 李玉玲1,2, 梁士楚1,2*
    中亚热带典型岩溶森林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为深入了解岩溶石山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通过群落学调查、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的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2)常绿阔叶林的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功能均匀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3)冗余分析结合蒙特卡洛随机置换检验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林冠开阔度和土壤水溶钙影响; 功能多样性则受到土壤水溶钙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 岩石裸露率和土壤厚度是影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制约因子。此外,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土壤速效氮的显著影响; 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主要受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厚度的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非生物环境变化的响应,拓展了对岩溶石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认识,为岩溶石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2024,44(3):428-438    [摘要](362)    [PDF](149)
  • 韦建华1,2, 俞月凤2, 曾成城2, 李 琴2, 苏利荣2, 秦 芳2, 杨钙仁1*, 何铁光2
    间套种模式对喀斯特地区核桃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间套种核桃对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间套种核桃-桑树(H-SS)、核桃-十大功劳(H-SD)、核桃-玉米(H-YM)以及核桃单种(H-D)的核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基于室内化学实验和Illumina H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核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模式核桃根际土壤对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磷(AP)、土壤有机碳(SOC)和交换性钙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对速效氮(AN)有亏缺现象。H-SS对TN、TP和SOC富集作用明显,H-YM富集AP、速效钾(AK)和交换性钙的效果最佳。(2)蔗糖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细菌均出现明显的根际效应,H-YM的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最高,但间套种模式降低了微生物量氮和细菌的根际效应。(3)3种间套种模式下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均高于核桃单种。(4)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主要受养分影响,非根际主要受酶活性影响。综上认为,间套种能够提高根际养分富集率、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微生物增殖。此中,H-SS根际土壤对TN、TP和SOC的富集作用明显,其土壤细菌含量也最高; H-YM根际土壤富集AP、AK和交换性钙的效果更佳。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当地经营习俗选择桑树或玉米进行间套种。
    2024,44(3):439-451    [摘要](414)    [PDF](134)
  • 窦 莉1, 张 伟2, 覃蒙尔1, 梁月明3, 潘复静1*
    喀斯特林地细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植物细根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植被适应土壤环境的一种策略。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类型细根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和乔木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的C、N、P含量和比值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乔木林两类细根C、N、P含量高于灌木林,表明乔木物种细根对养分的吸收和储存比灌木物种更强。另外,两种林地类型活细根C含量显著高于死细根(P<0.05),而活细根N、P含量则低于死细根。(2)两种林地类型的两类细根C含量在雨季均低于旱季; 灌木林活细根N、P含量在雨季高于旱季,而乔木林相反。灌木林活细根C:N、C:P和N:P比值在雨季均低于旱季; 乔木林两类细根的C:N和C:P比值在雨季高于旱季,而N:P比值则是雨季低于旱季。雨季较低的活细根N:P比值,表明灌木林和乔木林的植物在雨季的P限制程度较低。(3)两种林地类型上坡两类细根的C含量均高于中坡和下坡,而灌木林下坡N、P含量相对较高,乔木林中坡N、P含量相对较高; 灌木林上坡两类细根C:N、C:P、N:P比值相对较高,乔木林下坡两类细根的C:N比值高于其他坡位而C:P和N:P比值是上坡高于其他坡位,表明两种林地中的植物在上坡受P限制影响较强,在中下坡受影响较弱。(4)冗余分析表明,林地类型、有效磷、季节是细根C、N、P养分含量及比值的主要影响因子,它们的单独解释量分别为18.8%、6.6%、6.5%。上述结果表明,在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时应考虑适当的林地类型、季节以及坡位差异造成的N:P比值变化的影响,以便加快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
    2024,44(3):452-464    [摘要](368)    [PDF](135)
  • 覃蒙尔1, 李 臻4, 窦 莉1, 梁月明3, 张 伟2, 王 静5, 潘复静1*
    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我们测定了灌草丛、灌木林、灌乔林和乔木林4个植被恢复阶段群落水平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与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的4种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后期显著高于植被恢复前期; 乔木林的根系分泌物酶活性C:P和N:P比值显著高于其他植被恢复阶段,而根际土酶活性这2个比值则正好相反。(2)相关分析显示,根系分泌物酶活性与对应的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对于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相关养分的相关系数值更高。另外,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βG、NAG和LAP酶活性与根际土有机碳(SOC)和全氮(TN)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以及根系分泌物ACP酶活性与根际土速效磷(AP)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根系分泌物酶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作用,根系分泌物酶是土壤酶的有利补充,在碳氮磷养分循环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调控根系分泌物分泌及其酶活性可能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新的视角。
    2024,44(3):465-476    [摘要](302)    [PDF](136)
  • 王迤翾1, 朱宁华1*, 周光益2, 袁星明3, 江 岱1, 董妍妍1, 颜润芝3
    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并用三维离散随机变量分析了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林分内胸径(DBH)≥2 cm的林木株数为897 plants·hm-2,隶属于15科16属。主林层为湿地松,平均DBH为32.3 cm,重要值为44.2%; 次林层为阔叶树,中幼龄林木居多,其中樟树、马褂木为优势树种,重要值分别为17.1%和13.2%。此外,还存在较多处于劣势生态位的天然更新种。(2)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偏向于随机分布(W^-=0.503); 林分整体趋向于中庸偏劣势过渡的态势(U^-=0.505); 种间隔离程度较高(M^-=0.689),林木混交状况良好。空间结构参数的三维离散随机变量表明,湿地松87.3%为优势和亚优势,马褂木41.7%为亚优势、26.9%为中庸态势,樟树23.5%为中庸态势、56.8%为劣势和绝对劣势。(3)林分土壤pH值趋于中性; 与撂荒地相比,林分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有机碳、全钾、全氮、全磷等因子均明显改善,但整体而言,林分土壤仍然较为贫瘠,局部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差。综上表明,湿地松、马褂木作为先锋树种生长43年后,林分有向异龄林、强度混交林演替的趋势。但林分内中幼龄阔叶树株数占比较大,近熟林出现断层,老龄针叶树占据优势生态区位,需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择伐劣势木,促使林分向阳生性阔叶树为主、中生性和耐阴性阔叶树为次的林分结构演替。该研究结果为湘西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4,44(3):477-487    [摘要](320)    [PDF](137)
  • 植物生态学
  • 林毅喆1, 朱艺耀2, 付厚华1, 马 良3, 陈世品1*
    闽南花岗岩堡状峰乌冈栎种群的表型变异
    堡状峰是类似城堡外貌而凸出于周围环境之上的特殊山峰,位于中国闽南乌山风景区堡状峰地貌上的乌冈栎(壳斗科)种群的表型发生了变异,其与原类型的显著不同在于叶背具宿存性黄褐色星状毛。为解释这一现象,该研究对堡状峰顶部的乌冈栎种群分布进行调查,包括其中的变异型、原始型、过渡型,以及堡状峰山脚、另一异域的典型原始型种群被研究,基于叶表皮解剖,利用方差分析统计显微性状的差异,结合生态因子,探究变异的原因及演化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1)变异型在山顶西侧形成以其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灌丛群落,东侧的小片灌丛以原始型为主,后者内部还有少量过渡型。(2)各种群单细胞毛状体基(STB)与复合毛状体基(CTB)在叶上表皮的密度很小甚至小于每平方毫米1个,宏观的表现为无毛。原始型、过渡型、变异型的STB密度均值在叶下表皮递增。变异型种群与原始种群相比,叶下表皮CTB或典型星状毛(Tst)的密度由每平方毫米0.481~1.122个变异至每平方毫米57.2个,宏观表现为形成密毛。气孔长宽比在原始型(1.187~1.205)至变异型(1.258)间递增。(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变异型叶下表皮STB与CTB密度及气孔长宽比较原始型显著增加(大)(P<0.01),但气孔密度与尺寸在种群间未表现出规律与差异性(P>0.05)。乌山堡状峰顶的土壤贫瘠、水热条件差。综合生境与统计的结果表明,变异型乌冈栎叶背毛状体及气孔长宽比的变异具抵抗干旱或极端气温的功能。由于花粉流未曾间断,因此相比于地理隔离,特殊生境促使乌冈栎发生适应性演化应是该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亚热带特殊花岗岩地貌促进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2024,44(3):488-500    [摘要](320)    [PDF](138)
  • 生理与发育
  • 安 静1,2, 韦小丽1,3*, 姚 瑶1, 金念情1, 吴高殷1, 王 晓1
    闽楠幼苗适应弱光环境的可塑性研究
    为深入研究闽楠幼苗在极弱光环境下的可塑性及生存策略,该文以2年生闽楠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环境(100%、35%和10%透光率),测定不同处理下闽楠幼苗叶片表观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等参数,探讨幼苗形态、生理可塑性与光适应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闽楠幼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SLA)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值(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均以10%透光率下最小。(2)35%透光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能利用率(LUE)、光系统Ⅱ(PS Ⅱ)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有效光合量子产量(Fv'/Fm')及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等均显著高于100%和10%透光率处理。(3)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加,但叶绿素a/b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4)幼苗结构和生理表型可塑性指数显示,光合色素含量特征>形态特征>光合特征>解剖结构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其中叶面积、SLA、PnGs、LUE及光合色素含量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在0.455~0.755之间。综上所述,闽楠幼苗不适宜在全光照下生长,在35%左右的透光率下表现良好; 在10%透光率下,闽楠叶片通过增加叶面积、SLA、Pn及光合色素含量来提高对光能的捕获; 弱光下闽楠幼苗主要通过调节光合色素含量与形态的可塑性,协同解剖结构、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塑性的变化来适应弱光环境。该研究可为今后闽楠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024,44(3):501-509    [摘要](374)    [PDF](115)
  • 任安琦, 韦淋馨, 张若溪, 张钰晗, 李庆卫*
    不同轻基质配比和施肥处理对盆栽梅花‘骨里红'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为指导梅花‘骨里红'幼苗的合理施肥,该研究以一年生‘骨里红'梅扦插苗为材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轻基质原料配比(体积比)、单次施肥量和施肥频率对‘骨里红'梅生长和生理的影响,通过苗木的质量指数(QI)公式得出各处理的QI值,对各单项指标的主成分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结合隶属函数模型算出施肥效果D值。结果表明:(1)轻基质体积比在松针土:草炭:珍珠岩(体积比)=1:2:2的组合下‘骨里红'幼苗的整体生长情况最好,优于其他两种基质配比。(2)施肥处理中,‘骨里红'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均随施肥量增多呈上升趋势,当施肥量过高时部分指标不再升高,或略有下降。(3)‘骨里红'叶片中的养分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多而增加。(4)20 d的施肥频率和200 mL的单次施肥量条件有利于‘骨里红'苗生物量的积累。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养分含量及QI、隶属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养分含量营养液中氮浓度为420 mg·L-1、磷浓度为217 mg·L-1、钾浓度为273 mg·L-1,松针土:草炭:珍珠岩(体积比)=1:2:2、单次施肥量为150 mL、施肥频率为15 d是适宜‘骨里红'梅一年生苗生长的轻基质施肥方案。该研究结果为‘骨里红'梅的轻基质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探讨适宜各品种梅花的通用配方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梅花的科学施肥及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2024,44(3):510-520    [摘要](338)    [PDF](116)
  • 任何琴1,2, 孙学广1,2*, 袁贵云1,2, 冯万艳1,2
    不同铝浓度处理下马尾松体内铝的分配特征
    有毒金属离子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和亚细胞水平的定位与植物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密切相关。为探究铝进入马尾松体内后在亚细胞水平下的分布情况,该研究分别设置4个铝浓度0、0.5、1.0、2.0 mmol·L-1,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铝浓度下马尾松的生长状况及亚细胞水平下铝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低浓度铝(0.5 mmol·L-1)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P<0.05),随铝浓度的升高(≥1.0 mmol·L-1),马尾松根系生长和根尖细胞活力均受到抑制。(2)相较于茎叶,进入马尾松体内的铝主要沉积在根系中(P<0.05),但随着铝浓度的增加,茎叶中的铝含量也开始增加。(3)亚细胞水平下,不同铝浓度影响了铝在细胞壁和液泡中的分配比例。当铝浓度为1.0 mmol·L-1及以下时,铝在根系和茎叶的细胞壁和液泡中的比例均较高,两者间铝含量差异不显著; 而高铝浓度下(2.0 mmol·L-1),铝则主要沉积在细胞壁上,根系、茎叶的细胞壁铝含量分别占比55%和70%。相较而言,各铝浓度处理下细胞器和细胞质中的铝含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降低了铝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综上认为,马尾松可以通过调整体内铝的分配来适应铝胁迫,这为后续从细胞及分子层面进一步阐明马尾松对铝环境的适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4,44(3):521-530    [摘要](350)    [PDF](112)
  • 吴依琳, 李 慧, 马洪娜, 李伟忠, 檀龙颜*
    槲蕨根茎响应钙胁迫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分析
    槲蕨为喀斯特地区典型的附生蕨类植物,主要通过其根茎附生于岩石的表面或缝隙中。槲蕨以干燥的根茎入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探究钙离子(Ca2+)胁迫下槲蕨根茎中代谢物的变化,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不同浓度(0、600、1 200 mmol·L-1)Ca2+胁迫下槲蕨根茎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64种差异表达代谢物。(2)在0、600 mmol·L-1比较组中有48个差异表达代谢物,在0、1 200 mmol·L-1比较组中有45个差异表达代谢物,在600、1 200 mmol·L-1比较组中有44个差异表达代谢物。(3)鉴定到的差异表达代谢物根据其化学分类归属信息进行归类,分为5类。综上认为,Ca2+胁迫影响槲蕨根茎的氨基酸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木质素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及其他途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初步揭示了参与槲蕨根茎应答Ca2+胁迫的关键代谢物,为进一步研究槲蕨适应Ca2+胁迫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槲蕨根茎药材的品质改善提供了新思路。
    2024,44(3):531-540    [摘要](300)    [PDF](132)
  • 吴琴霞1, 胡宇辰1, 陈 颖1*, 程 乐1, 鞠定顺1, 李守科2, 曹福亮1
    不同品种文冠果种子萌发对低温储藏的响应
    为研究不同文冠果品种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机理,该文选择4个文冠果品种[‘普通'(PT)、‘奇红'(QH)、‘沃丰'(WF)、‘沃石'(WS)]种子作为研究材料,分别在-20 ℃下进行不同时间段(30、60、90、120、150 d)的储藏处理,测定各阶段文冠果种子的发芽指标,并对储藏前、储藏后、萌发7 d间的种子内含物、激素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 ℃储藏能显著提高小粒种子(PT、QH)的发芽质量,处理60 d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分别达 48.3%、58.3%,但大粒种子WF、WS品种的效果低于前两者。(2)-20 ℃储藏60 d及种子湿沙萌发7 d内,4个品种油脂含量、种壳厚度均出现显著下降,在3~7 d下降幅度大(WS除外); 而种仁含水量在萌发1~3 d内快速增加,之后缓慢增加到第7 天的峰值,种仁可溶性糖等指标都在发芽3~4 d时显著积累。(3)低温冷藏可提高文冠果小粒品种种子的GA/ABA和tHor/ABA的比值,进而促进油脂降解、种壳变薄,从而解除种子的休眠。总之,文冠果种子大、种壳厚、硬度大、生理后熟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属综合休眠类型; 低温冷藏可破除种子休眠,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小粒品种效果好于大粒品种; 大粒品种如‘沃石'可通过延长低温冷藏时间(150 d)提高种子发芽率(38.7%); 低温冷藏+湿沙萌发是一种快速和简便的促进文冠果种子萌发的方法。该研究结果为文冠果优良品种的推广和种子解休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2024,44(3):541-553    [摘要](316)    [PDF](137)
  • 杨铄渊, 王秀荣*, 史秉洋, 陈洪梅
    施氮磷钾肥对短肋羽藓的生长生理及植株呈色的影响
    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是一种分布广泛、景观价值高的藓类植物,但目前缺乏相关的栽培研究。为获得适合短肋羽藓生长发育的最优施肥处理,该文以不施肥(CK)作为对照,采用尿素(N肥)、过磷酸钙(P肥)和硫酸钾(K肥)组合处理,设置3个施肥水平(1~3)的施肥方案。通过观测不同处理中短肋羽藓的生长长度、覆盖度和植株颜色占比,筛选有利于其生长及植株呈色的施肥方案,并测定优选施肥方案中苔藓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短肋羽藓的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1、N2P2K2处理下植株覆盖度最大且显著均高于CK; 植株长度以N1、N2K2处理下最高且大于CK; N3P3K3和N2P2K2处理的植株绿度维持效果最好。(2)N肥、NK、NPK配施方案对短肋羽藓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这些处理总体上植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CK,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CK。(3)相关性分析表明:绿色占比与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长度与植株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可知,不同肥施处理对短肋羽藓的生长及植株呈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工栽培的短肋羽藓施肥方案应以N肥为主,P、K配施为辅,其中,N2P2K2(N、P、K的施肥量依次为26、14、28 kg·hm-2·a-1)处理下,短肋羽藓的生长状况和绿度最好。
    2024,44(3):554-563    [摘要](293)    [PDF](138)
  • 李红燕, 欧美景, 赵秋菊, 李佳蔚*
    穿刺针直径及校准方法对叶片穿透力机械强度的影响
    叶片穿透力强度是反映叶片机械抗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最终结果受到针直径与校准方法的影响。为探究不同穿刺针直径及校准方法对叶片穿透力测定的影响,该文对比研究了广西大学校园中30种具平行脉单子叶植物与具网状脉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穿透力在不同直径穿刺针测定与校准条件下的差异及该差异与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利用穿刺针周长、横截面积及叶片厚度等进行校准,不同校准方式下不同直径穿刺针测定的叶片穿透力不同。(2)不同校准方式下,利用3种直径穿刺针测到的穿透力之间差异不同,其中,在只利用穿刺针周长和利用针周长与叶片厚度校准后,不同直径穿刺针之间的叶片穿透力无显著性差异; 在只利用叶片厚度校准时,穿刺针越粗,穿透力越大; 在只利用穿刺针面积和利用针面积与叶片厚度校准后,穿刺针越粗,穿透力越小。单子叶植物3种不同直径穿刺针的穿透力均大于相同粗细穿刺针下双子叶植物的穿透力。(3)不同校准方式下3种直径穿透力之间的差异与叶片性状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叶脉类型、叶片密度、比叶重、角质层厚度和叶脉密度可能是3种直径穿透力之间差异产生的结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利用不同直径穿刺针测定及不同校准方式下对不同叶脉类型植物的叶片穿透力具有不同影响,叶片穿透力测定过程中需对穿刺针直径及校准方法进行合理地选择和统一,建议测定叶片穿透力时,这3种针中,直径为0.5 mm的穿刺针应用于叶脉密度较大、比叶重较小的叶片测定,但不适用于较为坚硬的叶片,直径为2 mm的穿刺针不适用于叶脉密度较大、比叶重较小的叶片,选择直径为1 mm的穿刺针并利用其周长进行校准较为合理。
    2024,44(3):564-575    [摘要](320)    [PDF](130)
  • 李红燕, 欧美景, 赵秋菊, 李佳蔚*
    穿刺针直径及校准方法对叶片穿透力机械强度的影响(附录)
    叶片穿透力强度是反映叶片机械抗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最终结果受到针直径与校准方法的影响。为探究不同穿刺针直径及校准方法对叶片穿透力测定的影响,该文对比研究了广西大学校园中30种具平行脉单子叶植物与具网状脉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穿透力在不同直径穿刺针测定与校准条件下的差异及该差异与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利用穿刺针周长、横截面积及叶片厚度等进行校准,不同校准方式下不同直径穿刺针测定的叶片穿透力不同。(2)不同校准方式下,利用3种直径穿刺针测到的穿透力之间差异不同,其中,在只利用穿刺针周长和利用针周长与叶片厚度校准后,不同直径穿刺针之间的叶片穿透力无显著性差异; 在只利用叶片厚度校准时,穿刺针越粗,穿透力越大; 在只利用穿刺针面积和利用针面积与叶片厚度校准后,穿刺针越粗,穿透力越小。单子叶植物3种不同直径穿刺针的穿透力均大于相同粗细穿刺针下双子叶植物的穿透力。(3)不同校准方式下3种直径穿透力之间的差异与叶片性状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叶脉类型、叶片密度、比叶重、角质层厚度和叶脉密度可能是3种直径穿透力之间差异产生的结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利用不同直径穿刺针测定及不同校准方式下对不同叶脉类型植物的叶片穿透力具有不同影响,叶片穿透力测定过程中需对穿刺针直径及校准方法进行合理地选择和统一,建议测定叶片穿透力时,这3种针中,直径为0.5 mm的穿刺针应用于叶脉密度较大、比叶重较小的叶片测定,但不适用于较为坚硬的叶片,直径为2 mm的穿刺针不适用于叶脉密度较大、比叶重较小的叶片,选择直径为1 mm的穿刺针并利用其周长进行校准较为合理。
    2024,44(3):564-575    [摘要](350)    [PDF](120)
  • 张富荣1, 吴沿友1,2*, 张开艳3
    利用Δ15N值评估不同硝态氮浓度下的桑树幼苗无机氮供需关系
    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的硝态氮占主导地位,但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因此,种植在喀斯特地区的桑树幼苗可能会遭受低氮胁迫。为了给种植在喀斯特地区的桑树幼苗提供科学的无机氮管理,该研究以桑树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以改进的霍格兰(Hoagland)营养液为培养基质,以δ15N值为22.35‰的硝酸钠提供唯一氮源,设置3个硝态氮浓度梯度(0.5、2.0、8.0 mmol·L-1),测定桑树幼苗的光合特征以及叶、茎和根的干重、碳含量、氮含量和δ15N值,分析不同供氮水平下桑树幼苗的生理响应,通过整个植株尺度的稳定氮同位素分馏值评估桑树幼苗的氮需求与氮供应的关系,通过植株的氮积累量与碳积累量研究碳氮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当硝态氮浓度在0.5、2.0 mmol·L-1时,增加硝态氮的浓度能显著提高桑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进而显著促进生物量的积累。然而,当硝态氮浓度超过2.0 mmol·L-1时,更多的硝态氮供应(8.0 mmol·L-1)并没有带来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的显著增加。(2)增加硝态氮的供应量能促进桑树幼苗的氮同化,桑树幼苗的氮积累量随着硝态氮供应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然而,桑树幼苗的碳积累量在硝态氮浓度为2.0 mmol·L-1和8.0 mmol·L-1时无明显变化。(3)桑树幼苗的硝态氮同化产物的稳定氮同位素分馏值在硝态氮浓度为2.0 mmol·L-1时达到最小。综上所述,硝态氮浓度为2.0 mmol·L-1时的无机氮供应量接近桑树幼苗的无机氮需求量,外部氮供应量与植株氮需求量接近平衡意味着植物体内的碳氮代谢能够有效协调,进而实现了碳氮同化产物的同步增长。
    2024,44(3):576-585    [摘要](320)    [PDF](134)
  • 罗阳兰1, 王灿琴1*, 胡秀月2, 蓝桃菊1, 韦仕岩1, 韦娇君1, 吴圣进1
    基于UHPLC-MS/MS技术的三种不同基质栽培肺形侧耳的代谢组学研究
    桉树因其优异的特性在我国拥有广大的种植面积,在其栽培和生产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桉树皮和桉木屑等副产物,其剩余物资源较丰富。目前已有利用桉木屑栽培食用菌的报道,为了解桉树皮和桉木屑与杂木屑栽培的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代谢物的差异,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肺形侧耳子实体的代谢物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变量权重值(Valu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结合T检验P<0.05为标准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处理组B(桉木屑)与对照组A(杂木屑)之间有45种差异代谢产物和8种差异代谢物通路,处理组C(桉树皮)与对照组A之间有53种差异代谢产物和15种差异代谢物通路,处理组B与处理组C之间有39种差异代谢产物和5种差异代谢物通路。(2)根据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处理组C和对照组A得到4条显著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处理组B和处理组C得到1条显著的代谢通路为组氨酸代谢,而处理组B和对照组A中无显著性代谢通路(P>0.05)。综上表明,利用桉树皮和桉木屑作为肺形侧耳的主要栽培基质(尤其是桉木屑),可以降本增效和实现资源再利用。该研究结果为桉树加工副产物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参考。
    2024,44(3):586-599    [摘要](268)    [PDF](127)
  • 民族植物学
  • 郑梦菲1,2, 邓忠坚1, 刘倬志3, 古 旭1*
    云南彝族地区不同城镇化水平区域的古树遗留特征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因受人类文化影响而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文物”,是学者研究区域植被和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为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古树遗留特征的影响,并探明城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古树遗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角度出发的古树保护方案。该文以云南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楚雄市坝区为研究对象,对形成城镇化水平梯度的7个乡镇开展古树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楚雄市坝区有古树16科22属26种301株,其中黄连木、侧柏和云南山茶古树合计超过总数的75%。(2)城镇化率最高的鹿城镇、东瓜镇以及城镇化率最低的子午镇古树物种多样性在楚雄坝区的7个镇中都较高,但聚集分布于寺庙、学校和公园。(3)鹿城镇和东瓜镇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展现出外来文化影响特征,子午镇则保留了更多的彝族“神树林”原生植被。(4)彝族人口占比高的乡镇并未拥有更高的古树多样性或遗留更多的传统“神木”。综上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逐步丢失的困境,研究古树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加强古树保护与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024,44(3):600-610    [摘要](278)    [PDF](123)

更多>>